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4301~432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法和相续相结合了,相续才会有变化;相续有了变化,命运才会有改变。佛法似乎已经得到了,那么我们愿意改变相续吗?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将修行放在第一位呢?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闻思的缘故。闻思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虔诚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其中的虔诚从何而来呢?虔诚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由地而生,只有通过闻思而来。在闻思之后,才会有这些想法——我一定要一心不乱地念佛。只有这样,才会有虔诚念佛的动力和信心。如果没有闻思,则所有的动力和信心都会缺乏来源。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事物总是相反相成变化不止,分合,得失,内外,生长与朽坏,唯其循环往复,方能生生不息。执著就是企图停止这种变化并抗拒事物的两面性。执著使我们以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对人与事的珍惜,一再陷入僵局,强烈感觉到失去。
倘若我们希望别人帮助自己,那就要先主动帮助别人。如果真心喜欢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反对的势力便会日渐减弱。纵然有人本来不太赞同我们,但在我们善意的感召下,他们所说的有些语言,也会成为对我们的赞扬。
反之,假如自己到处树敌,令人怨声载道,那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所以,若想得到众人接受,最有力的法宝就是慈悲心。
——法王晋美彭措
༢༠༡༩ རྒྱལ་སྤྱིའི་བུད་མེད་དུས་ཆེན་གྱི་ཁ་བརྡ།网页链接
对圣法最初如理听闻就能引发信解,在《辨中边论》上说,闻所成慧的作用是增上善根界,我们本具如来藏,借圣法的熏发,善根界就会不断增长起来,也就是在深广圣法的妙雨入到心田时,善根的庄稼被滋润,就会生长起来。作为一个具有佛性的生命,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值遇圣法而且能相信。
ཇོ་ནང་ཏཱ་ར་ན་ཐཱས།རང་བཞིན་གདོད་ནས་སྤྲོས་བྲལ་ལ། །དེ་ལྟར་ཡིན་པར་ངོ་ཤེས་པའི། །ཐབས་ཀྱི་རྒྱལ་པོ་ཟླ་མེད་པ། །མཚན་ལྡན་བླ་མའི་མོས་གུས་ཡིན། །ཞེས་གསུངས།
觉囊多罗那他:
自性本离戏,如是而了悟,唯胜方便法,乃敬信上师。
观音菩萨在中土汉地化身为女相,是因为女子通常具有善良、柔和、体贴、乐于助人的品格。在经中,学佛的女人被佛称为“善女人”。如果能启发内心当中的大慈大爱,将是自己在节日中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
祝女神节快乐!
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不一样,这也与当事人的内心有着很大关联。一般来说,凡夫的内心脆弱易感,而圣者的内心却非常坚强。譬如说,在佛陀即将圆寂时候,周围有很多阿罗汉和修行人围绕着。虽然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圆寂了,自己将失去一位伟大且不可多得的导师,但所有在场的阿罗汉都很平静,唯有阿难因为没有证悟,还是凡夫,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床角哭哭啼啼、悲痛异常。阿罗汉们并不是不恭敬佛,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超越了痛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和幸福]
我们不能说,因为我要上班,要发展我的事业,所以不能修行。虽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要求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出家,但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如何平衡工作与修行的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如果今天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明天也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我们就永远没有时间修行。本来在家人就很难彻底地脱离生活、脱离家庭,假如一再推迟修行计划,等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空闲,但那时人的精力与体力都即将枯竭了,纵然想修行,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哪怕修了,也不一定会修出什么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往后拖延,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而是现在就要修。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任何善念、正念,都是在心上安立的。虽然你的修行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然而一旦你的信心到位了,尘埃落定了,瞬间会见到本尊,瞬间会见性,所有的功德立即就会呈现。所以一定要认真、老实、坚持,这是成就的要诀!
我们的问题是一方面懂得无常的道理,另一方面却几乎永远在下意识地否定、阻止无常。祸福、得失、生死、苦乐、聚散,所有成对的现象都是这样,自带反面,可我们只想要一面。
དྲི་མ་མེད་པ་རིན་པོ་ཆེའི་སྤྲིངས་ཡིག་ལས།གང་དུ་དགེ་བའི་བཤེས་གནས་པ། །དེར་ནི་རྟག་ཏུ་གནས་པར་བྱ། །བླ་མ་རྟག་ཏུ་བསྟེན་པ་དང་། །རྟག་ཏུ་མདོ་སྡེ་བལྟ་བར་བྱ།།ཞེས་གསུངས།
《无垢珍宝书》:
上师居何处,恒常住彼处,恒常依上师,恒常阅经典。
佛的智慧遍知,对任何一个众生的情况,无不知见,谁在衰败中,谁在感受苦,谁的因缘已经成熟可以调化,应以何法门调化,这些佛都一一了知;并且佛以普光明智昼夜恒时观照整个世间,对于应度化的有情,以大悲丝毫也不会错过,连一刹那也不可能延误。正因为佛心以全法界为体,智无不见,悲无不入,所以,在十法界当中,只有佛陀才是最圆满的导师。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处,有何种怖畏,只要我们祈祷佛陀,他一定会加被我们。
苦乐不在于外境如何显现,而在于我们的心如何看待境。心自在的时候,外境是不会有束缚的。
轮回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痛苦等待着我们,每个凡夫的命运都大同小异——都有生老病死,所有人终究都会死掉。怎么样死去,谁都说不清楚。父母可能会离开我们,婚姻、家庭、感情、金钱、工作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始终都是拒绝、抵抗、逃避,不敢面对、不敢承受,只能说明我们的抗压 ...全文
在业力成熟之际,我们再有钱、再有势,也无法驱走曾酿下的苦果;纵有天人的神变,在业力面前也无济于事。若想将其彻底净除,唯有通过忏悔才可以。
——法王晋美彭措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也是神变月的最后一天。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让我们常怀善意,常行善法。愿风雨常调顺,众生悉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