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9741~97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有些人认为因果报应是陈旧落后的观念,早已跟不上时代了,如果一种法以年代久远,就必须要舍弃的话,那人们几千年来都是吃饭睡觉,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陈旧落后而应当舍弃呢?恐怕谁也不能缺少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样,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会说对古代人适用而对现代人就落后不适用了。
善恶因果,在古代社会人们把它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实来接受,这一点类似于科学公理。科学中有一层架构其它理论的基础,称为公理。同样,古代人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深信因果是一切道德善行的基础,人的身语意行为必须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因果规律,才能使自己获得安乐。
我们遇到一些打击刁难时,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几分钟,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要说。否则,冲动下做的任何事,都不会是正确的。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平静的心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宣说的诸多积累资粮的法门中,供曼扎是殊胜而简单的修法。菩萨发心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修供曼扎时也应以发这样的菩提心为前提。
倾听不同的声音//@易立竞: 这不是日常版的《易见》,这次,我们请来了身份职业成长背景毫无交集的两位嘉宾,听他们聊自己、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这个舞台上,我是个手艺人,负责捡拾他们思想的珠贝。此刻,在这里,把他们的思想供养给你们。然后,随缘。
#《易见》特别节目#【索达吉堪布VS赵薇——《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场特别对话,@易立竞 主持,宗教领袖@索达吉堪布 和演员导演@赵薇 探讨青春、信仰、金钱、死亡等话题。他们的相同之处 “走少人有走的路,做对思想有供养的事。”点击@凤凰娱乐 专题:《易见》特别节目之赵薇 视频:网页链接
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次第花开#《关于菩提心》:在轮回里流连日久、被贪嗔痴慢疑训练有素的我们,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谈何容易。不过,我们还是要发愿,哪怕不是十分的诚心甚至带着疑虑,也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这个愿望。 关于菩提心——《次第花开》-菩提洲, 网页链接
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承认存在外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际上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恰恰是因果律在某个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它说明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序,不是什么现象都可以随便产生,而是严格受着因果律的支配。
麦彭仁波切作的这首吉祥偈,当年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念诵的调儿是这样的,学院师生常年也是按照上师的这个音调念诵。网页链接
以前法王如意宝每当有重要开示,都会先在学院的广播里念三遍此吉祥发愿偈。大家听到法王的唱诵声,纷纷欣喜地走出自己的小屋,认真聆听大喇叭里上师接下去要说的话。持诵此吉祥偈能遣除世出世间的违缘障碍,诸事吉祥成就。愿见者发心多多念诵。
4月15日12:53—18:37是月全食。《时轮金刚》中说,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作任何善行,功德均会成千上万倍增长。汉地的《苏悉地经》亦云:“于月蚀时,成就最上之物;于日蚀时,通上中下成就之物。”故希望大家把握良机,精进行持善法!
为什么日月食是极为重要的修法时机呢?《时轮金刚》认为,外在的日、月,是人体内在气脉明点的一种投影。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呼吸次数是21600次,其中绝大多数是业气,智慧气的比例很少。但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多数业气就变成了智慧气,气脉明点运行处于特殊阶段,在这时候精进修行,其效果会非比寻常!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小到有情内在微细的起心动念,一切都那么森然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究竟是什么规律在支配这一切呢?就是因果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就是一张遍布情器世间一切时空的天罗地网。
钱常被称作“万恶之源”,其实,这是错怪了钱。钱本身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可怕的并不是钱,而是对钱的态度。所以,佛教不是让你不赚钱,而是告诉你用什么心去赚钱。
人心里想的多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内心变得幽闭,不会去关心他人的疾苦,慢慢地内在的心灵世界也日渐沙漠化。贪欲使彼此卷入到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为了一点些微的利益,有时连亲友也翻脸不认,“唯利是图”之风如同癌细胞一样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扩散,由此带来的是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裂变。
以前法王如意宝每当有重要开示,都会先在学院的广播里念三遍此吉祥发愿偈。大家听到法王的唱诵声,纷纷欣喜地走出自己的小屋,认真聆听大喇叭里上师接下去要说的话。持诵此吉祥偈能遣除世出世间的违缘障碍,诸事吉祥成就。愿见者发心多多念诵。
贪欲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人们追逐财物满足贪欲时,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人变得自私只顾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考虑是否会伤害他人利益,社会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多了,另一部分人就少了,自然会引起矛盾冲突,有人看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会产生嫉妒和愤愤不平,这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消除整个世界的灾难,给众生带来平安吉祥,4月10-12日,喇荣五明佛学院全体僧众共修“莲师七句祈祷文”。下午将有法会的网络直播网页链接。今晚8点-8点半,我也会在此简单讲解七句祈祷文的重要性。此举功德极大,机会难得,望大家尽量参与,每人尽快念满三万遍即可。
不然,那些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应该成为世上最快乐的人了,事实是如此吗?这些富豪的烦恼痛苦一件也没有减少,他们的内心未必比一贫如洗的乞丐来得快乐。可见,想依靠外界物质的占有来达到人生的幸福,是一种错误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