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7621~764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们不作如梦观,很快就会执著在境上,心和尘合在一起。作如梦观,知道它的虚幻,心就不攀在上面,其实,正当显现的当下,本来就不存在的。现在以如梦观点醒自己,如梦观一起,就能止住无明的冲动。这就是在根源上止息贪嗔烦恼、让业清净。
现在人都讲养生,作为大乘修行人更应该养生,但这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多活几天,能多享受些世间的欲乐。为了自己爱护生命和为了众生爱护生命,二者意义是不同的,果报也是不同的。
在宏观上,轮回可喻为古代的水车,一直在不间断地转动;又像封闭瓶中不停飞舞的蜜蜂,时而高飞,时而低沉,却始终飞不出瓶子的范围。在轮回里,众生有些时候因行善而做人或天人;有些时候又因造恶而堕入三途,再高也高不了多少,仍处于轮回樊笼之中,低就是饿鬼、地狱之类。如果没有智慧,没有修行功德,轮回就是封闭式的,把所有有情众生关闭于其中,轮转不息,永远不能逃离,这就是轮回的真实状况。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轮回过患]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藏汉英】༈ལས་རྒྱུ་འབྲས། 举心动念,如影随行Effects of Our Actions and Thoughts
因果关系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现在即使做一件小小的恶事,以后所受的果报也很严重;行善也是同样的,现在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善果。但是这些善业若与解脱无关,结果会怎样呢?我们在轮回中虽然可以因此而得到一些短暂的幸福快乐,但这些毕竟要过去,福报享完后,还是随业而转;若以前造了罪业仍要感受痛苦。这些乐果都是临时性的,所以也不能过于强调世间善法。当然不能造罪,不但不造罪,世间善事也要适当地做,并且不能执著。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因果不虚]
我们无论是闻思还是打坐禅修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了这个度,心态有时候太紧,有时候太松,所以成就慢。不紧不松,这是个度,度里面还有个点,若是我们能抓住这个点,那就是所谓的本面,当下就是圆满,当下就是佛。
戒律常被误解为束缚,其实不然。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网页链接
今天翻译了法王如意宝的一段教言,供养大家:
乐时一起笑、苦时一起哭的兄弟姐妹,请不要伤心,我们不管怎么样都很快乐。要想到誓言的金线把我们连在一起,情意把我们如水乳般融在一起,无论感受怎样的苦乐,以业缘相会的师徒永不分离。将文殊菩萨的密语记在心里,一处又一处地观赏轮回的幻化城市,这是多么幸福啊!
土兔年藏历元月一日,以某因缘触动,阿旺罗珠宗美(晋美彭措)即兴而唱。愿吉祥。
索达吉 译于2016年11月2日
乐时一起笑、苦时一起哭的兄弟姐妹,请不要伤心,我们不管怎么样都很快乐。要想到誓言的金线把我们连在一起,情意把我们如水乳般融在一起,无论感受怎样的苦乐,以业缘相会的师徒永不分离。将文殊菩萨的密语记在心里,一处又一处地观赏轮回的幻化城市,这是多么幸福啊!
土兔年藏历元月一日,以某因缘触动,阿旺罗珠宗美(晋美彭措)即兴而唱。愿吉祥。
索达吉 译于2016年11月2日
真正有意义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只有到佛教里面去找答案。其他诸如哲学等世间学科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凡夫往往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人生意义就是及时行乐,趁着活蹦乱跳的时候,要抓住当下,尽情享受,然而,尽管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破坏了生存的环境,结果,他们还是不幸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面对什么状况,心胸都要宽广一些;任何时候,心态都不要急躁。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若是对我生起信心的,我能直接利益他;若是对我生起憎恨心的,也许暂时利益不了他,但是慢慢也能利益他,最终也能度化他。所以,别着急,慢慢来,有佛法就有办法。
因果是现象自然的规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中某个片断,只有圆满觉悟的佛陀才无误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诉人们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据此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以前我也给你们讲过这个故事,华智仁波切的一个弟子在山里闭关了九年,就是专修菩提心。在九年的过程当中,一直住在山里,不跟外界接触,专修菩提心。可想而知,他们有那么好的根机、那么好的环境、那么好的上师,还得修那么长的时间才有菩提心的话,我们绝不可能一两年就修出什么结果来。但是,只要能往这个方向走,已经有了起步的话,那也很不错,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开始修。
我们一定要清楚,此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一万年?十万年?或者百万年?谁都不知道。
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二)]
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二)]
看见自己比较喜欢的人有一些进步或成绩的时候,你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随喜”,但这不是真正的随喜。我们应该对一切众生都有随喜,无论是可爱的还是讨厌的,无论是亲人还是敌人,都一视同仁。随喜的这颗真心很难生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