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8141~81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阿弥陀佛!现今末法时期鱼龙混杂,有很多邪师在世间蛊惑众生,所以不能随便把鼻肉交给别人,只有具德者才能这样托付。如果托付的是恶知识,那就会毁掉自己的前程。
释迦牟尼佛讲过,物质享受就像是喝盐水,只会越喝越口渴。
佛教有一个比喻,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很多牛车、马车,都是由几匹马或十几匹马共同牵引的。在马车前进的时候,每一匹马的速度都必须保持一致,如果其中有一匹马脚步落后,就会被后面的车撞死。现代人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在往前奔,只要有一个人的速度慢下来,就会被淘汰。就像由无数齿轮转动的大型机械,只要有了第一个推动力,就会一个齿轮推动另一个齿轮,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究竟什么是第一推动力?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走上了一条寻求幸福却永不幸福的不归路?那就是我们的欲望。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阿底峡尊者有三位最重要的上师,其中第一位,是达玛吉达上师,虽然他秉持的是小乘一切有部的见解,从未听过大乘佛法,但却具有天生的大乘慈悲心。一次,他身边的一个人身患重疾,必须要用新鲜的人肉才能够治愈疾病,虽然当时达玛 吉达上师还是普通凡夫,仍有疼痛的烦恼,但他却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布施给病人,最终以自己的肉治好了患者的病痛。之后,他又专心专意地修持大悲心,从而获证了大乘空性。
第二位上师,是慈瑜伽士上师,他在一生当中不修别的法,只是专一地修持慈悲心,并能真正直接代受他人之苦。
第三位上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洲大师。在阿底峡尊者所处的时代,金洲大师是在印度、斯里兰卡一带于修持菩提心方面首屈一指的上师。他不仅精通佛陀以及龙树菩萨等大成就者们修持菩提心的诀窍,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
位于资粮道与加行道的凡夫菩萨,直接或真实地把身体布施出去的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布施身体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反而会对自己的修行造成违缘,所以,佛陀不会要求凡夫真实地布施身体,但凡夫可以在内心做身体布施。
五加行里有一种古萨里修法,就是通过观想、回向,而把自己的身体上供下施;另外,也可以通过发愿来布施身体:尽管我今天还没有真正达到布施身体的境界,还不具备这样的勇气,但是,我愿意不久的将来能有能力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众生。譬如:如果有一天世上出现了严重的流行性瘟疫,只有一种特殊动物的肉才能治愈此病,否则全世界多数人都会死掉,愿我在当时能够成为这个动物,以我的身体、血肉遣除众生的痛苦,治愈众生的疾病!每天都要这样发愿,这是非常重要的!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也曾说过:对因果问题,普通人不容易观察和理解。所以,在智慧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之前,最好不要观察因果。因为即使观察,也得不到什么结果,还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对因果持怀疑态度。一旦对因果有怀疑,就会为了一些今生的利益,而不顾忌法律与道德,抱着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发现的侥幸心理,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如果发自内心地相信因果,对因果有敬畏感,则无论如何也不敢做这些违背因果的事情。因为因果与是否被人发现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做了,种子一定会贮存下来,总有一天它会成熟。成熟的时候,谁都跑不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给加州一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讲解慈悲心的训练方法。美国做了许多科学实验,发现慈悲心的训练对医护人员和病人都有很大帮助,所以他们开始尝试在医疗系统中推广慈悲禅。
修净土,上师是阿弥陀佛,特殊本尊也是阿弥陀佛。在现生或往生后得到阿弥陀佛摄受,之后得授记,的确会圆满成就戒定慧三学功德海,或者会全面地开发智悲力的大用。之后在尽虚空际之间,非常自在地成办圣教和众生的义利,这就是实现普贤行愿的要门。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都是学佛的人,不但是学佛,而且是学大乘佛法的人。大乘佛法的重点,就是慈悲和智慧,此处所说的“智慧”,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智慧。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以前有没有去观察、了解或者探讨过意识呢?如果探讨过,那么,探讨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以前没有去研究意识,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意识的真相。
我们所有人,都承认前世后世,对我们而言,“我”存在的基础不是肉体很容易理解。那么,如果有人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前世来到今世并去到后世呢?我们往往会认为是意识,是我们的意识在流转轮回,意识就是“我”。这样一来,意识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我”存在的基础。如果能现见意识不存在,那么,所谓的“人”、所谓的“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说明,观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令我们彻底斩断轮回之根。
