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8201~82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本来空性就是十分深奥的,仅仅讲一次,大家也不一定很清楚。我们当年在听闻空性法门的时候,像《中论》、《入中论》、《中观四百论》等每一部论著,都是反反复复地听了很多次,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地浏览一次,就不可能弄清其中的深刻含义,所以我想,你们仅仅听一次,也不会了解太多的东西,要想精通空性、证悟空性,就有必要在再三听闻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再三剖析、审慎思维、长期修持,这是最关键的。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三)]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三)] 网页链接
行为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它的动机,也就是发心。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有些要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其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
生命的意义,无外乎两个:第一是爱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灵。不在于拥有多少钱、多少别墅与多少名车,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就是奉献与智慧,而不是拥有与获得。普通人往往认为:如果付出了,自己就没有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在付出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得到更多,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任何事情,在做的过程当中,假如对自己有伤害,但是对众生却有利益,我们选择做还是放弃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要做!”,但实际上面对这个难题,我们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虽然从高层次的大乘境界来说,如果对众生有利,则哪怕对自己有伤害也应该做,然而,倘若从细节上详细分析,则佛也没有这样要求所有的大乘行人。
佛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根据自己学佛的层次来判别决定,观察自己属于哪一个阶段,然后再作不同的选择。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网页链接
虽然从高层次的大乘境界来说,如果对众生有利,则哪怕对自己有伤害也应该做,然而,倘若从细节上详细分析,则佛也没有这样要求所有的大乘行人。
佛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根据自己学佛的层次来判别决定,观察自己属于哪一个阶段,然后再作不同的选择。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网页链接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人类是不知餍足的。人的审美会有疲劳,兴趣再高也会慢慢减弱、淡化直至最后消失,甚至还会变得厌烦、反感,代之以新的兴趣。有人说:一年学佛,佛在眼前;三年学佛,佛在天边。第一年学佛的时候,很兴奋、很积极、很精进、很想修行、很想解脱,但如果没有不断的闻思修,只是依靠最早的信心,就很难维持原状,这种积极心态过一段时间就会下降。时间长了,就慢慢淡化了。再过一段时间,刚开始的兴奋,就已经跑到九霄云外去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在修行之前,应该有相应的见解。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又如何修行呢?连方向都搞不清楚,修行就更谈不上了。现在的很多人就会说一句“要实修,不要闻思”,虽然实修是最终的工作,但前面的闻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闻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可以进一步实修。
所谓 “达到一定程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想听完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但最低的限度,是要知道自己所修的修法,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修,以及这样修的最终结果等等。要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适当的闻思。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慧灯之光-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所谓 “达到一定程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想听完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但最低的限度,是要知道自己所修的修法,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修,以及这样修的最终结果等等。要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适当的闻思。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慧灯之光-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识广”,就是见识面要很宽广。某人在什么事情上不能通达,就是在那里愚痴,做起来就会有障碍。譬如见识面广的人,心境开阔,处理事情就很灵活,对未来的设想也很远大。见识小的人,通常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就像穷山沟里的人,见识狭窄,他的想法也会很小。这都是人的品质问题。
如果想解脱,就不能急于去修什么大圆满、时轮金刚等等,因为没有基础的时候修这些法,根本不起作用。佛说过一句话:想解脱或者想修大乘佛法的人,不需要学修很多法,只需要修一个法,那就是大悲心。佛的意思不是说,只要有大悲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仅仅有大悲心,如果不修其他法,那也不行。但在没有大悲心之前,却不需要修其他的法,修了法都没用,根本不能成为大乘佛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今天我开始传讲“经中之王”——《妙法莲华经》。希望大家有条件的话,尽量听受圆满。即使条件不具足,哪怕听一节课也可以,因为这部经功德极大,对你的利益不可思议。
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佛陀宣讲苦谛,目的是让我们认识轮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质。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冷静理性地看待生命之流变 | 寂静FM•第028期
ངའི་མ་རྒན་རིག་མཚོ་འཇིག་རྟེན་ཕ་རོལ་ཏུ་བུད་སོང་།དེའི་དོན་དུ་མ་ཎི་ཕྲེང་སྐོར་རེ་གསུང་རོགས།ཨོཾ་མ་ཎི་པདྨེ་ཧཱུཾ།
众生怎么会是佛呢?所谓众生,是指凡夫身体和精神二者的综合体。即使学过显宗的人都知道,心的本质是光明,所以众生的心即是佛的智慧。但显宗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为何众生的身体是佛的身体。在这个问题上,显宗讲得比较笼统、模糊,更没有具体的修法。而密法却讲得非常具体而详实,不但阐释了其中的原理,还讲了转换或者清净的修法。依照密宗的观点,不仅众生的心是佛的智慧,众生的身体也是佛的身体,所以叫做金刚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圆满次第-证悟空性之方便]
我们这样的人要想证悟,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以前讲的观察方法,不过,因为心的本来面目或者本性远离一切戏论,不可言、不可思,已经超越了思维和语言的范围,所以不能通过推理来完全证悟,但推理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放下很多执著。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详解]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详解] 网页链接
佛经里讲过四种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佛的事业不可思议,咒语和药物的力量不可思议,瑜伽者(成就者)的瑜伽境界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力的确不可思议,我们经常在报纸、电视与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其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因果报应;同时,佛的智慧、法力,与咒语的能力也应该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如果像我们平时那样念咒,咒语虽然也有能力,但不会很明显。只有按照密法的要求去观修本尊心咒,其咒语不可思议的能力才能真正彰显出来。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佛法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