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9301~932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发心的殊胜把怯弱、疲厌遣除。修持大乘佛道就是要在尽未来际当中恒时利益众生、行持菩提行。这就是无怯弱、无疲厌的大勇猛心,是非常勇悍,能够一肩担荷起来,有一种承当的力量。一个人是否有大乘心,主要就看这一点。
观赏别人的痛苦,是最冷漠的看客。网页链接
我们由于自私心太重,所以过去遇到难行的善法时,内心是一种怯弱、疲厌的状态。心里会想:我不行、我做不了等等,这就叫怯弱,就是心态不够勇悍,不敢趣入或承担。怯弱和疲厌心态在直接障碍我们进入大乘道,它不符合大乘道。
我们现在迷恋的很多东西,如同小孩的玩具。玩具只能带来一时满足,如果把它当真,注定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但若认识到它背后是空洞的,即使得不到也无所谓。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请大家常怀慈悲,与人为善,自利利他。愿世界和平,众生安康!
把一个陌生人变成自己的至亲,以他的苦为苦,以他的乐为乐,这是世间上的爱。把每一个陌生人都当成至亲,希望这世上最好的东西给他,却不执著他为己有,这是佛教中的爱。
放下仇恨,用慈悲包容敌人,可能许多人一下子很难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报复让自己永远得不到解脱,只有宽恕,才能让仇恨得到超度。
台大副教授谢焕儒在河滨公园遭毒瘾发作的杨振堂用棍棒打死,他的妻子张美瑛马上从花莲赶回台北。她没有呼天抢地的大哭,也没有咒骂杨振堂,她默默流着眼泪,靠在丈夫耳边轻声说:“爸爸,我们原谅他。”若丈夫能够听见她的声音,她只希望丈夫走得无有牵挂网页链接放下仇恨,用慈悲唤醒他人
烦恼就像一片云,来时无有影,去时无踪迹;烦恼就像一阵风,看似很有力,实则无本体。
“低头症”是一个代词,表示“手机”与“冷落”的结合。它已经出现在了2012年澳大利亚的国家新词典当中。
或许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不求出离轮回,只求眼前离苦得乐,但我们还是应该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让贫穷的免于匮乏,让生病的得到照料,让孤独的得到关爱,让被蔑视的得到尊重,让受冤的感到被理解,这是菩提心的一部分。
#寂静之道#《第二章 修行纲要:愿菩提心》:大乘修行人不会为了显示公正而力求平等。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见往往超越了人我、亲疏、好恶,所以他能自然地平等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 第二章 修行纲要:愿菩提心——《寂静之道》
大乘道的修行要渗透在生活的一切时处中。小到日常的穿衣、洗脸、吃饭、走路,包括大小便等,要像《华严经·净行品》所说那样,作各种利益众生的相关作意,也就是不断地配合生活行为,发起种种大乘利他的心。
早晨喝一杯开水,有利于治百病,让身体得到净化;早晨发一念善心,可以清扫内心的垃圾,让心灵得到净化。若能天天这样坚持,我们的身心会健康起来,不但自己快乐,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
悲惨的,不只是动物的痛苦与死亡,而是人间丧失了同情与悲悯。《悲惨世界》(有声书网页链接),静候你的慈悲。
在第一念上把握好了,之后就由它发起相续不断的后继的善心,这后面的心都跟第一念是同等状态。这就是诀窍。那么,第一念发完后,是不是还要继续这么想呢?这就不必。直接进行下去就可以,就像发动机,一开始需要发动一下,之后就直接按那样运转。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音菩萨节日。清净庄严,苦海常作渡人舟。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愿众生远离灾殃磨难!
第一念最为关键,它关系到后面的行为是趣入大乘还是退出大乘。在前行上一发起大乘的心,就推着心趣入了大乘善法的行持,而没有发起大乘的心,往后的行为就不是入在大乘的轨道里。所以前行是决定进退的关键。
看看近期发生的几起灾难,越发觉得生命如此脆弱。嗡玛尼贝美吽,嗡玛尼贝美吽,嗡玛尼贝美吽
要知道,心一发起就成了动机,它会直接影响到后继的状态,所以平时无论做什么事,第一念就要提醒自己: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求无上佛果,为此我行持这个善法。一旦起了种性的力量,心态就会变得非常勇悍。不会感觉做起来很累、很烦……会直接遮除这些不良心态。
现在,很多人只是表面上皈依了佛教,却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法,这不算真正入了佛门。就像一个学生只是办了入学登记,但根本没有上过课,哪怕他在学校呆了十几年,也算不上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发很大的脾气,更没必要跟人大吵。即使出现了让你不高兴的事,也不能让嗔心一直“凝固”,融化不了。生气后转头就忘,在佛教中也是一种成就相。有句格言说得好:大成就者生气,就像棍子击打水面的痕迹,一下子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