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7981~80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如果愤怒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就不可能有高兴的时候,但事实不是这样。我们不仅能高兴,而且在生气的时候还能知道自己在生气,这说明意识与情绪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是有可能有意识地去控制调整负面情绪的。克制、削弱、化解愤怒的情绪 | 寂静FM•第034期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肯定在修出世间法,修的是五加行,这怎么不是出世间法呢?五加行本来是出世间的法,而且是大乘的法,但是,在你修持的当下,自相续中是以何等见解来修持的呢?虽然为现世的健康长寿等而修五加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为了后世不堕地狱而修五加行的可能还是有的。如果没有寻求解脱的发心,修五加行也是世间法,而根本不是出世间法。这样一来,修五加行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念咒、磕大头是很累的,但如果修出来的不是密法,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成了世间法,就非常令人惋惜。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按藏历,今天是佛初转法lun日,做何功德百千万亿倍增长。并且,正值法会期间,希望大家利用此殊胜日多种善根,多持咒语,通过学法修行的方式来感念佛陀的恩德!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想要一台时光机吗?
བདེན་བཞིའི་ཆོས་འཁོར་བསྐོར་བའི་དུས་ཚེས་འདི་ལ་དགེ་བའི་ལས་ལ་བརྩོན་་་་དེ་རིང་ནི་བཀའ་དང་པོ་བདེན་བཞིའི་ཆོས་འཁོར་བསྐོར་བའི་དུས་ཆེན་ནོ།།
佛陀还讲了很多关于天堂、地狱的内容,并告诉我们说,月球上也有天人和天人的城市等等,但所有现代人都知道,月球上面没有见到生命,也没有见到天人的城市,有些人因此而认为佛陀说的是编造的神话。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天人的城市,并不是我们的肉眼可以看见的。佛也讲得很清楚,天人和我们普通人的生命层次不一样。天界众生属于高层的生命,他们有天眼,可以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世界。我们没有天眼,往上看不到天堂,往下也看不到地狱。众生业力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在没有身体支撑的情况下,人的精神或者意识永远都不可能独立。即使在中阴的时候,都有一个意形身——就像作梦时候的身体一样。
人死了以后,肉体和意识就分开了,那个时候,在亡者的肉体上立即就分出一个身体,一个非常透明的身体──意形身。它是意识的载体,众生在中阴漂泊直到投生之间,一直依靠这个身体。投生的时候,不论投生为畜生还是人,意身和意识二者都会一齐前往,所以,前世的很多信息就会带到后世去。 网页链接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每天进入深度睡眠,与从深度睡眠当中醒过来的二十四小时或更短的过程,是与死亡与投胎非常接近的生命现象,也是一种生命活动周期。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然后再进入梦境,最后从梦里苏醒的三个过程,与死亡的三个阶段十分相似: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刚刚进入死亡,所有意识都停止活动的阶段,对应于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从深度睡眠进入做梦的阶段,对应于死后过了一段时间,灵魂从昏迷当中醒过来的阶段。这个时候,表面上肉体已经死亡,但实际上精神还没有停止,所以中阴身完全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所做所言所思。此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看到家里的人哭,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从中阴身到找到下一个载体、肉体去投生,与从梦境当中苏醒,回到现实生活完全是一样的。

但究竟怎么从醒觉当中进入深度睡眠的,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更是无法描述。但即使感觉不到,过程仍然存在。在这个阶段,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已经停止工作了。但我们的灵魂、意识不仅存在,而且都在工作。
慧灯之光-生命的真相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当我们非常执著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愁。其间痛苦的机率,将远远超过幸福。因为一旦在乎、执着以后,就会有要求。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不能满足自己,就会平添许多痛苦。直到两个人感情破裂,以致形同陌路之后,因为执著消失了,才会相安无事了。反之,很多我们越不在乎的事物,反而有可能越是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生活就是这样,这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无明]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又结果。因因果果交织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活际遇。རོགས་རམ། The Path to Liberation | 解脱之道
法会期间我们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所用的仪轨是上师法王如意宝的伏藏法。当时上师为什么要取这个伏藏?主要是为了末法时期的众生,尤其是汉地的众生。汉地众生与这个法有特殊的缘分,修此法能获得极大的加持。很多佛子没有机缘亲自来参加法会,但若是通过网络跟随僧众修法,一样能得到利益哦!
人一忙起来,值得欢喜和痛苦的事都忘了,什么病痛和烦恼都没了,这是一种境界吗?
“金刚萨埵修法”是万盏法会特色内容之一。带修仪轨的是汉僧供养团,所有的法器和供主操作都非常如法。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希望大家珍惜。其他寺院也有这样的法会,但都是藏僧念诵,我们不一定能跟得上。在这里,大家心静下来,跟着僧众念,这里有一种加持,一种力量,可以让你消除业障,增长资粮。
就像受居士戒时,要选择受五条戒还是只受其中的两、三条戒一样,受菩萨戒也有三种选择。上等根基的人可受比较广的二十条;中等根基的人受四条戒,但每一条又可分为二支,所以总共是八条戒;下等根基的人可以只受一条。这条戒是释迦牟尼佛为一位国王而特别宣说的,但并不是受这条戒的人都必须是国王,佛陀当时只是考虑到国王公务繁忙、时间有限的情况而制定了这条戒,所以,在时间、能力等不允许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受持这条戒。这条戒并不涉及行菩提心,只是一个愿菩提心。戒条的要求,就是在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从现在起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誓愿成佛!有了这个决心,就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一条戒,再加上发誓纵遇命难也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愿菩提心的戒体。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如何自受菩萨戒]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死后还会投生。我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经彻底忘怀而无法回忆了。对追求解脱的人来说,正视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对投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投生]
朋友交往,彼此间保持一个礼貌的距离,既不至于太远而显得冷淡,也不至于太近而失了必要的恭敬,友谊才更留得长久。一起学佛的道友,尤其金刚兄弟之间,更应注意这一点,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接纳能力和应变能力。和而不同,是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装下各自不同的性情、方式、观点的。[藏英汉] གྲོགས་པོའི་བར་ཐག Friends Need Space | 友谊需要空间
末法时期,地藏法门尤契群机,仗满愿王地藏大士威神加被,能令世出世间一切善愿顺遂圆满。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消除贫穷和无知,就可以解决;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陷入苦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精神世界的忽略。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的。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的 | 寂静FM•第033期
8月3日-10日佛学院在举办“地藏法会”。若虔敬祈祷地藏菩萨,念诵“南无地藏菩萨”或地藏心咒,有助于增长财富、寿命、福报、智慧等,容易实现一切所愿。
其中8月6日(藏历六月初四)是释迦牟尼佛初次传法的纪念日,行善功德不可思议。望大家尽量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放生、茹素、念经、持咒等,积累善法功德,并请不要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法会同步转播:
1、 新浪show:
智悲讲堂一(房间号:491755)
智悲讲堂九(房间号:491337)
2、 YY:
智悲讲堂一(频道号:10935063)
人心存正信,天际呈朝阳,朗措玛寺第十二届万盏法会在晨曦中拉开帷幕!愿灯火点燃每个众生的智慧,愿梵音唤醒每个众生的佛性,愿净水清净每个众生的心灵!预祝法会吉祥圆满,所有参与及随喜者均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