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041~10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当我们悟到人类生命的本质时,所有的焦虑、恐惧、怨恨,都会像一阵轻轻的风,从我们身边飘过,却不会伤害我们,也不会使我们去伤害他,这叫做烦恼即菩提。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您已经离开我们儿女5年了,ཨོཾ་མ་ཎི་པད་མེ་ཧཱུཾ།嗡玛尼贝美吽~
在能够积累资粮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空手而返;在能够消除罪障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佛教的定义]
比如,拨上电话号码,就能和对方通话,咒语就是能接通本尊的“电话号码”,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就能直接接通金刚萨埵的佛力加持,而且越对心咒有信心、恭敬心,加持就越大。
精进并非是要繁忙地参加很多活动,而是把心转向脱离轮回的方向。
追求解脱的人,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人。因为他一定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缘分、每一个人。
佛教认为:轮回的起源用一句话就可以准确地加以概括,那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为什么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轮回中经历过无数次生死,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统计出我们转生轮回的次数。正因为轮回的漫长遥远,所以说是“远在天边”;又因为每个众生在每一次生死,每一天的深度睡眠,每一个念头的产生与消失之际,都经历了轮回的开始与结尾,所以,又可以说轮回的开始是“近在眼前”。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佛教的物种起源说]
就像吃辣椒导致胃出血,知道后,能戒辣才能避免再次发生。同样,自己造了邪淫、堕胎、偷盗、谤法等罪业,在反省知过之后,要发誓以后再不犯过。有了这一力才能遮止罪业相续。
祝天下所有小朋友节日快乐!
上师金刚萨埵最慈悲,不会嫌你罪业重,你越是敢发露,越是发露的真诚、彻底、直接,加持也来得越直接、越快速、越强烈,这样以心咒加持心相续,罪业决定日益清净,在短期内就可脱胎换骨。
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佛教的定义]
当你内心不满足的时候,福报还没有圆满;当你内心有障碍的时候,智慧还没有圆满。
虽然不在乎一切对我们来说非常难,但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多想好的一面,就舍不得;多想坏的一面,就不在乎。--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疾病是净化罪业的帮手,怨敌是修持安忍的帮手,困难是发起精进的帮手,逆境是生起出离的帮手。
在持咒时,心不乱想,口不绮语,身体端正,眼睛微闭,耳听咒音,这样摄住六根就容易入三摩地,念咒才有巨大功德。
大树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基。修行也是这样,基础的修法不牢固,不会获得高深的境界。
进入睡眠状态,与十地末尾断除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一切意识,断除所有念头,进入无念的智慧状态而成佛,也即从十地的最后一个瞬间进入第十一地也就是佛地比较相似。尤其在“佛教的物种起源”(见《慧灯之光》壹)中讲过,密宗认为,每天从梦中苏醒,经历白天的工作与生活,再到晚上入眠,也是一个轮回。这个24小时的轮回,与无始以来流转至今的大轮回过程完全一样,只是时间较短,只有24小时而已。所以在睡眠之前我们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法身的果位!”这样发愿以后,就能把入睡的行为转化为菩萨道。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佛法融入生活]
在上师金刚萨埵前,心无委曲而直心发露,这样敞开自心,以圣尊的愿力不可思议、心咒的加持不可思议,不可能不作加持,以无上愿王的威力与密咒的神功,破根本誓言的罪业种子也可彻底烧尽,何况区区小罪。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对境,才发现自己有烦恼、有业障。这时如果能忏悔、能转念,就是提升境界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