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5541~55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任何人都会承认,没有业障的时候,或证悟之后的所见是真实的,有业障之际的所见是不真实的。如果证悟以后所看到的,竟然比没有证悟时候所看到的还不准确,越证悟越颠倒,那是说不过去的。总而言之,相对下层众生来说,上层众生的境界更为准确,但除了佛的境界以外,其他所有的显现都不是绝对准确的,只有佛的境界才是真正绝对准确的。这就足以证明,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显现,这不仅是大乘显宗和密宗公认的,而且也是小乘佛教的观点。譬如,小乘佛教经典中有这样的记载:目犍连的母亲堕地狱的时候,目犍连通过神通和佛的加持,把她从地狱里面救了出来。但当她来到人间以后,却看到恒河的水仍然是她在地狱里面看到的景象。虽然她已经脱离了地狱,但她的业力仍然会呈现出地狱的显现,即使救出来了也没有用。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མདོ་ལས།དམ་ཆོས་རྣམ་པར་མི་ཤེས་པའི།།བྱིས་པ་རྣམས་ལ་འཁོར་བ་རིང་།།ཞེས་གསུངས།
佛经:
不知正法者,凡愚生死长。
佛经:
不知正法者,凡愚生死长。
重视念修品质,不可图多:一般人不重视四力只念心咒,这也不够,因为不具足四力和具足四力,在念心咒的效力上有天渊之别。在具有四力的基础上念,效果好的多,念的更深,念的更有力量,净罪的效果更直接。因为具足四力,就是有忏悔的大诚意,这样真心忏悔,心就充分打开,心打开,本尊的力量、咒的力量、法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加持进来。如果没有四力,表明忏悔没有真正的诚意,自己内在忏悔的心不恳切,自己的心封闭,也不可能得大加持。所以,忏悔以恳恳切切改过自新为根本。
赞普朗达玛毁灭佛教之后,佛法再次弘扬的时期,称为后弘期。后弘期刚刚开始的时候,以阿底峡尊者为代表的很多名震四方的大成就者、班智达纷纷到西藏弘扬佛法。在他们弘扬的佛教当中,有一个噶当派。噶当派分新旧两种。所谓旧噶当派,是指宗喀巴大师尚未创立格鲁巴之前,在几百年间流传甚广的,由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法脉。旧噶当派也分为两派:经论派主要强调大乘佛法的理论;窍诀派着重于修法。新噶当派也叫格鲁派,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详解]
空性不仅是概念,它是人、事、物本身。不论你理解不理解空性,空性都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但空性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佛教中独有的,也是我们需要通过闻思修逐步显发出来的。从容易理解的角度认识“空性”
ཁྲག་འཐུང་བདུད་འཇོམས་རྡོ་རྗེས།སྒོམ་པའི་ཚེ་ན་ཅི་ཡང་མི་བསྒོམ་པ།།ནམ་མཁའ་མིག་གིས་མ་བོར་ཙམ་གྱིས་ཆོག།ཅེས་གསུངས།
第一世敦珠法王:
修时一切皆不修,目视虚空则即可。
第一世敦珠法王:
修时一切皆不修,目视虚空则即可。
ཆོས་རྗེ་འཇིག་མེད་ཕུན་ཚོགས་ཀྱིས།དུས་གསུམ་རྒྱལ་བ་ཐམས་ཅད་ཀྱི།།ཟབ་དང་རྒྱ་ཆེའི་ཆོས་ཚུལ་ཀུན།།བསམ་སྤྱོད་བཟང་པོ་གཉིས་སུ་འདུ།།ཉམས་སུ་ལོངས་ཤིག་སྐལ་ལྡན་རྣམས།།ཞེས་གསུངས།
法王晋美彭措:
三世一切佛,甚深广大法,摄为善心行,有缘者当修。
法王晋美彭措:
三世一切佛,甚深广大法,摄为善心行,有缘者当修。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在家修行人要抽出很多时间修行,肯定有困难,但是有很多在生活中、工作中修行的方法。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变成修行,也能迅速获得成就——想成佛就能成佛,想往生就能往生。
问:我们怎么知道忏悔有尽除业障的效果呢?答:业障忏除时会有很多验相出现。在梦中出现的验相,叫外的验相;在自己心上出现的验相,叫内的验相。比如梦到雪山、穿白色的衣服、在虚空中飞行、梦见日月升起、在微妙宫殿中安住或者吐不净物等等,有这样的相出现,说明业得到了净化,但也不能执着验相到处宣扬。内的验相是善心发出来,比如惭愧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等等。只要如法修忏悔或多或少都会有验相,念得身心清净、安宁,这就是验相。验相是有,但不要执着、不要追求,重要的是好好忏悔。
佛教讲大空性、大光明,但是都不离因果轮回。因果轮回是一切佛法的基础,八万四千法门都从这里开始。如果不深信因果轮回,即使有再大的神通、再高的境界,也不是佛法中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