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9321~934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大家知道,任何一种造业的过程,都有初、中、后三个环节,如果我们能在这三个环节上把握好,使它具足三种殊胜,那就是在用最好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身、语、意业,使它唯一入在大乘道当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也想参与
【志愿者年会】#爱是一种生活#2015慈慧志愿者年会开场,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平安。爱是一种生活,他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爱,表达爱~
一个穷人问佛陀:“我为什么这么穷?”佛陀回答:“因为你以前没有布施。”穷人:“我没有钱,布施什么呢?”佛陀:“即使没有钱,但你给别人一个微笑、用欢喜的眼神看别人、口里赞叹别人的功德、心里想要利益别人、身体对别人恭敬承侍,这些也都可以布施。”
[蜡烛]
一个穷人问佛陀:“我为什么这么穷?”佛陀回答:“因为你以前没有布施。”穷人:“我没有钱,布施什么呢?”佛陀:“即使没有钱,但你给别人一个微笑、用欢喜的眼神看别人、口里赞叹别人的功德、心里想要利益别人、身体对别人恭敬承侍,这些也都可以布施。”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寂静之道#《第二章 修行纲要:爱》 :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著,心里会有许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 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第二章 修行纲要:爱——《寂静之道》
人生是一场戏,而死亡不是生命的断灭,只是这场戏演完之后,进入下一场戏的换场过程。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入戏很深的演员,只不过没有认识而已。
譬如,大地是器情世间万法的所依。无论是山峰、森林等的固体法,江河、大海等的液体法,以及各种动物、人类等的有情,全都依止大地而安住。与此类似,大乘行者的善法全都依于身、语、意三门的业。所以一切菩萨的方便全都落在三门所作的业上。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花生大士节日。请尽己所能戒杀、食素、上供下施,积资净障,回向众生。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愿违缘尽除,众生安乐。
佛教分为小乘、大乘。小乘的修行目标是为了自己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大乘唯一希望所有众生彻底解脱,并身体力行地饶益他们。
不管是什么东西,你越执著,它越会让你痛苦。要想不执著,唯一方法就是认清它的真相。只有这样,这个游戏才会结束,你才能不继续被骗,也不再自欺欺人。这在佛教中,被称为解脱。
白天想念您,晚上梦见您,无论在哪里,上师都不离。喇嘛钦~
不管对谁,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我们都不要太苛刻。看到别人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不是拼命去辱骂他、诽谤他、攻击他。古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而“责”之。
打坐的姿势很重要
发表了博文《四圣谛(七)》四圣谛(七)三、道谛的分别(一)总述五道道谛可以分五道或四道。四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与修道。五道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成佛以后的无学道,但因为成佛以后没有什么可以修学的,所四圣谛(七)
公历2015年1月22日(藏历十二月二日)这天,是圣者法王如意宝的最殊胜补处——至尊门措上师的圣诞日,今年又是上师的本命年。为使以大恩门措上师为主的十方高僧大德法体安康、长久住世、常转法轮,我特此呼吁道友们,在这一天广作放生和供灯等殊胜善法,也可至诚祈祷、念诵门措上师长久住世祈祷文等。
[蜡烛]
贪心、嗔恨、愚痴、傲慢、怀疑这五毒烦恼,没有认识它时,它就像大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头上。一旦认清了烦恼的本性是智慧,一切烦恼自然解脱,所有的石头都会卸掉。
末法时期众生贪嗔痴烦恼粗重,守戒很难,但功德也大。
#寂静之道#《第二章 修行纲要:别解脱》 :修行的方法很多,但基础是戒律,根本也是戒律。无论修什么法,都要以清净的戒律为基础。戒律就象树木的根,树根长得好, 树干肯定会生长。有了戒律,功德自然会增长。 第二章 修行纲要:别解脱——《寂静之道》
据说,钱没有人时是一张废纸,人没有钱时是一个废物。但是,钱有人时可能会易主,人有钱时可能会迷醉。
贪心、嗔恨、愚痴、傲慢、怀疑这五毒烦恼,没有认识它时,它就像大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头上。一旦认清了烦恼的本性是智慧,一切烦恼自然解脱,所有的石头都会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