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7861~78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轮回本来就是无明的产物。要推翻无明,既不能靠信仰,也不能靠慈悲,烧香、拜佛、念经都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是要靠智慧。此处所指的“智慧”,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智慧,而是超越所有世间观念的一种超凡智慧。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它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它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做任何事情,无论杀生、偷盗,还是放生、布施等等,虽然在事过之后,我们的肉眼再也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有一种能量,会贮存到我们最低层次的意识——阿赖耶识当中。阿赖耶是梵文音译,意即贮存东西的地方。它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可以贮存很多的信息。不仅如此,包括上一世所学的东西、人的性格、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差别等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阿赖耶识这个载体,带到下一世。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人的精神就像大海,在没有风的时候,海面平静安宁,没有一丝波纹,这好比是我们的藏识,也即禅定要达到的境界;当稍稍有一点风的时候,海面有了波纹,就好像意识开始从昏迷、深度睡眠或禅定当中苏醒,有了梦境与细微的意识与感受;当波纹变成海浪的时候,就好像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生活的平常状态;如果风浪再大一点,而变成了滔天巨浪的时候,就像烦恼纠结、焦虑不安、心烦意乱的状态;在此之后,就是海啸、灾难,同样,生起烦恼以后,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演变为骂人、打人、杀人、犯法乱纪等情况。情绪的负面发展规律,就是这样不断演化升级的。
防止情绪灾难的最佳良方,就是禅定。为了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了保持健康、正面的身心,所以要修禅定。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禅修与现代生活]
防止情绪灾难的最佳良方,就是禅定。为了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了保持健康、正面的身心,所以要修禅定。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禅修与现代生活]
绝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凡夫,也即普通人。在所有普通人心中,都有着类似的三种烦恼——贪图心、嗔恨心与无明。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三毒”。有了三毒烦恼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失去自由、毫无自在,当烦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大动肝火、怒不可遏,从而伤害自己与周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危害。怎么样去控制、断除这些烦恼呢?佛教有很多方法,其中的一部分,来源于佛教的世界观。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梦幻世界]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赶不上过去的人。过去的人吟诗作画、品茗弹琴、修身养性,精神生活非常丰富。而今天绝大多数的人却除了赚钱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提高生活品味的活法。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远远比我们的祖先扩大了十几倍甚至几百倍。祖先们所拥有的物质,还不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百分之十,但他们却非常满足。我们在拥有了比他们多百分之九十的物质之后,按理说应该很满足,但实际上我们却很不满足。另外,机械化和电脑的大量运用,减轻了人类的劳动负担。过去很多人干的活,现在一台电脑就能解决。按理来讲,我们的工作压力应该比工业革命之前轻很多,工作节奏也会慢很多,每个人都应该能过上闲适安逸的生活,但我们却反而更忙碌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远远比我们的祖先扩大了十几倍甚至几百倍。祖先们所拥有的物质,还不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百分之十,但他们却非常满足。我们在拥有了比他们多百分之九十的物质之后,按理说应该很满足,但实际上我们却很不满足。另外,机械化和电脑的大量运用,减轻了人类的劳动负担。过去很多人干的活,现在一台电脑就能解决。按理来讲,我们的工作压力应该比工业革命之前轻很多,工作节奏也会慢很多,每个人都应该能过上闲适安逸的生活,但我们却反而更忙碌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实际上,自我是并不存在的。从个人最表面化的层面来讲,我是存在的,谁都不会去否定某个人的存在,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人?我们就不知其所了。同样,大家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物质世界是存在的、世界就是物质世界的观念,没有人想到过要去推翻这一点,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物质、原子、分子等等,都完全是一个幻觉。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看到过真实的东西。慧灯之光-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慧灯之光九: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用一生的时间传法,日不缺讲。讲法是他唯一利益众生的方法,他觉得这样才能利益他人,而不是只说一些大话。我也是一样,我能讲法,有人来听我讲法,这是我最大的福报,也是我最大的荣幸。
所谓“调伏自己的心”,指透过暇满和无常,使心不再贪著现世法;透过业果和苦谛,不散乱在轮回法里,一心求解脱;透过依止善知识和解脱胜利,一心依师趣向解脱道。这样,自心就从过去散乱在世间法中给引回来了、调伏好了,一心依止法,一直修到穷、修到死,完全成了修法者。总之,外前行的目的是修出世道心,它要完成的是噶当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岩,是这样一个问题。
明天(9月1日,藏历六月三十)有日食,北京时间为14:13-20:00。《时轮金刚》中说,出现日食或月食时,无论作何善行,功德均增长成千上万倍。望大家把握机会多行善法,如供灯、放生、念经、闻法、修行等,为利益众生而积累资粮。
虽然佛教讲的绝大多数理论,可以用逻辑去推理。但有些理念,却需要佛陀那样的超级智慧才能发现。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也曾说过:对因果问题,普通人不容易观察和理解。所以,在智慧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之前,最好不要观察因果。因为即使观察,也得不到什么结果,还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对因果持怀疑态度。一旦对因果有怀疑,就会为了一些今生的利益,而不顾忌法律与道德,抱着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发现的侥幸心理,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如果发自内心地相信因果,对因果有敬畏感,则无论如何也不敢做这些违背因果的事情。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空前发达的时代,现代人享受着很多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人是很幸运的。但因为我们缺乏智慧,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所以导致了精神和物质的严重失衡。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物质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与丰富的物质生活之间,已经是零距离的接触。然而,他们却反而感觉到空虚、失落,变得没有任何追求。
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多家机构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幸福指数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曾经说自己很幸福的人,在过了几十年以后,反而变得不幸福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多家机构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幸福指数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曾经说自己很幸福的人,在过了几十年以后,反而变得不幸福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很多人把佛教归为唯心主义,因为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内心的现象。其实不是这样,虽然西方宗教多数是唯心主义,但佛教不是。同时,佛教也不是唯物主义。尽管佛教里面有唯物的成分,也有唯心的成分,但整体而言,它既不能归属为唯心主义,也不隶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与唯物,只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分类,它不能概括人类所有的知识。佛教认为,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心,而是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梦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