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7221~724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在法国格伦诺布,很多人来给我敬酒,说这酒特别珍贵,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来自耶稣的一些信徒留传的秘方……
第11集:奥地利 维也纳大学
《藏传金刚乘的特点》
(藏语演讲,德语翻译、中文字幕)
演讲+现场互动
网页链接
第11集:奥地利 维也纳大学
《藏传金刚乘的特点》
(藏语演讲,德语翻译、中文字幕)
演讲+现场互动
网页链接
释迦牟尼佛在律藏里面对出家人说:生活不能堕两边。所谓“堕两边”,也就是指陷入两个极端。中观也提到两边,是指常见和断见。生活的两边,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太艰苦的生活,就是故意过非常贫穷、非常困窘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像米拉日巴那样的少数修行人,贫穷对他们来说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缘,反而是修行的顺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作为一般的人,如果过得太贫困,经常为了生活考虑太多、操心太多,就没有时间考虑出离心、菩提心、解脱等等,虽然艰苦生活也许对有些人的出离心生起有一些帮助,但仅仅因为生活艰苦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活在人间没有意义并不是真正的出离心,这种人也不一定会去寻求解脱。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寻求解脱。日子过得苦也不一定有出离心,只有精通佛法,并将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备出离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更不能故意去过很苦的日子。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说话一定要注意,没有必要平白无故地伤害他人。上师如意宝讲过,做人有两个原则:第一,不动摇自己的决心;第二,不扰乱他人的心。否则,就是伤害众生,舍弃菩提心。这样是不会成就的。
在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演讲。未来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大多将出自那些全球高等学府。未来的世界,就在他们手里。如果他们爱和平、爱利他,这个世界就有希望了。
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题:
请写下自己的十个优点,公布到微博或朋友圈里。
哪怕你认为自己缺点太多,十条很难憋出来;哪怕你认为自己优点太多,十条也装不下,也请硬着头皮试试。
试过了,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你!
请写下自己的十个优点,公布到微博或朋友圈里。
哪怕你认为自己缺点太多,十条很难憋出来;哪怕你认为自己优点太多,十条也装不下,也请硬着头皮试试。
试过了,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你!
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否则面对竞争的压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生活很容易便会失去平衡并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调整心态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网页链接
虽然这次生病对我而言是很大的痛苦,但观待地狱众生以及畜生的痛苦,或者是人间很强大的痛苦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现在不修行,以后肯定还要面对很多类似的痛苦。假如今天我连这么一点儿小病的痛苦都不能接受,一旦我堕入地狱、旁生、饿鬼道,又将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呢?所以,我这次一定要为彻底脱离病痛而努力。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贪着、欲望越强烈,内心的烦恼越多;欲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实,没有欲望照样可以活,照样可以工作、奋斗。虽然没有欲望,但是可以有愿望。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自己,后者是为他人。
慈悲心首先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排斥,愿意分享和分担。人自然就有慈悲心,愿意见到人家高兴,不愿意见人痛苦。只是不同的人,这个慈悲心有强有弱。一般情况下自发的慈悲心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退失,而佛法却是教我们如何呵护那脆弱的一念慈悲,令它坚韧、壮大。如何赶走或者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法王如意宝生前主持的最后一个法会是极乐法会。他当时给大家讲了三个要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是他老人家的遗教。不仅如此,他老人家生前也是在各地广泛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们因此也应该依教奉行。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三:阿弥陀佛修法]
人们常说:“人要学会爱自己。” 然而,很多人所理解的“爱自己”只是增加对自己的执着罢了。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言行思想负责,这在我理解是真正的自爱。这样的自爱能给人以自信。寂静周刊 No13: 亲密de人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还要思维,如果我们不希求解脱,则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还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痛苦。以前我没有想过,也不知道这些道理,现在通过佛的教诲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就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把常人畏惧、回避、讨厌的病痛转为道用。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