哪怕通过观察意识,能在一瞬间证悟无我,即使没有修其他的忏悔法门,也能清净无数的业障,因为证悟空性本身,就是最好的清净业障之方。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六)]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因果不存在,佛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学佛了。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像谁都知道梦境并不存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做恶梦,但在做恶梦的时候,谁都身不由己一样。所以,在没有彻底证悟之前,还是要尊重虚幻的因果,逃避虚幻的痛苦。不能用一句“放下、不执着”来解释一切。过河以后,才可以抛弃船只。要到达彼岸,现在还暂时不能放弃修行的大船。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无明]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南无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甚深微妙,根本不是我们凡夫以分别心随意揣测,能尽知其殊胜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修行,无论是普通根器还是上根利智,都可修学净土法门,得真实惠益,所以恒沙世界无量诸佛莫不赞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劝导众生发愿往生。以楔出楔
如果想听密法,就必须去灌顶。灌顶之前,先要了解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因为灌顶本身,就是受密乘戒的过程。密宗,包括内密的所有戒条,都包含在十四条根本戒里面。如果这十四条根本戒都做不到,就不能去受灌顶。另外,在灌顶之前,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灌顶,怎么样受灌顶,如何选择灌顶上师等等,这些内容,在《慧灯之光》里面都有,大家可以参考。学完以后再去接受灌顶,才是比较如法的做法。
另外,灌顶所获的密乘戒,是无上密宗的戒律。这一戒律的基础,是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如果没有修菩提心、出离心,就不会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在这些戒都没有的情况下去灌顶,就都是形式,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所以,要学高深的法,自己必须是相应的法器。
如何变成相应的法器呢?修前行,就可以成为相应的法器。前行没有修完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听密法。先修显宗的法,修出离心,修菩提心,一步一步地修,这很重要。
因果里面没有教条性的东西,它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而是一种自然规律,只是被释迦牟尼佛发现了,并将其广而告之而已。正如《佛说稻杆经》中所说:“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意思是,佛出现于人间也好,不出现也罢,事物的自然规律是永远存在的。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佛教认为:因果规律是自然规律,即使是佛陀,也无法改变因果。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其他所有的佛,都不是万能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阿弥陀佛!现在在佛教里面也是高谈超级跨越,这个也是非常危险,没有基础怎么飞得上去呢?由于没有下面的基础,一下子冒进,最后不出现效果的时候就灰心丧气。米拉日巴尊者说:“缓缓修时快快到,低处修时高处到。”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奠基。
为人处世,不可为“我”斤斤计较,有时放下“我”反而能解决问题。
【官网直通车】网页链接这是一组上师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2013年在北京大学、囊谦花美寺、石渠县邓柯乡、塔 公的一组珍贵的弘法照片
世界上有唯物、唯心等很多主张,但佛教从不参与这些争论,因为一切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只是一种幻觉。我曾经也讲过,如果必须要用一个西方哲学的词汇来形容佛教,最适合的,是“唯幻”。佛教不是唯心论,不是唯物论,而是唯幻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无明]
修行最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来,除非是罕见的上根利智,否则一开始就说不用对治贪嗔痴,只要知道它们是空性的就可以,这对初学者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反而可能误导他们,让人以为不用持戒、不用实修就可以解脱烦恼。我们总喜欢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找借口,不是吗?苦从何来
学佛要把握的重点:是通过对缘起广大、精微地抉择,会很容易发起胜解;这样一旦心开意解,顿时就能引发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修证的欲乐;有了欲乐,就有实修的精进。总的是由这样的轨道,一层一层地在内在开启善心、善行。
【官网直通车】网页链接上师教言---密法的圆满次第修法,是强制性地停止意识活动——通过观想气进入中脉,使意识无力维持,继而显现出心的本性。另外,密宗大圆满不用修气、脉、明点,也不需要逻辑推理,在菩提心等福慧资粮足够的情况下,依靠金刚上师的加持与窍决,也能让意识活动停止下来,从而证悟空性。
不论信仰何种宗教或随学哪一宗派,真正的修行者首先应做到自省,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无知和僵硬,通过信仰和领受教法改变身心,使自己成为更谦虚、智慧、慈悲的人,更懂得宽容和尊重。利用信仰来强化自我,排斥价值观、行为方式与己不同的人,这不是在认真对待信仰或修行。[藏英汉] མེ་ལོང་རང་ཉིད་བྱེད་དགོས། Introspection is Essential 修行者应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