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8461~84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经上说,因为阿罗汉已经断除了贪嗔痴,没有取舍执着,所以无论给他身体的左边用檀香水沐浴,同时用刀去砍他身体的右边,他都一视同仁,精神上没有分别。本来阿罗汉的身体和普通人的身体一样,也是由血、肉、骨骼、神经等等组成,不是金刚,也不是磐石,更没有虹光身,但却不会像我们一样有贪执、有痛苦,喜欢檀香水沐浴,不喜欢被刀砍。因为我们还没有放下,还有贪、嗔、痴,就会有相应的喜乐与厌憎。可见,世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无明执着。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佛教认为,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物质与精神的运动过程,所有因缘而生、有因有果的法,就称为有为法,也叫做“行”。“诸行无常”的意思就是,所有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所有依靠因缘而起的法,都是无常的。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一)] 慧灯之光-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一)
一切心里的念头都跟阳焰一样,观察时得不到实体,不观察时似乎有一个心。所以要住在观察里,否则会发生迷惑。而观察就是要认识到,凡是心里起的念头,全都跟梦和幻一样。
缺乏佛教世界观的人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孝顺的人也会在一两周当中无法忍受,但一两周过去以后,就慢慢淡化了;两三年以后,就彻底遗忘了。但通达佛教世界观的佛教徒却不会这样,父母离开,他当然会痛苦,但他知道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是无法逃避的现实,所以不会有太大的痛苦,但一两个月、三五年过去以后,他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的恩德,这就是差别,所以我们要树立佛教的世界观。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 梦幻世界]
在佛教中,用空性可对治实有,但最后,空性也是空性的。就像洗衣服时,用洗衣粉可去掉污渍,但最后,洗衣粉也不能留。
在诸多的祈祷文中,莲师金刚七句祈祷文是最具加持的祈祷文之一,被誉为“祈祷之王”。自“莲师金刚七句百亿共修”发起至今,已有很多人报名参加,这此的共修机会稀有难得,希望大家能参与其中。以此缘起,愿世界安宁,众生喜乐!重要 | 参加 “莲师金刚七句百亿共修” 问答汇总
སྟོན་པ་སངས་རྒྱས་དང་ཨོ་རྒྱན་ཆེན་པོ།「བརྙན」སངས་རྒྱས་དང་ཨོ་རྒྱན་ཆེན་པོ།「བརྙན」
慈诚罗珠堪布新西兰弘法法讯

官网链接: 网页链接

4月8号(星期五)19:00~21:00:禅定的迷与悟;
场地Venue:宁玛扎西佛教中心 (30B Pollen Street, Ponsonby Auckland (09)376-6113 )

4月9号(星期六)14: 00 ~16:00:佛陀眼中的终极相对纶
场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 LIB B28/109-B28(Alfred Street/ Princess Street Auckland 1010)
一个人要胸怀宽大,但宽大不是狂妄;要心思细腻,但细腻不是琐碎;要品味清雅,但清雅不是单调。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里没有慈悲利他心和出离心,这样的爱心与慈悲心外道也有,社会上的好心人也有,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佛法融入生活]
སྲོག་གཅོད་པའི་ཉེས་པ་དང་།སྲོག་བསྐྱབས་པའི་ཕན་ཡོན།སྲོག་གཅོད་སྤང་པ་དང་སྲོག་བསྐྱབས་པའི་ཕན་ཡོན།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希望大家行持善法,护持善念,莫造恶业,愿众生皆得安乐。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依照龙树菩萨的传承,菩萨戒的受戒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善知识座前受持。
第二种,是在加持力不同寻常的佛像前受持。
虽然每尊佛像都有加持,但加持力却千差万别。比如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像,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加持力。除此以外,很多古老的寺庙里面,也藏有真身舍利。供养佛舍利和真佛的功德完全等同,在佛的真身舍利前发愿,与在佛的真身座前发愿也是一样的。
第三种,在没有善知识与佛像的情况下,根基比较好、善根比较成熟的人,可以观想诸如皈依境之类的三宝福田而受持。
无著大师的菩萨戒比较严格,他说:如果实在找不到上师;或是在寻找善知识的路途当中有生命危险,或是在路途当中有可能犯其它的根本戒,就可以在家里观想受戒。除此以外,还是要在善知识面前受持。
[慧灯之光七:菩萨戒浅释] 网页链接
请看好这里,我们的心原本是这样子的。
在藏地,人们把观音心咒刻在石头上,写在经幡上,希望吹过石头经幡的风把佛菩萨的加持送到远方,凡风过处,皆得安稳吉祥。扎西持林的那片经幡林
佛陀告诉我们:痛苦的真正根源,是执着——对金钱、对人、对事物的执着。执着有很多种:对自己的执着,叫我执;对身外之物,比如金钱、名利的执着,叫法我执。如果没有执着,就不会有任何痛苦。与执着对立的,就叫放下。佛经中经常讲的放下。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尽管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立即达到修法的真实境界,但若能在每一座中都造作地发菩提心,或者造作地修自他相换等法,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在一座当中,以造作之心修菩提心的功德,已远远胜过了以自己为中心所行的布施、放生、念咒等等的功德;在缺乏菩提心的情况下,即使行持成千上万次念咒、顶礼、绕塔等善行,都不如修一座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善根。这不是我信口说的,佛陀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所以,你们在每一座中,都一定要认真地修,这点非常重要。
[慧灯之光三:自他相换的修法] 网页链接
གངས་རིའི་ལྗོངས་ལ་རེ་སྐུལ་ཚིག་གསུམ། སྐྱབ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ས།གངས་རིའི་ལྗོངས་ལ་རེ་སྐུལ་ཚིག་གསུམ། སྐྱབ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ས།
所有耳闻的声音,全部都跟谷响一样。这里首先要仔细观察,如果不观察,就会认为只有谷响等少数声音是假的,其他耳闻的是那么真实,就会在上面动分别。透过如理思维观察,一切都只是因缘合和的幻相,就会了知声音正现的时候就得不到。这才知道,原来一切声音一概是空谷回响。
རྒྱ་ནག་གི地藏经ཞེས་པ་སྟེ་ས་ཡི་སྙིང་པོའི་མདོ་འདི་ོབོད་ཡིག་ནང་རྙེད་ན་ང་ལ་གསུང་རོགས་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