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6441~64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陀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主要讲的就是我们的外加行所修的内容,轮回痛苦、因果不虚等小乘的四圣谛,并没有强调空性;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佛陀虽然也会提到无常、痛苦,但却不是十分强调,第二转法-轮的核心,就是空性;到了第三转法-轮的时候,空性也不是最主要的话题了,光明如来藏才是佛陀宣说的重点。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尽管有些人学佛较早,有些人近两年才学佛,但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回头看一看,学佛以来,自己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是前面所讲的动机,虽然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作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首先,在显宗里面,基和果是分得很清楚的:显宗的基,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如幻如梦的世界,包括众生与山河大地等外在世界以及空性;显宗的果,就是成佛以后的法、报、化三身。显宗认为,我们普通的人现在还不是佛,通过修行,经历了三个无数大劫(阿僧衹劫)以后,才可以成佛。众生是因,佛是果。密宗认为,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轮回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轮回。轮回和涅槃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我们还没有开悟、还有烦恼的时候,会把佛与众生、烦恼与智慧划分为清净与不清净,所以叫做金刚乘,密宗的特点也就是在此。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心灵的安顿和自由是人人渴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安顿和自由的过程中,往往被自身的矛盾所限制。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令我们总是处在困惑和痛苦之中。不再困惑,换个视角把这个世界看清楚 | 寂静FM•第085期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譬如,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样,如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脱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脱之果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经常在念《金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心经》等等,就一定是学佛、修行的人。其实是不一定的。念这些经固然很好,佛也赞叹了念诵这些经文的功德。但是,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不正,则一切都不正;动机若正,则做一切都是正确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察觉到内心的烦恼和分别越来越多,这并非坏事,这是学佛修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所以不要产生不必要的困扰甚至失去信心。如果有这样的心态产生,就当作是修行的对境,勇敢地去经历!
对亡者的临终关怀和对生者的心理救助,在许多地方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社会心灵共建的重要部分。如果失去亲人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在独自承受苦难,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愿意分担,他内心的压力、孤独和怨恨就会慢慢地释放掉。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做法事,这样做有帮助吗?
密宗也称为金刚乘。为什么叫金刚乘呢?在佛经,尤其是密宗里面,金刚象征无二无别、无可分割的意思。什么是无二无别呢?密宗的基和密宗的果无二无别,胜义谛和世俗谛无二无别,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我们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执着。怎样才能做到不执着呢?要了知一切法是无常的。家庭、工作的变化,亲人、朋友的变化,乃至身体的变化,都是正常的。认清这个真相,烦恼自然消失。
即使我们现在活得很开心,但这种快乐是不可能持续到永远的,我们将来肯定会面临很多苦难。有的人因为现在没有明显痛苦,就不为来世作准备,却因为担心将来会过苦日子而处心积虑地去拼命挣钱,甚至不考虑因果,这是很愚昧的。他们没有想过,毕竟我们已经投生到人间,日子就算过得再苦,与三恶道的苦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下一世我们会投生何处,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获得人身,这是很难保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下一世作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理性的选择。所谓充分的准备是什么呢?既不是发财,也不是求名,而是要修法。小乘的法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众生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能救度自他。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