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6081~61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今晚19:48-23:12是月全食,修行功德极大,希望我们每人至少念一千遍观音心咒、一遍《普贤行愿品》。如果你愿意参与共修,请给这条微博点赞,届时我会一起回向。
我们所感受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患得患失,来自于逃避的心态。当我们勇于为众生承担一切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就会远离。
破坏相续的清净很容易,修复它却很难。但若没有安忍、没有智慧的摄持,相续是最容易被破坏的。
那么,什么是破坏轮回的最好方法呢?首先,要观察轮回从哪里来,它的根源是什么。找出根源后,就要破坏它,然后就不会再有轮回出现。修加行时,怎么破坏轮回的根源呢?外四加行最后一个修法的结果,是谨慎地取舍因果——从即时起不再造业,对已经造的业要忏悔,若忏悔得清净,又不造新业,这样就破坏了轮回的因。此时,轮回还有可能继续,但用不了很久,它会停止的,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办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轮回的过患]
སྤྱོད་འཇུག་ལས།བསྐལ་པ་སྟོང་དུ་བསགས་པ་ཡི།།སྦྱིན་དང་བདེ་གཤེགས་མཆོད་ལ་སོགས།།ལེགས་སྤྱད་གང་ཡིན་དེ་ཀུན་ཀྱང་།།ཁོང་ཁྲོ་གཅིག་གིས་འཇོམས་པར་བྱེད།།ཅེས་གསུངས།
《入行论》: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乘坐电梯时,大家都主动站在左边,右边让出一条应急通道,我也要遵守人家的规矩。
分享图片
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是,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们所讲的空性,只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空性。比如说,有些外道也说,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那些东西是如幻如梦的。但是,他们讲的大部分空性,都是不承认现象的单空,这既非龙树菩萨等所讲的单空,也非无著菩萨等所讲的明空无别的空性。他们的空性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同人的头上没有角之类的空性,佛教并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外道讲的空性就是这么简单。这是正规的外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那些外道的见解。后来伊斯兰教侵入印度,那烂陀寺和木扎莫西拉(戒香寺)等佛教最重要的基地被毁坏,有些佛教的教证、理证逐渐被一些外道吸收利用,所以,现在的外道经典里也掺杂了很多佛教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外道能够抉择人无我以上的空性。总之,佛教与外道最重要、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佛教是皈依三宝的,外道是不皈依三宝的。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为佛教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学佛修行不能依赖外缘,而应该在一切外缘中坚定信念。如果外缘总是牵动你、降伏你,那你学佛修行是很难成功的。
དགེ་ཆོས་ཀྱིས།བྱིས་པའི་དུས་ནས་རྒས་ཤིང་འཁོགས་པའི་བར།།སེམས་ཀྱི་འཁྱེར་སོ་ཅི་ཙམ་བརྗེས་གྱུར་པ།།རང་གི་མྱོང་བས་དཔྱད་ན་ཤེས་ནུས་པས།།ད་ལྟའི་འཆར་སྒོ་འདི་ལ་ཡིད་བརྟན་ཅི།།ཞེས་གསུངས།
根登群佩:
从孩提到耄耋,自己的心变化过很多次,这一点凭经验观察即可清楚。因此,当下的心念又有什么可信度?
མི་ཕམ་རིན་པོ་ཆེས།ཤིན་ཏུ་གསང་བར་འོས་པ་ནི།།རང་ལས་གཞན་པ་སུ་ལའང་མིན།།མཛའ་བས་མཛའ་བར་ཚིག་སྤེལ་ནས།།ཐ་མ་རྒྱལ་ཁམས་ཁྱབ་པར་འགྱུར།།ཅེས་གསུངས།
麦彭仁波切:
该保密的事情,除了自己谁都不要说,否则密友传密友,秘密就会遍天下。
西方人经过了几百年,才发现以前追寻幸福的方法是错的。我觉得,也许再过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佛引领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行得通,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原来那种只有物质才能让人幸福的想法与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死胡同了。一方面,人类自己不会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许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能源,地球供养不起,人类别无选择,都要走这样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样生活,才会在轮回当中获得相对的幸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一些学佛者与家人间的矛盾,其实不是学佛与不学佛的矛盾,也谈不上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主要是亲人之间缺少正常健康的交流。若是家庭成员间有比较好的情感沟通,即使信仰不同,也是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一家人,再怎么有分歧,终究还是希望对方过得快乐。
把物质看淡,精神才能得到解脱;把自我看淡,心灵才能得到解脱。
凡夫都是被烦恼束缚,但是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傲慢心重,有的人嗔恨心重……所以没有必要轻视任何人,用佛法的标准衡量自己,就可以了。
ཞི་བ་ལྷས།བདག་ནི་མེད་པར་འགྱུར་བའི་དུས།།དེ་ནི་གདོན་མི་ཟ་བར་འབྱུང་།།ཞེས་གསུངས།
《入行论》: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当你成功的时候,人人都会赞美,其实你不一定那么好;
当你失败的时候,人人都会轻贱,其实你不一定那么差。
家人若反对你学佛,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不赞成佛法,很有可能他只是怕本来跟你交流就不多,你若再学佛而他不学佛,以后能一起谈的话、一起做的事就更少了。所以,你要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应该先打消他们的这个顾虑,多做情感上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与你在情感上的联结、你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错觉!知道错在哪里吗?
密宗认为一切都是佛的坛城,有的刚学密法的人虽然口中不讲(因为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会嘀咕:怎么会是佛的坛城呢?如果我已经是弥勒佛或阿弥陀佛了,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当然,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修行;一旦内在的世界开发以后,就可以出现这些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外面都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