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7781~78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密宗里讲,一切显现都是佛,都是佛的摄受、加持。如果我们对这个道理生起了定解,对治嗔恨心就容易了,修安忍也没有难度了。如果真能转念,那么随时都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业障也很快就能清净了。
修行人的生活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佛的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放弃一切到山洞里面去修行呢?能够这样做当然是很好的,但很多在家人做不到,因为做不到,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简单地说,佛对所有佛教徒只要求四个字,就是少欲知足。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有的人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确应该相互平等,对待动物就不一定。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只是没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与人类相比只是不会讲人类的语言而已,它们对于苦乐的感受与人类没有什么差别。༈ སེམས་ཅན་བསམ་མེད་ཨི་རེད་འདི་ལ་ལྟོས་དང་། 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温暖!
轮回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幸福,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从中获得幸福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所有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都白费了,只有依靠修行而令自他脱离轮回,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在生病的时候,也要抓住时机精进修行。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在生病的时候,也要抓住时机精进修行。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又要如理思维:死时唯法之外其余都无利益,它的三个因相(理由)是死时人生最大的三件事都没有利益:一、身体无利益;二、眷属无利益;三、财富无利益。发起的决断是:既然无利益我就不应当再去做它;既然法最有利益我就要一心修法,这就会发起决断,起唯一依止法的心。
在佛经里将十二缘起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世;第二个阶段是现世;第三个阶段是来世。
(1)前世阶段。在十二缘起支中,哪些是属于前世阶段的呢?十二缘起支中的第一支叫做无明支,第二支叫做行支。“行”的含义是什么?因为有了无明和烦恼,就会产生一些身、语、意的行动,造作善和不善的业,这些善恶的业就叫做行。第三支叫做识支,它既可以放在前世,也可以放在现世。按一般的讲法,识支可以纳入现世,故而前世阶段只有无明支和行支。
(2)现世阶段。第一个是识缘起支,第二个是名色缘起支,第三个是入缘起支,第四个是触缘起支,第五个是受缘起支。这五支是属于现世阶段的。
还有三支虽然属于现世,却是后世的因,即爱缘起支(爱就是凡夫的贪欲)、取缘起支(取就是为了满足贪欲而产生的行为)、有缘起支(有就是轮回的因,即善恶之业,三界、三有是同一个意思,是它的果)。前面的五支,再加上这三支,一共八支,都属于现世阶段。
(3)来世阶段。下一世只有两个缘起支,第一个是生缘起支,第二个是老死缘起支,老和死不分开合为一支。为什么其他都是分开的,只有这两个不分开呢?那是因为有些人是老了以后才死,也有些人尚未老就死了,究竟是先老抑或先死,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
以上一共十二支,分成三个阶段。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1)前世阶段。在十二缘起支中,哪些是属于前世阶段的呢?十二缘起支中的第一支叫做无明支,第二支叫做行支。“行”的含义是什么?因为有了无明和烦恼,就会产生一些身、语、意的行动,造作善和不善的业,这些善恶的业就叫做行。第三支叫做识支,它既可以放在前世,也可以放在现世。按一般的讲法,识支可以纳入现世,故而前世阶段只有无明支和行支。
(2)现世阶段。第一个是识缘起支,第二个是名色缘起支,第三个是入缘起支,第四个是触缘起支,第五个是受缘起支。这五支是属于现世阶段的。
还有三支虽然属于现世,却是后世的因,即爱缘起支(爱就是凡夫的贪欲)、取缘起支(取就是为了满足贪欲而产生的行为)、有缘起支(有就是轮回的因,即善恶之业,三界、三有是同一个意思,是它的果)。前面的五支,再加上这三支,一共八支,都属于现世阶段。
(3)来世阶段。下一世只有两个缘起支,第一个是生缘起支,第二个是老死缘起支,老和死不分开合为一支。为什么其他都是分开的,只有这两个不分开呢?那是因为有些人是老了以后才死,也有些人尚未老就死了,究竟是先老抑或先死,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
以上一共十二支,分成三个阶段。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如理思维无常有两个面向:一是由思维今天一定要死而对现世法彻底失去兴趣;第二是由思维唯法有利益而一心趣入正法。这样思维最后结晶出来的心念就是: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一定要修法。每一次都要想到这是最后一次,所以唯一修行正法。
如果我一生都没有病痛,一直都很健康的话,那我根本就不会认识到轮回是这么痛苦;如果我不认为轮回是这么痛苦的话,则修行最根本、最基础的出离心就绝对没有办法培养起来。
通过这次生病,让我亲身经历了生老病死的其中之一,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原来人生是如此的痛苦!如果不能彻底获得解脱,在以后漫长的轮回过程中,像这样的痛苦还会经历无数次!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7 来源:慧灯之光四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通过这次生病,让我亲身经历了生老病死的其中之一,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原来人生是如此的痛苦!如果不能彻底获得解脱,在以后漫长的轮回过程中,像这样的痛苦还会经历无数次!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7 来源:慧灯之光四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有些人做事,总说“随缘做吧!”但这个随缘不是真正随缘,而是一种随便,按世间的说法是不认真。没有意乐,不太欢喜地做,从表面上看所做的善根、功德很大,实际上是很小的。如果是很认真、很欢喜的做,虽然做的善根很小,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常大,力量也非常强。这是心态、意乐不同的差别。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虽然发心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饶益一切有情,但事情的结果能不能真正利益众生,还需要一定的善巧方便。如果没有善巧方便,则虽然发心很好,出发点也很纯正,但结果却未见得很理想,所以,在饶益众生的时候需要观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无明,也即愚昧、愚痴。因为不知道世界与自己的真相,很多事情想不开,所以产生了很多烦恼。如果明白真理、真相或真谛,就不会有这些烦恼。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从无明中产生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无明]
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等第三转法-轮的很多佛经中讲过,相信佛性,或闻思佛性后没有生起邪见的人功德无量。如果这种人有来世堕地狱的罪业,则今生以头痛等小小的病痛,也可以轻易地代替、清净这种罪过。这是佛说的,弥勒菩萨又如实地解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怀疑。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有的人虽然有钱,但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这叫吝啬。应该是该花就花,该舍就舍,上供下施。为什么不肯这样做?怕没有了,怕变成穷人。其实这不可能的,布施是财富之因。舍不得花,一直存、存、存,这就是活着的饿鬼,这才是真正的“没有”。该花就花,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有”。
密宗认为一切都是佛的坛城,有的刚学密法的人虽然口中不讲(因为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会嘀咕:怎么会是佛的坛城呢?如果我已经是弥勒佛或阿弥陀佛了,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当然,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修行,一旦内在的世界开发以后,就可以出现这些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外面都是 ...全文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体,也是空性。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调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