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7161~71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今天是藏历三十,神变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释迦牟尼佛节日。让我们常怀善意,常行善法。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 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བདག་ནི་སྟོན་པ་གཞན་སྤངས་ནས། །
བཅོམ་ལྡན་ཁྱོད་ལ་སྐྱབས་མཆིས་པ། །
དེ་ཅིའི་སླད་དུ་ཞེ་ན་ཁྱོད། །
སྐྱོན་མི་མངའ་ལ་ཡོན་ཏན་ལྡན། །
精美动画|སྟག་མོར་ལུས་སྦྱིན་གྱི་རྣམ་ཐར་འདི་གཟིགས། 佛陀故事《舍身饲虎》
每修一个法,正面的善心都要发起来,这就叫引德。如果修了以后,既不除过,也没引德,那就是假的修。修相应了是该针针见血、步步见效的。所以,法归在实证,不是口头的谈说。
绝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凡夫,也即普通人。在所有普通人心中,都有着类似的三种烦恼:贪图心、嗔恨心和无明。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三毒”。有了三毒烦恼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失去自由、毫无自在,当烦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大动肝火、怒不可遏,从而伤害自己与周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梦幻世界]
真正的福报是自由自在的。你自在了财富,自在了名声,才是真正的福报。若是你不自在,纵然有再多,也不是福报。
长城是抵御外敌的,其实我们真正的敌人是内在的烦恼,所以我们要修内在的长城
按照印度那烂陀寺的传统,闻思论典可以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第一,该论作者是谁?第二,从头到尾的内容是什么?第三,该论属于经、律、论三藏中的哪一部,或者小乘还是大乘,显宗还是密宗?第四,撰写该论的必要是什么?第五,该论为谁而著?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不思善,不思恶,是入定的境界,并且非初学者所能了达;而出定后,仍然要谨慎取舍善恶因果,积累福慧资粮,不可荒废了修行。空性,最常被人误解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一次,一个时常与佛陀作对的魔王前来作障,文殊菩萨以禅定之力加持魔王,令其坐在狮子宝座上说法。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从魔王的口中,居然说出了“消灭魔王”、“除掉魔王”、“降伏魔王”的法,这也是佛菩萨所加持的佛经,后人也将其列入了佛经。如今,在藏、汉文的《大藏经》中,都有这段佛经的内容。虽然这段佛经既不是佛说的,也不是菩萨或者阿罗汉说的,而是魔王说的,但魔王是因为被加持才说出这段内容的,所以也叫做佛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就,但是光靠佛力或光靠自力都不行,要把佛的力量和自己的力量合在一起。听上师三宝的话,按其要求去做,这叫二力合一。只知道求求求,自己根本不学、根本不修,能求来吗?
不欲获得,是最殊胜的获得;不念名声,是最殊胜的名声;不趋赞誉,是最殊胜的赞誉;不求眷属,是最殊胜的眷属。——噶当派夏沃工巴格西
如法回向是一个极善巧的方便,就是敬礼、忏悔等里面的积资净障长养的诸善根,即使是很小、极微少,如果你能作回向,也能够使它大幅度地扩大、增长。就像一个扩音器,声音通过它,能够响彻很广大的空间,这是声音上的放大器,运用的是物质原理。内在心上的缘起比这个简单,而且更加微妙。如果你能够娴熟这样的妙道,一下子可以增长无量倍。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当中,零散地讲了一些推理方法,后来龙树菩萨把佛陀的逻辑与思路提炼出来,建立了中观的基本理论。虽然在整个中观理论体系当中,有着庞大而精细的推理方式,但我只讲其中最关键、最容易理解的两种思维方法:一种是离一异因,亦即通过分解,而把构成人我的所有成分,包括肉体、精神等等抉择为空性;另一种思维方法,称为大缘起因,亦即因缘的逻辑,其理论依据是,凡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都是相对的东西,因为是相对的,所以无实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和修法(四)]
别人都在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德鲁克却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

第13集:东北财经大学
《博学与济世》

演讲博学与济世(东北财经大学)(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现场互动东北财经大学佛学问答(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只要精进修行,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都会自在。其实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容易,就是一个心态。但是对凡夫来说也难,都放不下。如果心态放下了,一切都会拥有。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佛陀教我们以开放的心去看去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和听到。网页链接
与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给别人留一些空间,不要以“我是好心”为理由,给别人加很多框框。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他。
烦恼生起时,直视它的本面,你认识到烦恼本身也是缘起法,也不离佛性,烦恼就转为智慧了。
佛陀也曾开示说,应通过闻思修去检验佛陀的教言,由闻思而了解教法,由实修而获得证法功德,在闻思修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三宝的坚定信心。信心是开启修行之门的钥匙,修行也是不断增上信心的过程。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越来越富有理性
般若波罗蜜多是整个佛法的精华,而《心经》又是所有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因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日常念诵、放生等很多时候,都在念《心经》,如果在念《心经》的时候,却不明白它的意思,就只有念诵的功德,而没有其他的价值,这样就多少有些遗憾;倘若能在念诵的同时,也懂得它的内在含义,就会具有更大的意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