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8061~80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美国哲学家、医学家雷蒙•穆迪(Raymond A.moody)博士于1975年出版了一本书,题目是《一生又一生》(又名《死亡回忆》、《死亡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在这本书当中,博士记录了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经历。它彻底改变了一般人的死亡观念,掀起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潮,这本书自1975年上市以来,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纪录。本书中描述的濒死者的亲身经验,与《西藏度亡经》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经历告诉世人,除了轮回存在,或者人死后仍然存在某一种东西以外,不可能有别的解释。这本书出来后,不仅博士本人,包括整个西方,都陆续出了很多类似的书。很多医生也说,其实我们早就遇到了这些情况,但因为没有把握,所以不敢公开。

但雷蒙•穆迪博士在书里面也讲过,这些人绝对不是在撒谎,因为他们在讲死亡经历的时候,非常认真、激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而且这些人从死亡边缘回来以后,整个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逆转。雷蒙•穆迪博士曾获得双博士学位,应该是非常聪明、严谨、客观的科学家,他不会轻易相信这些看似玄妙且难以解释的现象。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在用一种排斥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现象的。

我们不要以为,只要科学没有发现,只要逻辑不能证明的,就一定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据来测量。诸如轮回与灵魂这一类的东西,至少目前的科学仪器无法测量。当然,科学也在不断发展,有可能以后可以测量。在这个领域中,人类所有的逻辑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感官,不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有效数据。
慧灯之光-生命的真相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利益他人叫作佛法,放下自己叫作修行。
六道轮回可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个层次,长寿天是色界的一部分。往生到那里的众生,只有在刚刚投生的时候有思维,但在投生以后就没有了思维。他的心非常平静,不会有粗大的烦恼,同时也不会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等。他可以保持这种状态很长时间,命终之时会对佛产生邪见,必定要随着以前的业力堕落恶趣。所以,那里的众生也没有修行的概念。如果我们这一世投生到长寿天,虽然不是恶趣,但同样也无法修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人生难得]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南无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发愿往生净土,因缘具足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近绘本视频:黄打铁往生故事 🎦
有的人修行看起来很精进,但是没有什么进益,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有过失了,应该忏悔、反省:我怎么能算是修行人?对不起自己良心,这种感觉叫“惭”。面对佛菩萨、上师、道友,觉得我对不起你们,有这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叫“愧”。有惭愧之心,一切毛病、过失很容易就能改掉。
讲了无常以后,有些人觉得非常悲观:自己以前认为非常了不起的名利等等现在看起来什么意思都没有,包括我们的生命都没有把握,都没有意义,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呢?是好的。因为,当我们意识到万法无常的时候,才能真正放下这些世俗的东西,从此以后,即使遇到家里的亲人死了、破产了、家破人亡等悲惨景况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痛苦的感觉,而会意识到,世间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子,今天我终于看到了无常。如果无常修得好的话,那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解脱方面。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在因果问题上连很多学佛的人都是很迷糊的,根本不了解,那教外人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根本不懂因果是什么,但是很多人胆子却很大,还是敢于驳斥、批判。如果连因果是什么都不了解,那他驳斥什么?批判什么呢?但是,在众生业力现前的时候,他会有一股莫名的动力和勇气。在某些情况下,魔鬼、魔障也会赐给他们勇气。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 十二缘起支]
一个念死的修法就能把心完全转向后世,也因此现世法上是消极再消极,最后归于零。积极上能越来越提起,最终完全提起。一心只为来世作准备,这就等于是趣入了能生一切胜妙的大门。无常心真生起来了,通向一切胜妙的大门就打开了。在修心之路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佛在经中着重赞美它。明确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当前最重要的是修念死的心。阿弥陀佛!
其实我们每个人即使完全戒除杀生,也能照常存活。比如,学院现在所有法会的食物,已经完全改变为素食,却没有遇到任何生活困难。各个地方的很多施主听说后,也时常前来供养酸奶、素斋。以前很多僧人非常盼望能够吃到酸奶,有些尼姑甚至将所有的糌粑都拿去换酸奶,最后虽然吃到了酸奶,回家时却没有维生的糌粑了。自从吃素以后,因为有很多酸奶吃,大家吃酸奶的愿望也就不太迫切了。这就是布施和持戒的回报,也是断除杀生和荤食的功德所感。你们如果能够戒杀,在生活上也不会有困难的。尤其是不要杀害无辜的野生动物,政府也在号召大家保护并禁止杀害野生动物。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力发誓戒除杀生。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加行的修法如果修得比较好,就有控制、断除轮回的希望。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光是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能不能消灭轮回的根源呢?这些与轮回没有任何直接冲突,所以是不能消灭轮回的。但是,它也有帮助,即过了很久以后,当它成熟之时,也许对推翻轮回有些帮助,就这么一点作用而已。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 因果不虚]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要面对大大小小无数的变故,要一次一次痛苦地面对亲友的离世,最后是自己离世。如果能认真把佛陀的教言融会于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更从容一些。如果能认真把这些话融会于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更从容一些 | 寂静FM•第030期
