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5561~55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今天是藏历萨嘎月(四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与示现涅槃日,也是阿弥陀佛节日。殊胜之日请大家尽己所能地行持上供下施、持戒茹素、念经诵咒等善法,增上功德,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皆得往生极乐世界,速证佛果。 བྱང་ཆུབ་པ་དང་མྱ་ངན་ལས་འདས་པའི་དུས་ཆེན། 释尊成道涅槃日
按照印度传统和国际惯例,今天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佛、涅槃的日子,也是佛教最重要的节日。
据记载,佛陀于5月的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涅槃那天,也是5月月圆之日。于是,后世便订下在每年公历5月的月圆日(通常是农历四月十五),举办卫塞节以纪念佛陀。卫塞Vesak,在印度古梵语的意思就是“月圆”。
作为与佛陀有缘的我们,也应在这样的吉祥日忆念佛陀,于佛像前供灯、供花等,以各种善良清净的言行,感恩佛陀给人间留下的慈悲与智慧,给万物带来的吉祥与解脱。
同时,希望大家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把吉祥的气息撒遍整个天地。
我也会为大家默默祈愿:依靠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依靠佛吉祥日的加持,愿你们一切越来越吉祥!
据记载,佛陀于5月的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涅槃那天,也是5月月圆之日。于是,后世便订下在每年公历5月的月圆日(通常是农历四月十五),举办卫塞节以纪念佛陀。卫塞Vesak,在印度古梵语的意思就是“月圆”。
作为与佛陀有缘的我们,也应在这样的吉祥日忆念佛陀,于佛像前供灯、供花等,以各种善良清净的言行,感恩佛陀给人间留下的慈悲与智慧,给万物带来的吉祥与解脱。
同时,希望大家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把吉祥的气息撒遍整个天地。
我也会为大家默默祈愿:依靠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依靠佛吉祥日的加持,愿你们一切越来越吉祥!
出离,就是离三界苦,证涅槃乐。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养出离心。很多人经常问:什么时候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检测外加行是否达标的尺度,是观察自己是否仍然贪爱三界。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即六道轮回。对三界中欲界的饿鬼、地狱、旁生三恶趣,应该没有人会贪爱,但还是有人会贪爱人、天两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出离心,是对三界六道非但没有丝毫的留恋,甚至还有强烈的厌烦心。即使修行不是为了现世利益,但只要还存有来世享受人天福报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脱,就不是出离心。如果贪爱之心还存在,纵然修外加行花费了两年、三年、五年,都是徒劳,因为自己还贪爱三界轮回,哪怕尚存丝毫的贪念,就表明没有修好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这就是外加行没有修好的表现。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离四贪浅释]
མགོན་པོ་ཀླུ་སྒྲུབ་ཀྱིས།བཅོམ་ལྡན་དངོས་དང་དངོས་མེད་པ།།མཁྱེན་པའི་ཀཱ་ཏ་ཡ་ན་ཡི།།གདམས་ངག་ལས་ནི་ཡོད་པ་དང་།།མེད་པ་གཉི་གའང་དགག་པ་མཛད།།ཅེ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
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
龙猛菩萨:
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
回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回向。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阿底峡尊者一脉相传的噶当派弟子们,是以修无常等而著称于西藏的。虽然这些法非常基础,他们却穷其一生专心致志地修这些法,而不是首先就去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当然,本来大圆满他们也没有,他们的法主要是大威德、大手印等,但他们不是很强调这些法。有的人一生都以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作为修行的内容,却成为藏地最好的修行人。有人认为这些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辨龙蛇的愚昧见解。不修这些加行,就不能加入真正修行人的行列。所以,要入菩萨道,就不要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为上,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菩萨的见 、修、行、果]
