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5041~50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ཆུ་ཤིང་བསྟན་བཅོས་ལས།གཙོ་བོ་བཟང་ཡང་འཁོར་ངན་ན།།དེ་ཡི་དྲུང་དུ་བསྟེན་པར་དཀའ།།གདུག་པའི་སྦྲུལ་གྱི་དཀྲིས་པ་ཡི།།ཙན་ཏན་ལྗོན་པ་སུ་ཡིས་བརྟེན།།ཞེས་གསུངས།
《水木格言》:
君主虽善眷恶,彼前亦难依止,毒蛇所缠旃檀,谁会依于其前。
《水木格言》:
君主虽善眷恶,彼前亦难依止,毒蛇所缠旃檀,谁会依于其前。
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佣人。佣人知道这个家庭有多少头牛,有多少亩地,有多少家产,他都清清楚楚。但这里面没有一个属于他,都是属于这个家庭的。我们还没有实修的时候,虽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么、学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人也说,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清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扪心自问,知道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了吗?没有。知道不应该做的,我是不是不会去做呢?也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消化从佛经里所学到的知识。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寻求内心的平静]
འཕགས་པ་ཀླུ་སྒྲུབ་ཀྱིས།སེམས་ཅན་ཀུན་ལ་ཕན་སེམས་བསྐྱེད།།རེས་འགའ་རྩྭ་བཞིན་ཞུམ་པར་བྱ།།རེས་འགའ་མེ་བཞིན་སྦར་བར་གྱིས།།རེས་འགའ་གངས་རི་ལྟ་བུར་གྱིས།།རེས་འགའ་དམག་ལ་ངར་བ་བཞིན།།ཞེ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
于众饶益心,或如草丝柔,或如火炽盛,或如山傲然,或如军猛厉。
龙猛菩萨:
于众饶益心,或如草丝柔,或如火炽盛,或如山傲然,或如军猛厉。
所谓高标准的观想,就是很清晰、很清楚地观想。密法里面的观想要求就比较高,越清楚越好。一开始,我们没办法观想得很清楚,那就需要有方法。这个方法,我在《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次。假设我们要去观想释迦牟尼佛,那就先去看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通过我们的眼睛,把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印在我们的大脑里或是心里,就像拍照一样。能做到这样,打坐的时候瞬间就能观想得非常清楚。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时间,还需要方法。你们可以从《慧灯之光》了解到这些修法,里面有生起次第的修法,还有五加行里面的金刚萨埵的修法,都讲过观想的方法。没有这个观想方法,花再多的时间也不会观想得很清楚。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让心不再随世流转]
《入菩萨行论》里讲,无论我们怎样给予,根本无法解决全世界所有人的贫困问题。一个人做不到,所有的佛教徒都去做,也解决不了。世界上有这么多慈善机构,以及政府、个人,还有佛教徒和其他宗教徒等都在做扶贫救助,却依然存在贫困人群,依然有人吃不上一顿饱饭便饥肠辘辘地入睡。这样的贫困人群多达几亿,永远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果有一天我拥有庞大的财富,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把财富送给别人。要把自己的内心训练到这种程度,这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帮助到别人,当然就更完美了。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佛也没有这个能力,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脱贫,将来也不会有。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心训练好。所以从最简单、最不值钱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训练,最终连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无私地送给别人。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寻求内心的平静]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仅使受者免受匮乏之苦,也让施者从中收获了喜悦和自尊。布施有很多种,捐款捐物去帮助受灾的人、贫穷的人和其他处境不利的人,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受教育……不要觉得非得有多大的财力才能去布施,关键不在财物多少,而在发心是否真诚。
ཕྱག་ཆེན་ཐིག་ལེ་ལས།དབང་མེད་ན་ནི་དངོས་གྲུབ་མེད།།བྱེ་མ་བཙུར་ཡང་མར་མེད་བཞིན།།གང་ཞིག་རྒྱུད་ལུང་ང་རྒྱལ་གྱིས།།དབང་བསྐུར་མེད་པར་འཆད་བྱེད་པ།།སློབ་དཔོན་སློབ་མ་ཤི་མ་ཐག།དངོས་གྲུབ་ཐོབ་ཀྱང་དམྱལ་བར་སྐྱེ།།ཞེས་གསུངས།
《大手印明点》:
若无灌顶无成就,如同榨沙不出油。若于未得灌顶者,何人傲慢传续典,师徒二者命终时,纵得悉地堕地狱。
《大手印明点》:
若无灌顶无成就,如同榨沙不出油。若于未得灌顶者,何人傲慢传续典,师徒二者命终时,纵得悉地堕地狱。
各个修法的要求不一样,有些修法必须要达到比较高标准的观想,有些只要心里去想就可以了。比如净土宗观想阿弥陀佛和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其实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很高标准地去观想。比如说我们看《佛说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里面描述了阿弥陀佛的功德以及极乐世界的一些情况。我们看完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像你从来没有去过某一个地方,一个去过的人回来给你讲,你的脑海里就会有一个画面。虽然这个画面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那么清楚,但还是有一个画面,那就可以了。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让心不再随世流转]
བཞི་བརྒྱ་པ་ལས།བསམ་པས་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ལ།།དགེའམ་ཡང་ན་མི་དགེ་བ།།ཐམས་ཅད་དགེ་ལེགས་ཉིད་འགྱུར་ཏེ།།གང་ཕྱིར་སེམས་དེ་གཙོ་བོའི་ཕྱིར།།ཞེས་གསུངས།
《四百论》: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四百论》: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世尊进一步告诉普广菩萨:假使未来世中,有善男信女作菩萨的形像,或者用五彩绘画,或者用泥雕塑,或者用石头雕琢,或者以金银铜铁等铸造,如果有男子女人在这样的地藏圣像前,仅仅一次瞻仰、一次礼拜,像这样造像和瞻礼的人修的因是很小,可是得到的果报极大。也就是,当他那一世舍身以后,就能百次生在三十三天,永远不堕在三恶道中。如果天福已尽,下生在人间还是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