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7641~76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有人说:“有钱好,可以做更多的事儿。”若是你没有放下,事儿越多越麻烦。虽然你有点能力,能做一些事情,但是你所做的对众生是伤害还是利益,还不好说。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没有看破、放下,感受的都是烦恼,都是痛苦;若是看破了、放下了,感受的都是快乐,也是自在。
西方人经过了几百年,才发现以前追寻幸福的方法是错的。我觉得,也许再过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佛引领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行得通,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原来那种只有物质才能让人幸福的想法与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死胡同了。一方面,人类自己不会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许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能源,地球供养不起,人类别无选择,都要走这样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样生活,才会在轮回当中获得相对的幸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修行佛法,先要打好一个基础,即贤善的人格,也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大家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
在家人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肯定没有出家人那么清闲;但是,如果意志坚定的话,还是可以抽出时间。我知道,很多居士还是比较努力的,只要肯努力就好,修行不一定那么快就有什么结果,我们也不需要急着要结果。只要往修行这个方向努力,就肯定会有结果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二)]
尽管我们每天看似在闻法、修法,但实际上还是在修散乱心,还是在长养懈怠。 也许现在做不到在一个小时内保持专注、不散乱,但若是能在十分钟哪怕十秒钟内做到不散乱,也可以啊!但是我们根本没有禅定,也就得不到闻法、修法的利益。
佛法里面可学的东西很多,有些非常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能帮助你提高效率和面对压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有些人忙,其实只是忙乱和分不清轻重缓急;压力大,主要是因为不善于管理情绪和处理关系,而佛法修行会使人心思敏锐柔和,自制、觉察,面对压力和不必要的对抗,也知道如何去化解。
按照佛说的去做,生活、金钱都不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违缘,否则,假如不会协调解脱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很多人就会迷惑困扰,掌控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美国《新闻周刊》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金钱与幸福,哪个更重要?”大家想想,如果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会怎么回答。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回答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金钱并不重要,仅靠金钱是不可能让人类满足并从中获得幸福和自由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什么叫成就?就是内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在相上,一切随缘而作;在内心,始终如如不动。没有逃避,也没有闭着眼睛忍受,在对境当中内心很明了,但是始终没有动摇,始终是平静的。成就要靠这种稳定的心态,将来弘法利生也要靠这种稳定的心态。
内心首先创立一个世界,然后由它自己去感受。如果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世界的存在。比如说,如果没有眼识,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则对这个人来说,世界就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如果没有耳识,听不见任何声音,则外边的任何声音对他来说,也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同理,其它任何外境都是如此。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观心的窍决]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喜怒哀乐,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你身处人群,喜怒哀乐是不可避免的。缘法就是如此,显现就是如此,但是心不能动。在这当中,心没有受到影响,心里没有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在修加行的同时,念佛也很关键。所有的居士都要念佛,不要说居士,连高僧大德都念佛。有些人认为,念佛是那些没有文化的老太太、老头子的事情,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怎么可以去念佛,我们应该修更高档的法。这是错误的想法。念佛是一定要念的,谁也不能放弃;同时要修四个外加行和五个内加行。这两个修完了以后,就可以修空性、修密宗,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修加行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