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9541~95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在做这些世间没有意义的俗事时,损失了自己的寿命,浪费了本可以用来解脱的暇满人身宝。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呢,因为心中没有一点修行,也没有积累清净的功德,因此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惧之中,后世也将面临黑暗与痛苦。
怒气 是一种奇怪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骂人、砸东西、昏倒、疯狂,甚至让你得心脏病、出精神问题。不过,制止它也很容易,在刚刚生起时,暂时不要说话、不要做事,让自己像棵树一样,然后观察其本体,它当下就会消失。那时,你会吃惊地发现:愤怒竟从来也没产生过。
发表了博文《四圣谛(二)》四圣谛(二)第三,空性苦谛的第三相,就是空、空性。空和无我二者,都在讲空性。其间的差别在于:空,是在我们的精神、肉体和它们的运动三者之中去寻找,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在五蕴、四圣谛(二)
对于学佛人来说,大家拥有的时间是暇满难得的,可以用来闻思修行,因此比不学佛的人更加地珍贵。如果将本可以用来学佛的时间,去做了其他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现在东方文明几乎被全部西化,不管是看问题的方式,还是我们住的房子,甚至是衣服上一个小洞,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痕迹。罗素曾说,东方有最好的哲学,不需要来西方学,你们来西方只学科技就可以。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
一个人大喜大悲时,要学会淡定,否则,激动心情下所做的一切,事后很容易让自己后悔。弘一大师很喜欢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欢喜时,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时,不要回复别人书信。为什么呢?“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前天,扎西持林僧众在扎西雍宫供护法,远近的村民闻讯也都赶来参加,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两三岁的孩童,一大早都兴致勃勃地爬上山顶,同僧众们一起挂经幡、抛风马、诵经祈福。愿世界和平,众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