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6921~694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六月雪后的喇荣
我个人认为,佛学是一门涵盖了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综合学科,任何世间学问与其他宗教,都无法超越它的深度、广度与价值。大家可以看佛教书籍,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对摆脱痛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把散乱的心往回收。念佛时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因为此时你的心比平时安静,才会察觉到念头杂乱。不用去管杂念,坚持念佛,久之会有成效。持咒亦然。
念佛的时候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因为此时你的心比平时安静,所以才会察觉到杂念纷飞。就好像一瓶水,静置一段时间后,里面的泥沙杂质才会看得更清楚。这是很好的开端,不用去管杂念,坚持念佛,借以时日会见到成效。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念诵莲师金刚七句祈祷文遣除一切违缘:吽.邬金刹土西北隅,莲茎花胚之座上,获证稀有胜成就,世称名号莲花生,无量空行眷围绕,我隨汝尊而修持,为赐加持祈降临,格热班玛色徳吽。【藏汉英】ཡར་ངོའི་ཚེས་བཅུ། 莲师节日 Padmasambhava Day
对某些事情进行观察和判断的时候,要看是否有利于解脱,是否有利于众生。如果因为它对解脱有利,对众生有利,因此而愿意去做,这就是正确的选择。
修行的人,要知道珍惜机遇,把握当下,当下才是真实的,当下才是我们可以拥有的。
菩提心有很多学处,最根本的就是,不伤害众生。

第23集: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当代菩萨道——现今社会菩萨的修与行》
(藏语演讲,中文字幕)
演讲:大学演讲29-当代菩萨道——现今社会菩萨的修与行-普林斯顿大学演讲
现场问答: 网页链接
虽然就佛教理论而言,万事万物都是空性,心的本性也应该是空性。但我们首先不能轻易下定义,强迫自己必须按照释迦牟尼佛说的去想。那该怎样思维呢?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管佛陀怎么说,就是要自己去看个清楚,真正地了解一下心是什么样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对初学者的教诲]
我们在轮回中,因为错觉、误解,把因缘和合、念念生灭的东西执着为实有、常存,而感受各种痛苦。现在虽然听佛陀宣说了无我的道理,在理论上知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但我们还是会有痛苦。只有当证悟无我时,困扰我们无量劫的痛苦才会当下消失。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 | 寂静FM•第075期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药师佛心咒:嗡贝喀匝耶 贝喀匝耶 玛哈贝喀匝耶 日阿匝萨摩嘎得梭哈。愿所有众生远离疾病痛苦!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烈,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做任何功德善事,意念都要跟上。如果心里没有提起正念、生起善念,都是徒劳无益的。
阿弥陀佛!人身的意义在于它是修持正法的殊胜所依,依靠它修三乘哪种法都容易成就。人非常殊胜,可以发展出智慧和慈悲等等。如果用它来修持正法,一生就能超出无量劫难以出离的轮回。能够开发心性,完成佛果,普利无边际的众生,达到像释迦、弥陀、观音、势至那样,所以人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所有小佛子、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并且,也希望你们利用崭新的人身,多做善事、多积善根,增上福慧,具足利乐,将来成为能利益父母、利益众生的人!嗡阿RA巴匝纳德!
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主导,只相信自己的感官,只承认感官所获得的信息,认为地球就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就会将真实、准确的信息误以为是错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今天是藏历萨嘎月中的四月初七,释迦牟尼佛诞辰日,让我们忆念佛陀的功德和恩德,精进修持善法,回向众生,祈祷世界和平,众生安宁。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
2017年6月2日-6月8日(藏历四月初八-四月十四),早上7点到晚上7点,学院内部将举行为期7天的金刚萨埵法会。届时,全体僧众将共同念修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多吽”。
本次法会,下述房间将同步直播:
1、新浪show直播房间:智悲讲堂九(房间号:491337)
2、YY直播房间:智悲讲堂九(频道号:73553690)
愿吉祥!
佛在某些经典中,也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证实过因果的存在:有些 人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也发不了财,他的经营操作并没有问题,但终身受穷;有些人没怎么努力,却一生荣华富贵。还有诸如健康不健康,长寿不长寿都是这样。人们会认为这也许与环境有关,其实不是。例如,西藏历史上有个国王为了让穷人富起来,曾三次把西藏所有贵族的财产平分给老百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又恢复原样,穷人还是穷人,贵族依然是贵族,国王也就没办法了。那些富裕之人并不全是聪明和能干的,那些不富有的人也并非愚蠢和懒惰,这多半也跟因果有关。当然,不是说这里所指的富和穷全都是命中注定的,富了就不用去干活,穷了也不必再努力,但从这些事件中,也基本上看得出因果的关系与规律。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在尘世中,若能保持善念,这才是真正的如意宝,应该好好守护,让它强大起来,不能让它退失。
只有在证悟空性之后,才能够解决最后的问题。所谓最后的问题,既不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不但自己获得解脱,而且要回头去度化更多的众生,让更多的人了脱生死、获得解脱。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三主要道论》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