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7681~77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音菩萨节日。嗡玛呢呗美吽舍!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ཀྱི་དུས་ཆེན། 观音菩萨节日 |Avalokiteshvara Day
我碰到过很多的居士,虽然已经皈依了,他们也自以为当了好多年的居士,但居士五戒还没有受,这是不合理的。要当居士,就要有戒律,这是最关键的。比如说,要在墙壁上画画儿,墙壁是最关键的,没有墙壁就根本没有办法画画儿。同样,戒律是所有修行、智慧的基础。虽然戒律有很多的层次,但我们不能连一个戒律都没有,只要有一些自己能够持守的戒律就可以了,不是说你们统统都要守出家戒。如果没有戒,就不算真正的居士,所以要守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常听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的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著的东西更多了。为什么会觉得内心空虚? | 寂静FM•第044期
有的人说:“现在我把握不住心态,但是以后我能把握住。”现在都把握不住,以后也很难把握。每个当下都一样,如果你没有把握住现在这个当下,说明你没有这个定力,那也就不可能把握下一个当下。所以,大家要分秒必争,任何时候都不能拖,一分钟、一秒钟、一刹那也不能拖!一拖就是错,一切都会错过。
晋美朗巴尊者在自传中说:“犹如《日月和合续》里所说:“人命无常,像客人一样不会常住的。像这样,在身体的市场上,心识的客人偶然聚会,明天是否分离都无法确定。”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死。不明这个状况,使大多数人的寿命就这样空过了。我当时是有一种很强的出离心想去修法,想把三有彻底地消灭掉。”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希望大家尽可能地行持善业,持诵阿弥陀佛圣号及心咒,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藏英汉】 ༈ སྣང་བ་དག་ན་འཁོར་བ་དག་ཞིང་ཡིན། Mind Transformation 转凡为胜
一个戒律不清净的人,自己解脱成佛是不可能的,想要弘法利生更是枉然。虽然现在社会复杂,受持清净戒律常有违缘,但自己若有坚定的信念,把戒体当做眼珠、心脏一样珍爱,以正知正念守护三门,一定能保持身口意清净,圆满戒学的功德。
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完全不为自己着想,只为众生打算,愿意承担为众生减轻痛苦、创造幸福的责任,那么他就是菩萨。但是,如果再严格一点儿来看,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比如说,一些基督教徒建立了很多慈善机构来利益大众,虽然这也属于无自私的奉献,可是其结果却并不理想,因为这样做只能帮助对方减少一些人世间的痛苦,却根本无法解决最关键的生老病死之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要辨别一个人,不能单凭他的语言。不要因为他很会说,就认可他的一切;因为他不会说话,就不采纳他的意见。愚笨者讲的话,偶尔也是对的;聪明人讲的话,有时也是错的。孔子也说:“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学佛要有奉献的精神。不然,仅仅执着于打坐、看书,很难得到佛法的成就。真正的学佛就在生活当中,能把学到的佛法运用起来,献给众生,是最重要的。若没有奉献的精神,那就不是法器了,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功德。
刚开始修行的人,很少能做到一心不乱。你需要保持觉察,在念头生起时,知道念头生起了;念头纷繁变化时,知道它在变化。不需刻意制止念头生起,也不要刻意挽留。如此保持觉察,自然而然地,就不会那么容易跟随念头乱跑了。久之,心会慢慢安静下来,安住的时间也能越来越长。
再观察我们造恶业的时候,内心是紧张的,是受逼迫的,到了最后会现出狱卒把你驱逐进炽燃的刑场。就是这样,我们一再地去逼恼他人,作各种伤天害理、毁命夺魂等的猛利罪业,当来就在两山合并之地一时被撞击得粉碎,鲜血奔流,那是极其痛苦的。或者直接被驱赶到烈火炽燃、最极恐怖的烧热地狱等等。这都是由于我们的心上有各种的残害性、迫害性、压逼性、狠毒性等等,由这些心就变现出这些地狱的景象。就好比人在白天做了恶事,晚上做恶梦那样,这一切都是唯心变现的。
很多人觉得平日念念佛,在观音菩萨的圣诞日、佛的圣诞日,背着一个罗汉包到庙里去烧烧香,手上戴一串佛珠,这就是居士了。实际上不是这样。难道背一个黄色的罗汉包,手上戴一串念珠就是阿罗汉的预备了吗?当然不是啦!要想变成阿罗汉的预备,就得从见解、修行、行为上全方位地与众不同。所谓与众不同,当然不是说我们已经是佛菩萨,而是说要跟一般的凡夫有所不同,至少在认知上有些不同,这才可以说是接近善事。这是居士最低最低的见解标准,再没有办法低了;再低的话,就没有什么见解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尽管我们讲修行过程的时候,是很漫长、很艰难的;但是,若修到一定层次或者修到点子上的时候,心量打开了,心态也放下了,一切所谓的懈怠、烦恼等都没有了,在这样的状态下,积累资粮是非常迅速的,在无数劫当中要积累的资粮也许瞬间就圆满了,见性、成佛也就在当下。
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佛的身、口、意之金刚坛城。这个坛城本来就是如此,不需要通过修法或其它方法,去让它变成佛的坛城。“世间”,是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出世间”,是指佛菩萨所证悟的境界。“金刚”的意思,就是无二无别,众生的身、口、意,与佛的身、口、意,在本质上无二无别。众生的身体即是佛身,众生的语言即是佛语,众生的心或意识即是佛智。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什么叫妄想?想过去的事、现在的事、未来的事。其实忆念本身没有错,但若是没有放下分别、执着,这就是错了。因为一切法都离不开无常本性,都离不开刹那生灭,都离不开因缘和合。
在平时不修五加行的时候,也应该每天坚持供曼荼罗,藏地的很多老修行人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在修行上可以心想事成,而且在世间法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违缘,甚至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当然,这只是修曼荼罗附带的一种作用,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世间法而去修曼荼罗,而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修曼荼罗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早日积累足够的资粮,以便早日证悟空性,从而脱离生老病死,度化无量众生。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曼茶罗修法——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解脱,如果解脱之道不是远离贪、嗔、痴,不是众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很容易便会迷失在对贫穷、蔑视、责难、羞辱的恐惧和对富贵、尊崇、荣耀、赞美的向往中。网页链接
常听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的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著的东西更多了。为什么会觉得内心空虚? | 寂静FM•第044期
在家居士修行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但是即使再忙,每天早上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的修法是必须的,绝不可能连这点时间都没有。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