ཆགས་མེད་རིན་པོ་ཆེས།ད་ཚུར་ལྟོས་རང་གི་སེམས་ལ་ལྟོས།།སེམས་བལྟས་པས་མི་མཐོང་སྟོང་པ་ཉིད།།དེ་མཐོང་བའི་ངང་ལ་ལྷོད་ཀྱིས་གློད།།ཆོས་ཕྱག་རྒྱ་ཆེན་པ་ོལོགས་ན་མེད།།ཅེས་གསུངས།
乔美仁波切:
当下内观观自心,观心不见即空性,见性彼中自放松,别无余大手印法。
乔美仁波切:
当下内观观自心,观心不见即空性,见性彼中自放松,别无余大手印法。
问:在修四力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什么?答:最容易忽视的是修恢复力,修这一力也是忏悔最切要、最关键的一环。具体就是要发猛利誓愿,今后哪怕失去生命也不再造恶业。比如,一生当中杀了很多生命,在忏悔杀罪时,一定要发誓以后再不杀生,没有这样断杀生的诚心,忏悔杀罪也只是空话。也就是断恶的相续心,一断永远不再相续,一忏永远不再造,这是忏悔的真义。所以,忏悔一定要重视修恢复力,有这一力才能遮止罪业。打个比方,我因为吃辣椒而导致胃出血,认识到之后,能发心以后再不吃,才能避免再次发生胃出血。
极乐法会期间,我们在修净土法。很多人一听说这是临终往生的方法,就认为:“这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我活着的时候只想获得轻松自在……”其实,若是你真正修成了临终往生的方法,活着的时候就能获得轻松,当下就能获得自在。
མདོ་སྡེ་པད་དཀར་ལས།མང་དུ་ཐོས་ཤིང་འཇིགས་མེད་སྣ་ཚོགས་བརྗོད།།རྟག་ཏུ་མི་སྐྱོ་ཡང་དག་དགའ་བར་བྱེད།།ཅེས་གསུངས།
《法华经》:
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法华经》:
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佛认为,佛教徒应以自己所处时代的普通生活水平为准绳,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佛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正常生活。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挣钱了呢?可以挣钱,但要掌握好如何看待钱财的问题。无论是自己挣的钱,或者是修学菩萨道的出家人接受别人供养所得的钱,都要知道这些钱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众生,自己只是帮众生管理和分配这些钱而已,哪里需要做善事,就把钱送到哪里。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则即使是在家的修行人,也可以去挣超过正常生活水准以外的钱;如果缺乏了这种态度,则无论是出家人接受别人的供养,还是在家人去挣超出标准生活之外的钱,都违背了少欲知足的原则,故而永远都不会幸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从积极的方面看,因为无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多么无知、狭隘、混乱,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努力去做,我们就有可能克服局限,为自他带来切实的帮助和安乐。
今天,是上师德巴堪布圆寂三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他老人家的祈祷文~
མི་ཕམ་རྒྱ་མཚོའི་བྱིན་རླབས་སྙིང་ལ་ཞུགས།།ཀུན་བཟང་བླ་མའི་བཀའ་ལུང་གནད་དུ་སྨིན།།འཇིགས་མེད་བླ་མའི་མན་ངག་ཡིད་ལ་སུམ།།འཇམ་དབྱངས་གྲུབ་པའི་བློ་གྲོ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德巴堪布祈祷文:
麦彭上师加持入心间,根桑上师教传无二得,
晋美上师窍诀融于意,祈祷嘉扬智比罗珠尊。
德巴堪布祈祷文:
麦彭上师加持入心间,根桑上师教传无二得,
晋美上师窍诀融于意,祈祷嘉扬智比罗珠尊。
问:金刚萨埵心咒和金刚萨埵是什么关系?答:金刚萨埵佛尊和金刚萨埵心咒是无二无别,心咒就是佛尊,佛尊就是心咒。就像一位演员演文官、演武将,嬉笑怒骂、举手投足,这些表现和演员是什么关系呢?这些表现和演员不是两个,都是演员的游舞,要相信这就是演员。同样,在我们业障凡夫的心前,不能亲见金刚萨埵的法身、报身和化身,那在我们心前佛尊以什么方式显现呢?是显现密咒的文字相。所以金刚萨埵心咒是金刚萨埵智慧的幻变。
其实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对自己喜欢的人、物、状态,希望恒常不变;自己不满意的,希望尽快改变。然而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
མི་ཕམ་རྒྱ་མཚོའི་བྱིན་རླབས་སྙིང་ལ་ཞུགས།།ཀུན་བཟང་བླ་མའི་བཀའ་ལུང་གནད་དུ་སྨིན།།འཇིགས་མེད་བླ་མའི་མན་ངག་ཡིད་ལ་སུམ།།འཇམ་དབྱངས་གྲུབ་པའི་བློ་གྲོ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德巴堪布祈祷文:
麦彭上师加持入心间,根桑上师教传无二得,
晋美上师窍诀融于意,祈祷嘉扬智比罗珠尊。
德巴堪布祈祷文:
麦彭上师加持入心间,根桑上师教传无二得,
晋美上师窍诀融于意,祈祷嘉扬智比罗珠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