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6221~624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是否属于别解脱戒,就要根据受戒人的动机来判定。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动机,是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为了来世可以转生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财产、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称为世间五戒,世间五戒与外道的戒律是没有区别的。包括现有的和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在内的外道,都制定了本宗教特有的戒律,其中有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比如说:佛教认为,在走路的时候无意间踩死蚂蚁,或者在烧火以及点灯的时候,无意中烧死了飞蛾、小虫,因为当事人不是故意而为,即没有杀生的动机,所以就既没有犯戒,也没有罪过;但有些外道却认为,以上行为也有杀生的罪业。另外,有些外道认为,即使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将水井、河流等处的水给予自己,自己却擅自饮用,就犯失了不与取戒(盗戒)。尽管外道的戒律比较严谨,但这些戒律却只能称之为戒律,而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居士五戒]
一出门,见到满街如织的车流、行色匆匆的人们,就要想:“末世共业呈现出的情景如此杂乱,果报越来越不妙了,人们被惑业的力所驱使,几乎没有修法闲暇;到极乐世界多好,那里开阔无碍,时时处在清净的法喜乐中,没有邪声淫色的诱惑,混乱的共业潮流,我要生到正法的国度中!”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从感受上来说,它比较接近于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对很多在家人来说,虽然修行很重要,但同时也需要生存,仅仅知道轮回痛苦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作为在家人,就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如果不能生存,修行也无从谈起,所以,生存的方法还是需要的,工作也是必要的。至于如何安排工作和修行的比例,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而在家人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别永久解脱的意思。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居士五戒]
禅定是指舍弃散乱。一般未经过禅修训练的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心念,总会不由自主地攀缘外境。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初学者而言,寂静处远离诱惑和嘈杂,是帮助生起禅定的理想环境。前辈的修行者们也一再赞叹寂静之地的殊胜功德。
曼荼罗是积累资粮的一种非常殊胜的方便。必须福慧二资粮双运双修才能够成佛,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成佛,所以要供修曼荼罗。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吃早餐,意味着填饱肚子,开始为生计奔忙。为此想到:“为了维持生存,需要一日三餐,为此做牛做马般地付出劳力来换取苟生,这些都是苦报;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清净蕴体,受用自然妙食,一切受用都由佛的大福德力加被而来,不假劳作,西方极乐世界多好啊,我一定要生在那里,解脱劳身之累!”
有些人学佛以后,心态淡然了许多,不太在意别人的赞谤,但是对“修行”执着起来了。听别人说自己修行好,就很得意;听别人说自己修行不好,就很气恼。其实修行永远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放下一切执着哦!
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我们对自己的创造力,对自己的变化充满了兴趣,因而想知道更多。如果生活过于繁复,妨碍了这种求知,我们便欢欢喜喜地让生活简单。如果这种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便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为旅途艰辛漫长、看不到终点也似乎没有终点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佛经里面经常有一个比喻:当别人用手指头指示月亮的时候,如果不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着手指,就永远也看不到月亮。同样,语言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中方便沟通。但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准确地告诉我们物质的真实本性,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既不承认有,也不承认无。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有问题。在普通人的概念当中,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在有与无这个矛盾体之间,没有独立的第三者。但中观却认为,虽然按照普通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是空性的。再进一步说,尽管“无”的观点稍稍离空性近了一点,但也是分别念,还不是真正的中观。而其他的念头,就更是随着有和无的安立而延展出来的,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造了无以计数的罪业,如果这些罪业没有清净,就不能证悟空性,也就是说不能明心见性,所以要修金刚萨埵修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揭晓答案:从左到右依次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光不断地迁流。对此想到:“娑婆世界是无常、迁变、坏灭的,没有可靠处;西方极乐世界无衰无变,没有迁灭的行苦,我要生到恒常安乐的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