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7741~77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虽然是自己得了人身宝,但对它是无常的自性,要有认定、断定、远离疑惑的通达。在这样得到通达的基础上,再变成自己心里真正的思想,也就是一起念就是想:“唉!我决定要死亡!死的日期是不定的!死时什么也没有利益!那现在我该做什么呢?”要生起像发心脏病坐不住那样的恐惧。像这样,如果达到了觉受 ...全文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人生经历简单好还是丰富好?(中英文对照)
大家要观察自己的相续,自己是什么状态?若是越学越疑惑,越修越没有信心,说明你还是没有修行。虽然在字面上都懂,但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明白。若是真正明白、真有修行,不会有心灵上的障碍,也不会懈怠的。
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了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像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有些人悠闲了,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才学一点佛,也会偶尔打个座,放松一下,但下座后又烦恼、造业了。不按次第,只是这样“心灵鸡汤”似的学佛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很多现代人自鸣得意地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很文明的时代了。但是,什么是文明?所谓的“文明”,只不过是凡夫在轮回中生存的方法而已,这些生存方法的根源也是从无明中产生的。我们将无明推翻,就能把所有凡夫的看法、想法推翻。原来从光明如来藏中产生的念头,一直在随着轮回往前走。现在推翻了就可以往回走,回到原来最清净、最原始的状态,真正地回归大自然。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在无常面前,以强化生活和自我为目的的修行变得支离破碎,收效甚微。我们若能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相反,真正的转变会在这时出现,我们也会因为放松而第一次尝到自由的滋味。网页链接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居士自称为密法行者或大乘行人,实际上其所修的,多是世间法。既然是世间法,则连声闻、缘觉道都不及,自然也谈不上大乘佛法,更谈不上密法了。无论是在庙里烧香拜佛,或在自家佛堂做功课,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健康、长寿、发财、谋就好的工作等等,以此发心任修何法,只能是世间法,不是解脱道。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寿命无常]
击中要害的批评,是最殊胜的教言。指摘弟子过失的师父,是最好的上师。
——阿底峡尊者
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当中,第一个是疑虑,也即对法的怀疑,不能确定心的本性是不是光明,也不能确定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没有证悟或没有闻思智慧的人,会有此障碍,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了怀疑,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很多人认为:现代科学非常强调,对任何事物都需要有怀疑,有了怀疑以后,就可以去研究。为什么对佛法却不能有怀疑呢?这是否太过教条?
科学提倡怀疑,是指在对任何事情没有研究实验之前,不能盲目地轻信,而需要有怀疑。佛法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亲口说了,任何事情需要自己去研究、观察,而不能盲从,但最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来解决这个怀疑。在得出结果之后,就不能再有怀疑了。如果此时仍然疑惑未消,那就会成为进入佛门的障碍,从而失去学佛的机会,所以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疑虑重重,则做世间的事情也无法成功,所以怀疑一定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它就会成为烦恼。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善业或不善业,都是由心来积累的。你积累善根,靠的是心;你累积恶业,靠的也是心。心性若自在,诸法皆自在,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利益当下也就自在了。
为什么要思维无我呢?因为这是最关键的。通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我们减少了许多贪心、嗔心等,但没有空性的见解,就不能绝对性地解决根本的问题——我执,它就像一根钢丝将我们的精神和肉体联结在一起,使我们生生世世都被束缚在这个肉体中,而不得自由自在。肉体的要求也很高,为了养活它,满足它的种种要求,我们的精神就受制于肉体,成了肉体的奴仆。这根钢丝一天不断,我们就一天不得自在,所以必须截断这根钢丝。一旦挣脱钢丝的束缚,我们的精神就可以自在地翱翔,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在法界的天空中任意飞扬,我执就再也无法去操纵它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莲花生上师亲口说:“一切黑的过失根本是常执,一切白的功德根本是无常故,应当与此不分离”。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吉祥之日当行持护生、供灯、诵经、持咒等善法。愿世界和平,众生离苦得乐!
做噩梦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和白天一样的恐怖和痛苦,那是为什么呢?有了睡眠就产生梦境;但是,给我们带来影响和痛苦的并非梦境,而是我们的执著,是因为我们把梦境当成实有而导致的。如果做梦时不把梦境当真,那么虽然有梦境的现象,却不可能导致这些恐惧和痛苦。
同样的,在我们流转轮回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呢?就是由于一种执著:原本是如幻如梦的东西,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的,所以就有了那么多痛苦。如果我们能够回头,能够证悟它是不实在的、如幻如梦的,这些恐惧、痛苦就都会消失。轮回虽然不一定会立即停止,但从此以后,它也开始逐渐地消失。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不管外在的显现如何变,但是你的心不变,这叫解脱;不管外在的境界如何动,但是你的心不动,这叫自在;不管外在的情形如何乱,但是你的心不乱,这叫定力。
佛在某些经典中,也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证实过因果的存在:有些 人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也发不了财,他的经营操作并没有问题,但终身受穷;有些人没怎么努力,却一生荣华富贵。还有诸如健康不健康,长寿不长寿都是这样。人们会认为这也许与环境有关,其实不是。例如,西藏历史上有个国王为了让穷人富起来,曾三次把西藏所有贵族的财产平分给老百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又恢复原样,穷人还是穷人,贵族依然是贵族,国王也就没办法了。那些富裕之人并不全是聪明和能干的,那些不富有的人也并非愚蠢和懒惰,这多半也跟因果有关。当然,不是说这里所指的富和穷全都是命中注定的,富了就不用去干活,穷了也不必再努力,但从这些事件中,也基本上看得出因果的关系与规律。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现在很多人有点脆弱,被在乎的人冤枉一下、质疑一句,就认为对方不信任自己。其实别人是否信任你,哪有这么容易判断?通过一句话就知道别人心的,是电视里的场景。何况人心随时在变,他都不一定信任自己,今天想的明天就后悔了,又怎么可能完全相信别人。所以,不要因为一句话就上纲上线,有玻璃心的人会很痛苦。
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མི་རྟག་པ་ནི་འཚོ་བ་ལ་ཟེར་བ་ཡིན། 无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