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9841~98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束缚。心向佛法意味着什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皈依和修行?
#次第花开#《关于皈依》: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束缚。心向佛法意味着什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皈依和修行?希阿荣博上师就这些问题作了如下开示。 关于皈依——《次第花开》-菩提洲, 网页链接
经过12年,我翻译出来了一部大论,此论极为殊胜难得,结尾是这样说的:“任何众生,不论是恼怒我还是喜欢我,伤害我还是跟随我,愿我都能尽快去帮助他们,令其获得解脱。”这部论不能随意公开,但此句可与大家分享。
经过12年,我翻译出来了一部大论,此论极为殊胜难得,结尾是这样说的:“任何众生,不论是恼怒我还是喜欢我,伤害我还是跟随我,愿我都能尽快去帮助他们,令其获得解脱。”这部论不能随意公开,但此句可与大家分享。
在临终念佛时,每一句佛都要带有‘我愿往生’,在念佛这一句上面著力地念出,念念佛来接引、念念我愿往生,这样专注一心拼命念去,身心忽然粉碎,识和境都转变,到那时不但不知道有这个病的身体,尽大地都变成无量光明宝藏,这时才知道弥陀极乐都是由我这一念心识转而变现的,不是在这一念心识之外。
有人说:心静了,才能念佛,不然是一种亵渎。岂不知,念佛的作用,就是让心清净,古大德云:“念佛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所以,当我们的心烦乱时,可以念佛号、抄佛经、听佛乐、唱佛歌。
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淫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
若想爱更多的人,就要从爱自己的家人开始练起。假如对家人的爱,是一种成全,有一种责任,多一分体谅,懂一点尊重,自然就会以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否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现在普劝念佛人,到气息快要断还没有断的最后一念时千万不要怕死,只怕自己不能往生,不管这个身是如何苦痛都要下定决心一切放下,一直坚固正念,一心一意的想佛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每每见到念佛人,平常都说我要生净土,到了临终时很多没有正念,有的贪生怕死还在留恋这个臭皮囊;有的眼睛看到了亲友眷属难舍难分;有的心里还在持念家庭、财产,放舍不下;或者因为境界不顺报恨而死;或者因为病苦逼恼,在疼痛中死去。临终的时候既然失去正念,哪里有希望生西方净土呢?
心会散发出一种气场,善良的人让陌生人都觉得亲切、可信任,乐意与之交往,如此,他的路越走越宽广。心恶的人让大家害怕与他接触,一提起他的名字都发憷,慢慢地,他的路越走越窄,人生也出现各种不顺。所以,心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若想改变命运,就要从心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