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0821~1084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1、什么是修行?有的人认为,盘好腿,闭起眼,结上手印,然后开始修行听起来很神秘的生起次第的观想,或者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但这些还只是形式,而比形式更重要的,是核心内容。修行的核心内容,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用正确的思想见解,来纠正错误的思想见解。
当我们生起愤恨等负面情绪时,应当下观察它的来处、去处、颜色、形状……若能了悟其本体了不可得,这颗不安分的心便会荡然无存,一切幻相也会依此粉碎。
对大乘佛法来说,高于一切目标的总目标,是饶益所有的生命。其他一切方法,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所有的付出,都是这个目标的代价。所以,我一直觉得,修学大乘佛法是非常幸福与荣幸的。
佛陀教导说:“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并对受想行识也同样不乐、不赞、不取、不着。这样就能心得解脱,不灭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从导师佛陀的一再教导中可以发现,其实,解脱并不难,只要转变观念,将之前奉之为上宾的五蕴,视作自己的敌人,解脱之门就正式开启了。
金字塔,有一种不为人知的神奇力量,仅仅按它的比例做一个小模型,也能让里面的刀具变锋利,食品保鲜久,幼苗长得快,伤口迅速愈合……其实,人体打坐的形状,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它能汇聚高层次的能量到人体。长期打坐不但会令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心情放松,还能开发意想不到的智能、潜能。
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断恶行善,回向众生。
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且不说更深奥的层面,单是身边的事物,也常常见不到它的真相。这是沙子在250倍放大率下的美丽世界,每一颗沙子的独特个性,让人不得不惊叹“一沙一世界”——
当今时代,哪怕在短期内受持一分戒律,也有极大的功德。世亲论师说:“何人以信心,百年作布施,不如于一日,受戒功德大。”
ཐམས་ཅད་ཀྱིས་ཨེ་འགོག་གི་ཤེས་བྱ་ལ་སློབ་སྦྱོང་བྱེད་པར་ཞུ།
ཇོ་དར་འདོགས་ཚུལ་ལ་ངེས་པར་གཟབ་དགོས་པར་འདུག་གོ །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快乐,也有意义;有痛苦,也有无聊。但如果你是一位接受心灵训练的人,就可以把它们都转化为幸福或幸福的因素。
【楞严经】等经典中详细讲到何种身心行为导致何种生命形态,我们对比一下自己平常所为,就该知道自己在六道中是在往上走还是往下走。
遇到导师佛陀的正法而成就,不但要世俗福报,更需要闻思修行产生的殊胜出世福报。因此大家遇到佛法要珍惜,从中获取闻思修的智慧。
我们身上发生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比如突然生病了、飞机误点了,这些看似偶然,背后实则有必然的复杂因缘。明白了这一点后,不管遇到什么逆境,都不必太抱怨。
有一位比丘向佛请问令心解脱的法要,佛陀说:“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彻底观察五蕴的无常,就会断除对它们的贪爱,令心解脱。你是否也按此方法,对身作一观察?
爱所有生命是佛法的指导思想,度一切众生是佛教的长远目标,欲学大乘佛教者,先学慈悲心。慈悲心是人类所有思想中最美丽的一部分,它一定会让我们一生一世或生生世世都拥有无限的幸福。
对上师的无尽感激总是伴随着对众生的无限悲悯。佛陀说,每一个众生在往昔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应该像对待现在的母亲一样对待众生,包括这一世看似与我们没有关系、甚至与我们为仇为敌的众生,考虑他们的感受和福祉。
在法王如意宝为救度有情而慈悲应化的无数次转世中,他示现了各种不同形象。对此,他很少宣说,只有提到上师功德时,他才偶尔透露自己前世的情况。通过法王如意宝的回忆,我们知道,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此时此刻,我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少许的出离心、菩提心,一分一秒的善念善行全部来自于法王的加持。只要一想到他老人家,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温柔而忧伤的泪水。《回忆上师法王如意宝》网页链接
一个人的心量,是被磨难撑大的。
有一位比丘来请佛说简要修法,佛说:“比丘,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心被动摇了,就是着魔,心不动摇,就摆脱了魔障。比丘明白佛陀教导心应在五蕴前保持不动摇,于是也去专一修行此法,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不动摇,是说心不会因五蕴而生烦恼。被五蕴束缚,就是被魔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