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6421~644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立冬了!寒冷的冬季,会有阳光的温暖;漫长的轮回,会有佛光的照耀。光照射心中,会点燃心底的光明,照亮冰冷的世界。
得到这样的人身,听到殊胜的佛法,还有一定的时间去修行,这是我们极为难得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世间的任何其他东西都不会如此难得。不要说世间人很羡慕的名利、财富等等,哪怕是珍贵无比的如意宝,我们前世都曾经拥有过,将来也一样会拥有,但这些东西并没有给我们今天留下任何好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知道,就像汽车的用途不是燃烧燃料而是运输,燃烧燃料只是汽车的“生存方式”,在消耗燃料的同时,汽车也要管运输一样,人的用途也不是吃喝玩乐,吃喝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但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标。什么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呢?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永远也找不到;但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有的机会,好好地修行,更好地服务一切众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当内心生起恶念时,我们就是凡夫;当相续中有不好的想法时,就是在跟众生结恶缘。
密歇根湖畔的风,吹送智慧的笛音——2017索达吉堪布海外弘法纪实
第一站:美国芝加哥【现场】密歇根湖畔的风,吹送智慧的笛音——2017索达吉堪布海外弘法纪实
对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份爱,希望他们离苦得乐,这种爱就是成佛之因。
世间人也许会不理解: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呢?正因为如此,他们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当国王的时候,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因为没有忍受过一点不舒服,所以在铺了十八层各种丝绸床单的下面有一粒豌豆,他都能感觉到,并且不能忍受。后来他不但失去了王位,而且一贫如洗,过着贫苦窘困的生活,只好到山上砍柴维持生计,因为连一件上衣都没有,他只能光着膀子背柴。天长日久下来,他不但丝毫感觉不到痛苦,还觉得很正常。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果遇到一个痛苦时,不是消极地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对。过了这一关,下次遇到类似痛苦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平静地接受,这样自己就战胜了这个痛苦,也就成为了这次与痛苦较量的胜利者。长此以往,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心力,战胜所有的痛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
想找过失,从自己身上找;想学功德,从别人身上学。
我们有时候非常烦躁,无缘无故跟别人发脾气,事后自己也很难受。这种情绪,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
嗔恨心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菩提,是智慧。《六祖坛经》也讲:“烦恼即菩提。”
如果你没有认识嗔恨心的本来面目,它就是烦恼,给你带来无量痛苦;但当你认识到了之后,它不但对你没有丝毫障碍,反而会成为智慧的助伴。

第45集:首都经贸大学
《佛法与当代社会》

演讲
视频:网页链接
文字:网页链接

现场互动
视频:网页链接
文字: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天降月十五日,阿弥陀佛节日。应发菩提心,以清净信心忆念、祈祷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最新专题片《同生极乐国》第三集:发菩提心
《亲友书》中有个偈颂是这样说的:“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佛陀谆谆告诫后人:在所有的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应该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没有财产,也是真正的富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认知到烦恼就是自心的幻化,不离自心的显现,这就是智慧。有这种见解,才能自在一切,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不一样,这也与当事人的内心有着很大关联。一般来说,凡夫的内心脆弱易感,而圣者的内心却非常坚强。譬如说,在佛陀即将圆寂时候,周围有很多阿罗汉和修行人围绕着。虽然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圆寂了,自己将失去一位伟大且不可多得的导师,但所有在场的阿罗汉都很平静,唯有阿难因为没有证悟,还是凡夫,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床角哭哭啼啼、悲痛异常。阿罗汉们并不是不恭敬佛,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超越了痛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
佛门有教无类,不论什么样的根器、意乐都能找到相应的法门。佛法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一切世间出世间的知识、智慧都尽在其中,可学的太多了。若是真心求学,不怕没的学,只怕学不过来。七集纪录片《生命的依怙》第四集:皈依的方式(下)

  
西方人经过了几百年,才发现以前追寻幸福的方法是错的。我觉得,也许再过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佛引领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行得通,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原来那种只有物质才能让人幸福的想法与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死胡同了。一方面,人类自己不会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许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能源,地球供养不起,人类别无选择,都要走这样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样生活,才会在轮回当中获得相对的幸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有的人看似什么也不在乎,到处吃亏,这是不是傻有傻福?不一定。有智慧,很明理,知道在对境中转念,知道这是消业的机会,磨练心性的机会,也是佛菩萨来度自己的——这才叫傻有傻福。
在世间修行是很不容易的,但不管面临什么,都应该护持相续。只要有一个清净与自信的心态,一切都会过去的。
不知道看护身心,不知道圆满的因果取舍的道理,如此在不知不觉中造业,循业流转,不由自主,终究是既不能利己也无法利他。七集纪录片《生命的依怙》第四集:皈依的方式(上)
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藏汉文的佛教书籍非常多,有些都几乎绝迹了,但在这里可以找到~
你知道这里怎么过万圣节🎃吗?
若能掌握内心的奥秘,一旦遇到痛苦,不但能勇敢、坦然地面对痛苦,还会因为懂得痛苦和幸福是难得的修行机会,而生起欢喜心。世间常听到一句话:化悲痛为力量——把伤心、难过、悲痛甚至痛不欲生的情绪,都转化为修行路上前进的动力。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