我们的心念无法同时既向善又向恶,就像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转又向右转。当心中生起善念,恶念不用压制便会自然消失。当身语造作善业,便能自然地避免造作恶业。因业而倒,因业而起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古代,虽然除了佛教以外,也有许多原始宗教,其中的很多宗教也是提倡爱心(慈悲心)的,但没有一个教派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在近现代,虽然也有许多宗教和哲学派别,也涌现过大批的思想家,其中的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不但过去、现在没有,即使在将来,也不会有人提出更崇高的思想。慧灯之光-自他平等的修法[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释迦牟尼佛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全方位地证悟空性,获得解脱,所以才会循序渐进地指导我们去观察色、受、想、行、识等等,因为每个人对肉体的执著都比较强烈,故而先观察肉体,之后再观察精神,如果能抉择出意识的空性,就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如何观察呢?观察的方法,包括显宗和密宗两种。密宗的观察方法我暂时不讲,显宗中观的观察方法,又可分为应成派和自续派两种:
第一种观察方法,属于自续派的观察方法,就是刚才所讲的,通过思维、分析、分解,最后令意识“失踪”。
所谓“失踪”的意思,并不是没有找到,而是清楚地看到它是不存在的东西,是假有的而不是真有的。我前面特别强调了,没有找到和现量证悟空性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在深深地体会到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就尽量保持这种感觉。
对初学者而言,通过这种方法来证悟,是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
另一种修法,属于中观应成派的修法。就是不去思维,既不考虑心是否存在,也不抉择眼、耳、鼻、舌等等的空性,只是在抛开一切杂念,让心放松下来并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以后,就让心自己去看心。
此时所有的分析思维都是多余的,如果这个时候去做分析,反而会扰乱这种境界。我上面讲过的侧面的监督,和这里所说的让心自己去看基本上是一样的。
看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圆满的方法我不讲,如果用中观自己的方法去看,就会明显地体会到——自己的心和外界的天空完全是一样的。
大圆满的修行人也是这样,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山上去,面朝西方,去看西方的天空。当整个身心放松之后,内在的心就会与外面的天空彻底融为一体,根本分不出内外的差别。就像蓝天映衬下的大海,远处澄净莹蓝的海水与蓝色的天空互相融合,海天一色、深远浩淼,根本分不出大海与蓝天的分界一样,内内外外都连通在一起。
什么叫做“通”呢?是不是我们的心也变成蓝色了呢?不是这样的。此处所谓的“通”,就像没有云彩的虚空,由于星星等其他物质都因太阳的光芒而隐没,所以看上去是一片纯净通透的蓝色,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形状等等一样,我们的心也是晶莹透彻的,此时此刻,内心与外界等里里外外的一切,都成为一体无二的空性。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六)]
总之,自他二利的佛道都要以念死作为成就的根本基础。念死的心没出现,门就关闭,不能全心地入到法道里,也就没办法升进,而现世法的门时时打开,时时堕落,所以说它是一切衰损之门。念死的心一出现,门已经打开了,道路已经转换成圆满的法道了,门一开了以后,你就一直在法道上走,不会走到别处。这样的话基于后后的一切都是由它开展出来的,所以说它是第一圆满之门,没有比这更大的意义。阿弥陀佛!
依止上师善知识,是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上师善知识说一些实话,指出你的缺点毛病,才是真正的摄受,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不要总是执着赞叹和表扬哦!
古代人虽然也有烦恼,但与现代人相比,却显得很轻微。末法时期,众生的烦恼是极其粗大的。 在有限的生命已经耗费了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生命的乐章已经接近尾声,属于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修持一种立竿见影的殊胜之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 自轻他重的修法]
《西藏度亡经》对整个死亡的过程,死亡以后的境界以及投生的过程等等描述得细致详尽。在西方,这本书拥有相当多的拥趸。究其因缘,大多是因为在西方医学发达以后,很多患突发性心脏病,或者出了严重车祸,已经停止呼吸、心跳的人,在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以后,很多人会有程度不同的频死体验或初期死亡体验(NDE),这些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西藏度亡经》的所述内容。

古老的《西藏度亡经》所述内容,居然与二十世纪临床医学的发现不谋而合。这样一来,这本书也逐步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并在西方拥有了极高的地位与巨大的影响。如果大家有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可以看看这本书。
慧灯之光-生命的真相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佛法教我们宽容忍让,这是需要一点一滴耐心修养的。有了足够的阅历和修养之后,很多东西你自然能看淡,得一少一, 并不会有太大不同,所以你不争。这样地过一生,值得吗?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