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4981~50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自律不是压抑情感,不是遵循强制的规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给人看。自律的动机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
佛教里面讲有轮回、有转世,然后又讲无我,这两个概念似乎是矛盾的,所以很多人不明白。理解这个问题要分层次,举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做梦,梦中同样有一个我,梦里面的我需要生存、需要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梦里面都会发生。那么梦里面到底是有我还是没有我呢?这时候我们要分两个层次来看。从梦中人的角度来讲,确确实实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个我同样也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如果达不到目标的话,同样也是很痛苦的。我们在生活当中是什么样子,他也就是什么样子。所以从他的角度来讲,就不能说没有这个我。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再看有没有这个梦?没有。梦境和梦里面发生的所有一切都不存在,所以也没有那个自我。那么这两个的层次就不一样:一个是在做梦,在梦里的时候有一个我;另外一个是已经苏醒过来了,从苏醒的角度来说就没有我了。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世界好似梦幻泡影]
ཀོང་སྤྲུལ་ཡོན་ཏན་རྒྱ་མཚོས།བླ་མ་བཟང་ངན་སློབ་མའི་ཁྱད་ཀྱིས་ཤེས།།ཞེས་གསུངས།
贡智云登加措:
上师的好坏,由弟子的言行而推知。
贡智云登加措:
上师的好坏,由弟子的言行而推知。
སློབ་དཔོན་དབྱིག་གཉེན་གྱིས།ཚུལ་གནས་ཐོས་དང་བསམ་ལྡན་པ།།སྒོམ་པ་ལ་ནི་རབ་ཏུ་སྦྱོར།།ཞེས་གསུངས།
世亲论师:
守戒具足闻思慧,极为精勤而修行。
世亲论师:
守戒具足闻思慧,极为精勤而修行。
打坐有很多种,有些打坐有观想,比如说观想佛、观想菩萨、观想本尊;有些打坐没有观想,什么都不想;有些打坐要去思考,比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有些打坐既不是去想,也不是不想,超越了想与不想的界限,稍微比较高一点境界的打坐是这样的。所以“打坐”这两个字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它是很多修行的一个统称。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修法,要看你具体修什么修法,来决定思考还是不思考。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疲惫生活里的温柔力量]
但是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书籍呢?因为佛教要适合不同人的根机,就是口味。要度化不同人,就要有很多的书。比如汉文版的《大藏经》里,就把最初佛陀自己讲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一部分和后来高僧大德、祖师大德们写的,都放在了一起。而藏文版的《大藏经》,这两个内容是分开的,都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书籍。如果不想学这么多的话,也没问题,其中也有很简单的。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原来这不是真的慈悲]
“病相”有由四大不调引起的,也有由罪业所引起的。由四大不调所引起的有四百零四种病,由罪业所起的,病人在精神上受苦,是恶业即将成熟、快要受报的前相。有些因为神识紊乱,会出各种恶梦;有的梦见恶鬼;有的梦见过去已故的亲属;或者游荡在悬崖边、海岸边等危险的道路中;或者睡眠时噩梦不断;身体虽然没死,可是魂灵和鬼神一起游荡。诸如此类,都是快要成熟果报的前相。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久病而成为痨疾,不但醒时感觉苦,连睡眠中也常常叫苦,像这样,凄惨不乐的情状很难以言语叙述。
དགྱེས་རྡོར་ལས།ལུས་ལ་ཡེ་ཤེས་ཆེན་པོ་གནས།།རྟོག་པ་ཐམས་ཅད་ཡང་དག་སྤངས།།དངོས་པོ་ཀུན་ལ་ཁྱབ་པ་པོ།།ལུས་གནས་ལུས་ལས་མ་སྐྱེས་པའོ།།ཞེས་གསུངས།
《喜金刚》:
身住大智慧,远离诸分别,遍诸事物者,住身非身生。
《喜金刚》:
身住大智慧,远离诸分别,遍诸事物者,住身非身生。
ཀླུ་སྒྲུབ་ཀྱིས་སེམས་ཀྱི་རྡོ་རྗེའི་བསྟོད་པ་ལས།སེམས་ཅན་མོས་པ་སྣ་ཚོགས་པ།།ཐ་དད་པ་ཡི་ལྷ་དམིགས་ཏེ།།རིན་ཆེན་སེམས་ནི་རྣམ་གྲོལ་ལས།།ལྷ་གཞན་བསྒྲུབ་ཏུ་ཡོད་མ་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赞金刚心》:
众生意乐异,所缘本尊异,心宝解脱外,无修余本尊。
龙猛菩萨《赞金刚心》:
众生意乐异,所缘本尊异,心宝解脱外,无修余本尊。
很早以前,藏传佛教的上师在训练布施的时候,就拿着很廉价的东西,比如一口饭之类的东西,把两只手当作两个人,首先把东西放在右手上,然后交到左手,同时说:“这个送给你。”然后又把左手当作一个人,右手当作另一个人,把东西从左手交给右手,同时又说:“这个送给你。”这个时候,实际上没有送出任何东西,只是一种训练。当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右手的东西放到左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把一个真实的东西送给了别人,这就是心的训练。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寻求内心的平静]
问:我们在学修过程中,应该说也算很精进,但是在证悟之前万一无常了,我们怎么对治这个无常?答:首先是修一修破瓦法,做好准备。修破瓦法之前要去灌顶,因为破瓦法是密法里面的一个具体修法,所以需要灌顶。灌顶后就学一下破瓦法的修法,这个修法不是很复杂。然后就去修,先是修一个星期左右,比如说从早到晚,大家一起共修是非常好的。一个星期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修成了的标准、验相。之后每天可以坚持修短短的时间,5分钟,甚至更少也可以,这样到时候就可以用得上。另外,你还可以看《修心七要》,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讲怎样用菩提心来面对无常的。这在《慧灯之光》里面有,音频、视频、书里也都有。《慧灯之光》里还有一些如何面对死亡的内容,既有密法的,也有菩提心的,都讲得比较清楚,学一学这些,然后做好准备。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让心不再随世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