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6281~63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详细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比如,自己感觉到压抑、疲惫时,先安静片刻专注于内心的感受,看到那个在压力下疲惫不堪的自己,然后深深地吸气,把压抑、疲倦等不适感吸进来,呼气时把轻松和旺盛的精力送给自己和其他人。
人的身体、语言、精神以及活动四者,包含了人的一切。同样,佛的身体、语言、智慧以及度化众生的事业四者,也包含了佛的一切。除了密法以外,显宗也承认,最终众生的身体可以成为佛的身体,众生的语言可以成为佛的语言,众生有漏的心可以成为佛的智慧,众生的活动,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事业,但显宗却没有讲具体的转换方法。而在密法里面,却有很多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通过密宗独有的四种瑜伽,就能把众生的身、语、意、活动,转换为佛的身、语、意、事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学说,或是像佛教这样极具逻辑性的宗教,其所有的观点都必须有根据、合逻辑。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微观世界与现代的物理学既有相同点,也有超越其上的地方;而宏观世界与现代科学的相同点,大家可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品。第九品中讲到:太空中漫布着许许多多的世界,其数量是无边无际的。这不仅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一致,更远远超越了日心说和地心说;至于宏观世界与科学的不同点,则是佛陀为了令众生入道的一种权巧方便;还有许多佛教特有的、超胜于科学的观点,则是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登地菩萨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多,完成不可思议的度化众生事业,甚至包括清净自己的罪业等等,都是通过禅定的力量来完成的,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通过语言去演说佛法,通过身体的勤作去完成利生事业,累得精疲力尽,所起的作用却十分渺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少欲知足是圣者种姓,任何成道的圣者都是走这条路,否则欲壑难填,即使拥有再多的财物,还是不会饱足,仍然希求更多更好。要检查:现在我是不是非常不满足?比如,我需要多少衣服?是不是款式越来越讲究,一年要换几套?如果是这样,你穿再多都不会满足,只会感觉又陈旧了,没有别人好,我还想要。或者吃东西,是不是能糊口果腹就行?还是要有很多好的、新鲜的美食,各种外国食物?再者,手机、电脑、房屋、车子等,是不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追求?如果是这样,那就有了贪欲病,会一直贪到死为止。
依照佛陀所讲的观点,不同的众生看同一个星球,各自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因为内在缘起的差别会影响到外在的缘起。佛教所讲的这些奇妙现象,蕴含着现代科学与哲学以前从未接触过,将来也不可能彻底知晓的真理。当修行不足的时候,外在的诱惑会变得强大有力,从而使内在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而使内心获得自在之后,内在的能力就能随意改变外在的状况。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这一点,即使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其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从生下来到死之间,自己的感官结构不发生意外的变化,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就会始终如一,所以我们自以为现在感觉到的世界很真实、很稳定,也很不清净。其实并非如此。先不说宇宙世界到底存不存在,即便存在,如果我们的五种感官不去感受它,则世界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影响,与不存在是一样的。譬如,假设我们的耳识不去感受声波,那客观上声波是否存在都无所谓。如果感受到了,则在不清净的时候,声音是我们心的现象;在清净的时候,声音就转化成佛的语言。在生起次第修成之后,凡夫所谓稳定的世界就会被彻底颠覆,一切不清净的现象也将荡然无存。在修行者的面前,将会展现出诸佛坛城的景象。从普通人到成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识转换为智慧的过程。通过生起次第的修法,就能现前“万法是佛的坛城”的清净现象,也即显宗八地菩萨出定以后的境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既然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我们自身,都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那又何必对于现在所拥有的贪恋不舍呢?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苦乐虽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我们的快乐与痛苦,宛如天空中的闪电,全都是无常。”——法王如意宝法王如意宝: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