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6561~65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学佛很多年了,可是你仍然没有太多的进步,还是那么容易受伤害、被触犯,还是经常犹疑: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修行上是否真的有意义?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退失对佛法的信心、退失学佛的热情简直太容易了。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
金刚身的结构中,人的皮肤、肌肉、骨骼、大脑与修法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无需多费口舌。与修法直接相关的,是气、脉、明点三者。气、脉、明点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个,是在没有证悟或没有修炼的时候,由气、脉、明点产生轮回;另外一个,是在修行成就以后,由气、脉、明点产生智慧,产生佛的刹土等一切清
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想摆脱痛苦,首先要知道痛苦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我们讲最远的轮回开始。在凡夫人所能感受到的外在世界与六道众生尚未产生之前,既不是轮回,也不是涅槃;既没有佛,也没有众生。这种状态,与地球没有诞生之前,天体物理学家称之为“真空”的状态,以及佛教《俱舍论》等论典中所讲的成住坏空中“空”的阶段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也有些相似。在这些状态中,都不存在任何物质。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在真空当中蓄积着能量,在能量挤压之后,就产生了原子核等微小粒子,众多微小粒子的聚合,就形成了肉眼所见的物体,继而产生了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万事万物。佛教认为,在这个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没有山河大地、没有任何星球、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东南西北上下等方位的,非常宁静的空间中,只存在着如来藏的光明。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物种起源说]
普通人往往喜欢走极端,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就不是一,一与多是无法通融的,然而知道了佛佛同体的道理后,就明白礼敬一佛也就是礼敬一切佛,礼敬此佛也就是礼敬彼佛。《华严经》(卷三)云:“一切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请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回家,观音菩萨就不高兴了?
什么是无二无别呢?一般显宗认为,众生不是佛,而是有烦恼的凡夫,通过多生累劫的修行,凡夫的心才能转换成佛的智慧。但三转法-轮尤其是密宗的观点却认为,基道果当中的基和果,实际上是一体的,基就是果,果就是基。换言之,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众生和佛无二无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圆满次第——证悟空性之方便]
有的人认为,佛很了不起、很伟大、没有过失、没有痛苦、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我要做这样的佛。虽然每天口里念诵“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但心里始终都是为了自己,这就不是大乘佛法。如果有知母、念恩、报恩的见解,有菩提心,不要说修空性,即使磕一个头都是大乘佛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菩萨的见、修、行、果]
比如说,当自己失去某个心爱之人或物,感到痛不欲生的时候,就打坐去思维:失去的东西能不能恢复呢?如果能恢复,那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伤心欲绝,只需恢复、还原就可以;如果永远都不可能恢复如初,那我就只能面对、接受这个现实。也许刚开始会没有效果,甚至宁可痛苦、难受,也不愿意这样去想,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想通这个问题。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是轮回中必定面临的自然规律,不仅我一个,所有人都将会有这样的一天,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痛苦只能折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修行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反反复复地思维就能说服自己。虽然这些方法比较简单,但若能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都应该去试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
放下一切自私心很难,我们却要将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否则,离大乘的门都很远,更不用说大乘的具体修法,距登地、大幻化网、大圆满等更是有天地之遥。如果真能放下一切自私心,即使没有大圆满等法,距离成佛的路也不是很远。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菩萨的见、修、行、果]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不一样,这也与当事人的内心有着很大关联。一般来说,凡夫的内心脆弱易感,而圣者的内心却非常坚强。譬如说,在佛陀即将圆寂时候,周围有很多阿罗汉和修行人围绕着。虽然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圆寂了,自己将失去一位伟大且不可多得的导师,但所有在场的阿罗汉都很平静,唯有阿难因为没有证悟,还是凡夫,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床角哭哭啼啼、悲痛异常。阿罗汉们并不是不恭敬佛,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超越了痛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
有时候,人们痛苦不一定是因为缺什么。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他所处的时代被认为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地位、权力等方面无可比拟,他的军队也非常勇猛。可以说,当时整个欧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羡慕他。但是他在最后的日记里说,他一生中连一天的幸福也没有拥有过。
与他恰恰相反,美国的海伦•凯勒是既聋又盲又哑的一个残疾人,但是她觉得自己非常快乐和成功,她对所有人讲:“生命是多么的美好!”
第38集:华东师范大学
《滋心养智》
演讲
视频:大学21-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滋心养智-
文字:网页链接
现场互动
视频:网页链接
文字:网页链接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他所处的时代被认为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地位、权力等方面无可比拟,他的军队也非常勇猛。可以说,当时整个欧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羡慕他。但是他在最后的日记里说,他一生中连一天的幸福也没有拥有过。
与他恰恰相反,美国的海伦•凯勒是既聋又盲又哑的一个残疾人,但是她觉得自己非常快乐和成功,她对所有人讲:“生命是多么的美好!”
第38集:华东师范大学
《滋心养智》
演讲
视频:大学21-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滋心养智-
文字:网页链接
现场互动
视频:网页链接
文字:网页链接
如果内心清净,没有自私心,完全为了利益众生,即使外表上看起来是恶业,比如方便妄语等,也都是开许的。为了自己,即使去放生,虽然能使很多众生受益,但也只能称之为小乘佛法。在这些细微的问题上,我们要认真地去抉择。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菩萨的见、修、行、果]
虽然佛陀不否定物质生活也可以带来一部分幸福,世上有少量表面的幸福也来自于外界。幸福与痛苦并不是与外界完全没有关系,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关系。幸福本身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要想获得幸福,只有往内心去寻找;要真正解决痛苦,也只有往内心寻找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能迷迷糊糊地做着金钱能带来所有幸福的美梦,因为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幸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