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7061~70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多芒寺法会现场 秒拍视频 .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华严经》云:“ 嗟,佛子!何人见闻忆念如来无上正等觉,皆生巨大善根功德,此种功德于此众生修持无上菩提具真实难言之大意义。能助其除障、满愿、去一切诱惑、所求皆得承办、 享用所有有为法之安乐,直至取无为法之智、圆满最究竟愿望、得自然本智之果。”
四依法与闻思修有着密切的关系:听闻佛法的时候,要“依法不依人”;思维佛法的时候,要 “依义不依语”和“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修行的时候,则应当“依智不依识”。也即是说,修行的时候,不能修分别念,而应当修智慧。按理说,在没有证悟的时候,一切都是我们的分别念,都没有超出八识的范围,全都是有漏的世俗谛,其中没有证悟空性等真理。虽然就世俗谛而言,可以修出离心与世俗菩提心,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修的东西,光明空性必须在证悟之后才可以修,这就是“依智不依识”。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福德都是从施舍心中来的。在外表上供灯、供水,如果没有对治贪心,也得不到什么福德。
内心清净非常重要。同样的行为,心若不同,内涵便不同。警惕自毁前程之举
对每个修行人来说,具体的修法是相当重要的,要达到了脱生死的目标,就必须实实在在地修行。通过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等等,则可以逐步断除烦恼,并最终获得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和修法(五)]
任何时候都应当远离太急太缓的过失,这样能够减少障碍,疲倦、昏沉等都会消灭,容易相应修法。就像过去佛以弹琴的譬喻启发弟子,琴弦绷得很紧能出妙音吗,显然不能;那琴弦很松能不能出妙音,那也不行。所以,一切时都保持安闲的心态非常重要。
在解脱成佛的路上,批评、伤害、欺骗都是鞭策,让我们进步,让我们成长。有智慧、有修行,就会懂得,没有坏事,都是好事;没有坏人,都是好人。
一切转为道用,事事成为成佛的助缘,这是道。分别、执着不是道。执着好的感觉、境相,求顺利,求圆满,求幸福……这里没有道。
佛教所讲的光明,不是光学里讲的可见光、不可见光等等。实际上光明根本不是光,而是非常清净的境界,只是用“光”字来形容而已。在我们的概念中,似乎空性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过去以为存在的世界,原来并不存在,就叫做空性。其实这只是对空性的初步了解,是我们自己创立的空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即便如此,这种观念也对我们有很大帮助,过去我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的,故而执著一切事物。比如,假如我们认为金钱是存在的东西,而且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快乐,就会挖空心思去挣钱。于其过程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再往上发展,就演变出轮回中的一切痛苦。换言之,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执著。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如果你认为佛是外在的,那么当你礼佛时,你礼的是外在于你的佛。当你开始了解自己也有佛性,有成佛的潜力,你便知道顶礼外在的佛,也就是在顶礼自己内在的佛性。自己与成佛或解脱的目标还有多远
心清净的时侯,到处都有佛;心不清净的时候,到处都有魔。不修内心的正见,到哪里求解脱呢?
藏传佛教,并非只传递了禅修、环保、心理调适、男女平等,也不只是神秘的佛教仪式、上师文化。

第17集:日本 东京大学
《藏传佛教思想》
(汉语演讲,日语翻译)

演讲+现场互动
网页链接
过去的时光已经彻底消失,它永远也不会再回来。虽然爱因斯坦认为,在超过光速的情况下,时间可以倒流,昔日可以重现,但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牙牙学语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是光速也好,超光速也好,都不可能把我们送回从前,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出现呢?不可能的!所谓未来,是指将要发生的阶段,对于现在而言,它尚未诞生,因而不可能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可能存在的东西,只会是现在。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和修法(四)]
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与自己亲密相处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大家应常常念诵度母祈祷文,祈祷度母加持一切众生,除诸病苦灾难,止息烦恼,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最终获得究竟安乐。
བདེ་བ་ཅན་དུ་སྐྱེ་བའི་སྨོན་ལམ་འདེབས་རྒྱུ་ལ་མ་འཆུགས། རྒྱུན་དུ་དེ་བརྗེད་ཁ་མ་འཇུག ཆོ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འི་གསུངས།
视频|ཞིང་ཁམས་ཀྱི་རྣམ་པ་མཚོན་པའི་བརྙན་རིས།《同生极乐国》第一集
按照《大涅槃经》的顺序,“四依法”具体包括: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不论经典还是论典,只能依靠意义,而不能依靠语言。第三,依智不依识。只有佛所证悟的智慧,才是可以依靠、相信、依止的。除了佛的境界以外,凡夫与登地菩萨的“识”(八识、六识等)都不可靠,都不能相信。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它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全都是错误的;第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若是有人让你感觉不顺眼、不顺心,那就是你的冤家。你更应该给他发慈悲心,更应该善待他。这是还债的机会。
“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四外加行,还不行吗?现在应该往上修了吧!”我们什么时候对世间的琐事、暂时的利益没有丝毫的贪念,对轮回真正生起了厌患心,才算是修好了四外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