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4841~48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དམ་པ་གོང་མ་དག་གིས།རྩ་བརྒྱུད་བླ་མའི་བྱིན་རླབས་སྙིང་ལ་ཞུགས།།ཡི་དམ་ལྷ་ཡི་ས་རྗེས་བཟུང་དངོས་གྲུབ་ཐོབ།།མཁའ་འགྲོ་དམ་ཅན་ལུས་དང་གྲིབ་བཞིན་འགྲོགས།།གང་བསམ་ལྷུན་གྱིས་གྲུབ་པའི་བཀྲ་ཤིས་ཤོག།ཅེས་གསུངས།
古大德:
本传上师加持入心间,诸天本尊摄受得悉地,空行护法如影而随形,成办一切所欲增吉祥。
古大德:
本传上师加持入心间,诸天本尊摄受得悉地,空行护法如影而随形,成办一切所欲增吉祥。
修行从何处入手?身、口、意。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口业,不举他过;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初学者应从较粗大、易察觉把握的身体行为和语言开始,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之后随着修行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心。此时才知道果然是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问:堪布您好!请问我们在家人为什么不能看出家人的戒律?谢谢。答:这背后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人原本想出家,但是他后来看到了出家人的戒律,不由惊叹道:“哇!出家人的戒律这么多!这么烦琐!”他觉得这么多戒律自己肯定守不了,还是不出家了,于是他就没有出家。正是因为他提前看到这些戒律,反而成为他出家的违缘。所以在家人不能看出家人的戒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不过,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看。有些在家人对出家极其向往,对出家人特别恭敬、特别喜欢。这种情况下,他读一读出家人的戒律,心里只会生起欢喜、喜悦,不会有其他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种人是可以看的。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 在生活中管理好自己]
第二大重点是解行并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五欲六尘非常炽盛,这就需要我们一手抓闻思,来启发见解;一手抓念佛的功课,来积极实行。解和行并进,犹如车的两轮,缺一不可。要求每天都尽量有一定的闻思,包括听净土经教、看书、思维等等,这些都叫做“闻思”。闻思才会生起信愿,具足信愿才会提升念佛的质量;而念佛也是信愿的实践。如果解行并进,净土的闻思修三方面同时抓,也就保证了信愿行都在实践。
宇宙的尽头依然是宇宙,生命的尽头仍然是生命,路的尽头还是路。当我们有一天站在没有尽头的路“尽头”时,依然会发现新的路程。因此,“立长远目标,行当下事务”,乃立足之本。
佛教世界观很早以前就讲过。《华严经》当中讲了很多很多的世界,有些世界是有阳光的,有些世界是没有阳光的;有些世界的人身上发光,有些世界的植物身上发光;还有些世界的人和植物没有光,就像我们的世界一样,要靠太阳的光,等等。这就是佛经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在超越了这么多的世界之后,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按照佛经的意思,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像我们现在的地球一样确确实实存在的世界,但是没办法说确切的位置。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 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把散乱的心往回收。念佛时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因为此时你的心比平时安静,才会察觉到念头杂乱。不用去管杂念,坚持念佛,久之会有成效。持咒亦然。
མཛོད་ལས།དམག་ལ་སོགས་པ་དོན་གཅིག་ཕྱིར།།ཐམས་ཅད་བྱེད་པ་པོ་བཞིན་ལྡན།།ཞེས་གསུངས།
《俱舍论》:
军兵等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
《俱舍论》:
军兵等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
问:堪布您好!我在有些场合看到,汉地的一些佛教徒见到藏地的上师后,就把头伸过去让上师给他拍脑袋,说这样就可以得到加持。我想知道这个加持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跟开光是差不多的意思?答: 跟开光不一样,开光跟这是两回事。头伸过去,上师把手放在头上,这实际上来自于佛经。我们在读佛经的时候,经常看到佛陀或是某一位菩萨,把手放在某一个人的头上,这个人当下就开启了智慧、开启了很多禅定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才是真正的加持。但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像佛陀的时代那样,把手放在上面就一下子开悟,现在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了。现在(把手放在人的头上)就是一个祝福。还有修菩提心的人,让有菩提心的人把手放在自己头上,然后祝福一下,这会对他有一些帮助。这个力量不是来自于手,而是来自于他的修行。如果没有什么修证,那手放在头上也不会有什么加持。 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 学会裁剪世俗的生活]
སློབ་དཔོན་རྟ་དབྱངས་ཀྱིས་ཀུན་རྫོབ་བྱང་ཆུབ་སེམས་བསྒོམ་པ་ལས།ཆོས་ཀུན་སྟོང་པ་ཉིད་རྟོགས་པས།།འགྲོ་ལ་སྙིང་རྗེའི་ཆུ་རྒྱུན་འབྱུང་།།ཐབས་མཁས་སྤྱོད་པ་མཐའ་ཡས་པ།།ངེས་འབྱང་མཆོག་གི་སྤྱོད་པ་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马鸣菩萨《修世俗菩提心论》:
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马鸣菩萨《修世俗菩提心论》:
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听说今天是“双十一”,是购物打折的节日,很多人都抓住这一天的来网购、消费,唯恐失去机会。但是对于殊胜日积累功德,大家好像没有这么大的兴趣,所以成就还是很难哦!
修行者对因果和缘起有着坚定的信解,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能化解的便积极去化解,须承受的则甘心承受。以忏前戒后的心行,怀着隐忍和慈悲,去了结往昔恶性的因果,引生良性的因果。所谓旷达就是视野宽广,了达事物在广阔的时空跨度里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规律,从而随缘因势,因势利导愿您逢苦不忧丨寂静FM•第132期
སྒྱུ་འཕྲུལ་ལས།སངས་རྒྱངས་མྱ་ངན་ཡོངས་མི་འདའ།།ཆོས་ཀྱང་ནུབ་པར་མི་འགྱུར་ཏེ།།མ་རིག་སྨིན་མཛད་འདུལ་བའི་ཕྱིར།།བྱུང་ནས་མྱ་ངན་འདའ་བར་སྟོན།།ཞེས་གསུངས།
《幻化网续》:
佛陀不涅槃,佛法不隐没,为调无明众,示现生灭相。
《幻化网续》:
佛陀不涅槃,佛法不隐没,为调无明众,示现生灭相。
所以小乘佛教的经典里讲,如果你不需要任何的奋斗自然就有了,那是不是就可以过这种生活?比如说你有一整栋的楼,里面有五百套房间。这样的一栋楼,你一个人去用的话,也是可以的。因为你不是刻意地去过这样的生活,你也没有为了这个去奋斗什么,而是自然就有了。那自然有了以后,你过了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就不能解脱了?也不是。比如说,你只把这栋楼当作一个房子而已,没有因为自己拥有一个这么大的房子就觉得了不起,没有这些烦恼,没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和想法。车也是一样,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交通工具而已。你有一辆好车,你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有一天没有了这个好车,换成一个非常破烂的车子,只要能够把你送到目的地,你觉得这个交通工具也可以。这样看(其他类似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你可以戴一个名表,也可以戴一个几十块钱的表,反正它能够告诉你准确的时间就好了。是名表还是一般的表,这个都没关系,你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时间表。如果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平常心,那都是没关系的。不仅仅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是这样。网页链接 [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 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