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4461~44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经常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高僧大德还会生病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三种可能:其一,这是一种示现。刚才我们讲过,往昔释迦牟尼佛生病的时候也看病、吃药,也让弟子们为其念经,这在佛经中都有记载。这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是示现给别人看的。其二,虽然这些高僧大德是成就者,但他们的成就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虽然一地以上的菩萨在肉体上不会有痛苦,然而,停留在一地以下的资粮道、加行道两个阶段的菩萨、高僧大德们,则需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清净业障。关于这一点,在佛经里面也提到过,很多阿罗汉死的时候,有的是饿死的,有些是被别人杀死的……但他们这次所受的果报是最后一次。在这个果报受完以后,他们就彻底清净了业障,再也不会受任何果报,因为他们已经成就了。第三个答案,是密宗特有的。在密宗的历史上,有些高僧大德生病的方式很恐怖,其圆寂的方式也很残忍,他们临死时候的表现,甚至比普通人的表现还差。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些现象当中,有一些特别的意义,之所以这些伏藏大师,或真正的密宗成就者,会特意选择残忍的形式来生病或者圆寂,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遣除一些佛法的违缘以及众生的灾难。至于那些高僧大德生病的原因到底是其中的哪一个,我们无法猜度,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上供下施是迅速积累资粮的方便法门。温和、开放的心才更善于发现、欣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珍惜几乎在每一个平常日子里都会有的让我们快乐、感动、鼓舞的时刻,把它们作为礼物供养给诸佛菩萨,并努力将内心的喜悦、感动、温暖传递给其他众生。这便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行持的上供下施网页链接
你认为好的,也许我觉得不好;现在觉得好的,也许以后觉得不好。而且,无论好与不好,都只是我们对事物的标示,却不是事物本身。也就是说,在我们对事物做出好坏、利弊的判断时,不仅是片面、僵化的,而且直接偏离了事物。网页链接
菩提心修法的前行,就是出离心。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整个三界六道是充满着痛苦的,轮转于其中的众生是苦不堪言的。有了这样的观点或者感觉之后,度化众生的念头就会在我们心里油然而生。如果我们不认为漂泊于轮回的众生是痛苦的,就不会产生度化他们的愿望,菩提心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菩提心的基础就是出离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
དགས་པོ་རིན་པོ་ཆེས།བླ་མ་ལ་ཡུན་རིང་དུ་བསྟེན་པ་གཅིག་དགོས་ཏེ།་དེ་ཡང་བླ་མ་དང་གཡག་འགྲོགས་བྱས་པས་མི་ཆོག །ལུས་ངག་ཡིད་གསུམ་གྱི་སྤྱོད་ལམ་མ་དག་པ་ཐམས་ཅད་སྤངས་ནས་ལུས་ངག་ཡིད་གསུམ་གུས་པའི་སྒོ་ནས་བསྟེན་ནོ། ཞེས་གསུངས།
达波仁波切:
必须长期依止上师,不能像牦牛之间的交往一样。要断除不清净的身口意,三门恭敬地进行依止。
达波仁波切:
必须长期依止上师,不能像牦牛之间的交往一样。要断除不清净的身口意,三门恭敬地进行依止。
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一个人晚上做梦吉祥,身体也安康,而另一个人却可能噩梦连连,身体不适,心情糟糕得一塌糊涂。所以,不管是谁,哪怕关系再亲密,都不可能是同一个感受。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ཆོས་རྗེ་འཇིགས་མེད་ཕུན་ཚོགས་ཀྱིས།ཆོས་དང་སྲིད་ཀྱི་ཡོན་ཏན་མཐའ་དག་གི །སྙིང་པོ་མཐར་ཐུག་བསམ་པ་བཟང་པོ་ཡིན། །
འདི་མེད་ཡོན་ཏན་གཞན་ལ་རེ་ཐག་ཆད། །འདི་ཉིད་ཁོ་ན་ཐུགས་ཀྱི་རྒྱན་དུ་ཆོངས།ཞེས་གསུངས།
法王晋美彭措: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其根本就是心地善良。若没有它,其他功德则无法得到。所以,应把“善良”二字铭记于心。
འདི་མེད་ཡོན་ཏན་གཞན་ལ་རེ་ཐག་ཆད། །འདི་ཉིད་ཁོ་ན་ཐུགས་ཀྱི་རྒྱན་དུ་ཆོངས།ཞེས་གསུངས།
法王晋美彭措: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其根本就是心地善良。若没有它,其他功德则无法得到。所以,应把“善良”二字铭记于心。
若是以内心的感受为禅修对象,那么当心里油然生起恭敬、感激、欢喜、忏悔、悲伤或者怨恨、贪执等感受,不必评判,只是去感受去观照,像一支手电筒照着物体。当你发现自己又随着念头跑开了,温柔地把注意力带回来。自始至终,接纳发生的一切。新年集五福:《禅定》
佛经上就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生病,然后去找医生给他配药。那个医生自恃医术高明,所以非常傲慢。他告诉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可以解决人的痛苦,一个是你释迦牟尼佛,你可以解决人类精神上的痛苦;另外一个就是我,我可以解决人类肉体上的痛苦。佛陀为了断除他的慢心,就把他带到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地方,让他指认出那里的每一种草药的作用、味道等等,但他却只能辨认出其中的几种草药,其他都一概不知。于是,释迦牟尼佛就从头到尾,把那儿所有的草药的作用、副作用、味道,以及配制的方法等等一一跟他说明。医生听后,深感自愧不如,从此再也不敢说这种大话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སོ་སོར་ཐར་བའི་མདོ་ལས།འཇུག་ངོགས་བདེ་བའི་ཆུ་ཀླུང་བདེ། །ཆོས་ལ་གོམས་པའི་སྐྱེ་བོ་བདེ། །ཤེས་རབ་ཐོབ་པར་གྱུར་པ་བདེ། །ངའོ་ང་རྒྱལ་ཟད་པ་བདེ། །ཞེསགསུངས།
《别解脱经》:
渠道顺则水流畅,修佛法则心快乐,获智慧则心快乐,灭我慢则心快乐。
《别解脱经》:
渠道顺则水流畅,修佛法则心快乐,获智慧则心快乐,灭我慢则心快乐。
伴随着声声祝福,新年来到了!作为佛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有意义的,迎新春、过春节也应该调整心态。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打开自己的心胸,耕耘自己的心田,调整自己的心态,完成自己的心愿!祝大家三轮清净、六时吉祥、诸事顺利、心想事成!
吉祥如意是靠我们的善念善行感召来的。想要有福德,就要身心端正,积德行善。这不仅是自己最好的护身符,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惠益庇护。所以我们新年祝福自他,不是单纯的表达美好愿望,或乞求有人给我们平安快乐,而是决心要在新的一年善护自己的身语意,远离恶业,常作善行。这样才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福气
这是我给自己布置的寒假作业:在假期内,完成汉译《显句论》《宝性论》的翻译、校对,写完《梦尘回忆录》的初稿,藏译《杂阿含经》翻译出来一部分。
虽然如期完成有点困难,但我在争分夺秒地拼命赶,请别打扰我啊
虽然如期完成有点困难,但我在争分夺秒地拼命赶,请别打扰我啊
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中,掺杂了贪嗔痴的都是恶业,断除了贪嗔痴的才是善法。因此,想方设法断除贪嗔痴,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
只有远离了这三毒,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法王晋美彭措
只有远离了这三毒,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