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861~8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嫉妒总能伪装成其他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它骗。你力求冷静和客观,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随喜赞叹某人。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许不过是嫉妒心在发作而已。
大恩上师知!虽然离别久长,可是您的妙音声,常在我耳边响起;您的相好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教诲甘露,常驻在我的心田……
当你贪执一个事物的时候,它已经在变化了;当你厌恶一个事物的时候,它也正在变化着。令你心动摇的对境在哪里呢?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大乘佛法就是一种服务行业,菩萨就是众生永久的服务员。他的服务方式,是将佛的智慧和慈悲奉献给人类。如果能成为菩萨,是非常荣幸的,从此以后的人生,就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两种佛性]
业障不在别处,自己心里总是不愉快、不安稳,这就是业障。把心态调整好了,乐观、积极、开放,业障也就清净了。
今天是藏历二十一,地藏菩萨节日。南无大悲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网页链接
我们拜佛的时候,不是要执着佛的像,而是要通过像去寻找真佛。向哪找?向内心找,慈悲心里有佛,平等心里有佛。
一切境界都是内心反射出来的。清静的是自己心的显现,不清净的也是自己心的显现。如果能毫无差别地接纳,才是真正把握了自心。
在修持暇满难得与死亡无常之后,我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会更加勤奋地去发挥人生的价值。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三主要道论》详解]
我们有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其实这些情绪都来源于自己的心。喜欢的时候自己快乐,讨厌的时候自己痛苦,除此之外,能利益或伤害到谁呢?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嗡玛呢呗美吽!愿更多人见到、听到、忆念、接触观音心咒转经轮。 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视频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能少欲知足,就拥有了最昂贵的财富,也拥有了最幸福的根本。
苦谛本身,包括外面山河大地的器世界,与六道众生的有情世界。也就是说,六道有情众生,以及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接触到的所有现象,都属于苦谛的范畴。因为经常接触到,所以苦谛离我们最近,人的自身也包含在苦谛中。虽说离得最近,但凡夫却从不曾准确地认识苦谛。由于缺乏认识,就导致了很多痛苦。所以,认识苦谛是至关重要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心在哪里?执着自己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心。把心融合到每个环境、每件事情、每个面孔中,才能看到真正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佛性不是呆板懒惰的,积极向上是佛性的作用。如果你不精进、不努力,佛性是起不到作用的。
佛教对积极与消极的诠释与世间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世间人往往以为自己是积极的,但佛教却认为他们很消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努力的方向,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至于未来的长远利益,生命与心灵的净化与提升,他们却没有作任何计划、准备、努力,所以说他们是消极的;而佛教徒却与此截然相反,我们有更崇高的长远计划,有更光明的远景目标,就是自度度他——在利益自己的同时救度他众,并为此而不惜一切代价。在此当中,没有丝毫的消极成分,其中所有的,都是积极向上、高尚无我的利他行为,这难道不是更积极的吗?只要我们按照这种要求去做,我们的人生就是积极奋发的人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三主要道论》详解]
人人都想追求幸福,人人都以为有钱就有幸福,而现实中,往往越有钱离幸福就越远。
学会简单的生活,善良为人,只要心中有阳光,幸福从来不会缺席。
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一种智慧。能容纳他人的缺点,这是一种慈悲。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以清净信心忆念、祈祷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网页链接
佛也说过:“我不跟世间人争论,但世间人要跟我争论。”意思就是说,佛能理解世俗人的贪欲和执著,而世俗人一旦听到佛讲无常、空性、无我就不能接受,就要提出反驳。其实反驳是正常的,因为这些知识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想过的事情,而且和他们平时的想法也大相径庭,所以肯定是要反对的。但反对归反对,世上究竟的真理只有一个,世俗人首先会反对,最后还是要接受的。这里讲的世俗人并非指无神论者或唯物主义者,而是指还没有学佛、没有证悟空性的我们,就是我们所持的陈旧观念在反对这些新的知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