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5101~51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问: 谢谢堪布。如果一个普通人修了一辈子的人天佛教,这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好处呢?答: 因为(人天佛教)对他的要求不高,他的修行也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他的结果也是很简单的。那他能不能解脱?不能。他能不能成佛?不能。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那他可以怎样呢?可以这一世、下一世、再下一世,不堕饿鬼、地狱、畜生道,他可以再一次投生到人和天人当中,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但生老病死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个就是他的果报。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生命终将归于解脱]
闻法、修法、上座时,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妄念纷飞,内心无法平静。这样的状态怎能领悟佛法的真谛呢?就像一池浑水无法照出月亮的影子。若真想修行,内心要简单一点,尽量放下分别念。
འཕགས་ལྷས།ཇི་ལྟར་ཀླ་ཀློ་སྐད་གཞན་གྱིས།།གཟུང་བར་མི་ནུས་དེ་བཞིན་དུ།།འཇིག་རྟེན་པ་ཡི་མ་གཏོགས་པ།།འཇིག་རྟེན་གཟུང་བར་ནུས་མ་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圣天论师:
如对蔑戾车,余言不能攝,世间未通达,不能摄世间。
圣天论师:
如对蔑戾车,余言不能攝,世间未通达,不能摄世间。
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很忙碌,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所以要学太多东西的话也比较难;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现实的、眼前的问题,对于解脱和成佛,可能很多人就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佛教有些修行比较枯燥,也烦琐,这样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本来就那么忙,现在又要修那么多,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就不愿意接触。但还有另外一部分追求比较高端的修行和智慧的人,佛教就比较适合了,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所以除了大乘、小乘以外,他也推广人天佛教。这个确实比较重要。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生命终将归于解脱]
མགོན་པོ་ཀླུ་སྒྲུབ་ཀྱིས་སེམས་ཀྱི་རྡོ་རྗེའི་བསྟོད་པ་ལས།སེམས་མཐོང་བ་ནི་བྱང་ཆུབ་སྟེ།།སེམས་ནི་འགྲོ་བ་ལྔ་པོ་ཡིན།།བདེ་དང་སྡུག་བསྔལ་མཚན་ཉིད་དག།སེམས་ལས་མ་གཏོགས་ཅུང་ཟད་མེད།།ཅེ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赞金刚心》:
见心即菩提,心乃五趣众,苦乐诸法相,除心无少许。
龙猛菩萨《赞金刚心》:
见心即菩提,心乃五趣众,苦乐诸法相,除心无少许。
对,比如说你到了水产市场,那么多的鱼,你不可能全部买完,这个时候你心里很难受。那帮助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们念佛教里面的一些咒语和佛号,比如说像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一些佛菩萨的名号;如果有时间的话,在它们听得到的地方,给它们念一些简单的佛经,比如像《心经》之类简短的佛经。这样即使没有救到它们的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它们也是有帮助的,我们还是利益到了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这样,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过了头”还是好事吗?]
ལང་ཀར་གཤེགས་པ་ལས།ཕྱི་རོལ་སྣང་བ་ཡོད་མེད་དེ།།སེམས་ནི་སྣ་ཚོགས་རྣམས་སུ་སྣང་།།ལུས་དང་ལོངས་སྤྱོད་གནས་འདྲ་བ།།སེམས་ཙམ་དུ་ནི་ངས་བཤད་དོ།།ཞེས་གསུངས།
《楞伽经》:
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
《楞伽经》:
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
我们经常听到谁开悟了,谁是开悟人,谁是再来人,这些是没有办法印证的,一般的人不知道他是真的开悟还是没有开悟。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话,也有一个方法。你可以去观察这个人,去了解一下他平时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个开悟的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还与我们没有开悟的人是一样的,去追求名利,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与别人斤斤计较,甚至吵架,做些钩心斗角的事情等,跟我们普通人是一模一样的,那我们完全可以高度怀疑他的这个证悟。另外,你也可以去看看他平时在做什么。除了赚钱养家糊口以外,他有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的话,也就不一定是证悟了,证悟的人总得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如果你觉得,关于他的开悟和不开悟对你特别重要,那就可以这样去了解一下。如果你不想跟他学法的话,那他开悟不开悟都无所谓,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必要去观察。但是如果你想要跟他学什么法的话,那就必须要观察。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证悟才是真正的开始]
每天晚课的一个小时,希望大家认真对待,不要浪费如此殊胜的机缘。无论心里清净还是不清净,都要尽量调整,表理如一、如理如法地修持。这样不断地累积,相续很快就会清净,会快速成就。
世尊又说:观世音菩萨,假使未来的时代里,有很多人衣食不足,凡有所求都不能满愿,或者身体有很多疾病,总是受病苦的困扰,或者不平、不吉祥的恶事频频发生,不能平安、眷属分离。或者有各种横事来忤逆身心,搞得心神不安。连睡梦当中也是恶梦连连,惊恐不已,像这样的人,宿植善根或者遇到善友因缘,能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号等,见到地藏菩萨的圣像,之后就触发善根,一心恭敬地念菩萨的名号,达到一万遍,这些不如意的事,在冥冥中都渐渐地消灭,而得到安乐。衣食丰裕,乃至在睡梦当中也一改过去恶梦频繁的状况,能睡得很安稳。就像这样,以地藏菩萨的威神加被,消灭了这些恶相得到安乐。
འཇམ་དཔལ་གྱིས་ལྟ་འདོད་མདོར་བསྟན་པ་ལས།ཕུང་པོ་རྣམ་དཔྱད་སྟོང་པ་ཉིད།།ཆུ་ཤིང་ཇི་བཞིན་སྙིང་པོ་མེད།།རྣམ་པ་ཐམས་ཅད་མཆོག་ལྡན་པའི།།སྟོང་ཉིད་དེ་ལྟར་འགྱུར་མ་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文殊欲见略说经》:
观察诸蕴皆空性,犹如芭蕉无实质;具诸殊胜之空性,并非如是之自性。
《文殊欲见略说经》:
观察诸蕴皆空性,犹如芭蕉无实质;具诸殊胜之空性,并非如是之自性。
佛教里有一个“人天佛教”。在佛教的历史上,大家都不是很重视人天佛教,更重视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因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法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所以大家都去修;而人天佛教没有太多的修行,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人天佛教的要求就很简单,第一,它的观点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第二,它不讲佛教里的空性等;第三,它对行为上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尽量行善断恶;最后,它会提供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禅修,除了这些以外没有太多要求。就像基督教一样,因为它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很多人也觉得这个适合自己。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生命终将归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