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4001~40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心就是这么奇怪,既有负面的能力,也有正面的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投生到天界等相对清净的世界,也可以让我们转生在不清净的娑婆世界,乃至地狱等更不清净的世界中。而一旦证悟,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世界改为清净的现象,甚至根本不存在。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八:观心的窍决]
我再三讲过,哪怕造一个小小的善业,将来也可获得无量安乐。比如每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花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依此功德,未来定能断除恶趣的根本,获得无量胜妙的安乐。
又比如,佛经中讲,就算听到讲法之前的海螺声,也不会堕入三恶趣,更何况是亲自听闻佛法了?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一些小善微不足道。假如一味地贪执闪电般的今生享乐,对将来从来不做任何准备,年老时一定后悔莫及。
——法王晋美彭措
又比如,佛经中讲,就算听到讲法之前的海螺声,也不会堕入三恶趣,更何况是亲自听闻佛法了?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一些小善微不足道。假如一味地贪执闪电般的今生享乐,对将来从来不做任何准备,年老时一定后悔莫及。
——法王晋美彭措
དོ་ཧ་ལས།མཁས་པ་ཐམས་ཅད་བསྟན་བཅོས་འཆད་པ་ཡིས།།ལུས་ལ་སངས་རྒྱས་ཡོད་པ་མ་རྟོགས་སོ།།ཞེས་གསུངས།
《多哈道歌》:
诸多智者宣教典,不知自身具佛陀。
《多哈道歌》:
诸多智者宣教典,不知自身具佛陀。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梦和醒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多不同:
/ 贰 /
梦里的情景醒来便没有了,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梦是假,而醒是真,因为醒着的时候所经历的,也都是因缘的刹那聚合,过后便散。
比如昨日的情境,今天再无处可寻。上午发生的一切,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见闻觉知的种种,到中午,都过去了,消散了。像做梦一样,当时似乎是有,过后却了无踪迹。
人的一生,童年、少年、青年直至老年,一段一段的生活,回头看都是这样。
我们知道,梦中的经历不仅醒来时没有,正在做梦时也是没有的,从未真实发生过。
但是我们很少想到,醒时经历的一切也是这样,不仅过后没有,当时也只是相对于心的状态而显现的某种境相,并不是实质、自有的存在。
比如,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颜色是频率、波长不同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当我们明明看见红花绿叶时,花的红、叶的绿只是我们的觉知,并非自有的存在。
/ 贰 /
梦里的情景醒来便没有了,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梦是假,而醒是真,因为醒着的时候所经历的,也都是因缘的刹那聚合,过后便散。
比如昨日的情境,今天再无处可寻。上午发生的一切,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见闻觉知的种种,到中午,都过去了,消散了。像做梦一样,当时似乎是有,过后却了无踪迹。
人的一生,童年、少年、青年直至老年,一段一段的生活,回头看都是这样。
我们知道,梦中的经历不仅醒来时没有,正在做梦时也是没有的,从未真实发生过。
但是我们很少想到,醒时经历的一切也是这样,不仅过后没有,当时也只是相对于心的状态而显现的某种境相,并不是实质、自有的存在。
比如,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颜色是频率、波长不同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当我们明明看见红花绿叶时,花的红、叶的绿只是我们的觉知,并非自有的存在。
世俗谛当中的佛菩萨、善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世俗谛的显现,才能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现畜生的形象,才能与它们沟通、对话,并引导它们修行,走解脱道。如果示现为言语不通的人类,就只能给它们念佛号了。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八:上师瑜伽的修法]
问:梦和现实怎么会并无本质的不同呢?
答: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把现实称为“醒”。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梦和醒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到底有多不同。
—— 壹 ——
醒时的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通过感官可以觉知到,心智也是清醒不迷乱的。
然而,我们并不能据此 ...全文
答: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把现实称为“醒”。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梦和醒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到底有多不同。
—— 壹 ——
醒时的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通过感官可以觉知到,心智也是清醒不迷乱的。
然而,我们并不能据此 ...全文
认识圣僧崇高的功德之后,我们所向往的,就是要随学圣僧,以不退菩萨为伴侣,和他们同见、同解、同行、同修,随顺他们的道来行进,和他们同样地趣入涅槃,这是皈依僧的内涵。
ཉི་ཟླ་ཁ་སྦྱོར་ལས།གང་ཞིག་ལུས་ཅན་སྐྱེས་བུ་རྣམས།།ཚེ་ནི་རྟག་རྨི་ལམ་འདྲ།།རྨི་ལམ་གྱིས་ནི་གྲུབ་པ་མེད།།ཚེ་ནི་མི་རྟག་ཆུ་དྲག་འདྲ།།འབབ་ཆུས་གཅིག་ཏུ་བསྡད་པ་མེད།།ཚེ་ནི་མི་རྟག་འཛིན་རླུང་འདྲ།།རླུང་གིས་སྐྱེས་བུ་གཟུང་བ་མེད།།ཅེས་གསུངས།
《日月吻合续》:
一切世间众有情,生命无常如梦境,梦境本来无所成;生命无常如流水,流水不可停一处;生命无常如飓风,风本不可持有情。
《日月吻合续》:
一切世间众有情,生命无常如梦境,梦境本来无所成;生命无常如流水,流水不可停一处;生命无常如飓风,风本不可持有情。
“圆寂”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往往认为,释迦牟尼佛、上师、高僧大德去世,就称为圆寂。圆寂实际上不是指去世,而是显现的化身融入法身,或者是现前了法身。圆满的寂静,是指如来藏具备了所有的佛的功德,所以是圆满。又没有任何不净的烦恼,所以是清净,故叫作寂静。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我们知道,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的修行,都不是为了今生。如果仅仅为了今生而行持任何善法,不仅不是上士道和中士道,连下士道都不是,所以教言里面叫作非教徒。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八:离四贪浅释]
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谁都希望得到快乐,而不愿意感受痛苦。因此,为了日后的长久安乐,在今生短暂的时光里,趁选择权还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我们应该修持正法。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དྲི་མ་མེད་པར་གྲགས་པས་བསྟན་པའི་མདོ་ལས།འཇམ་དཔལ་གྱིས་སྨྲས་པ། སྐྱེས་བུ་དམ་པ་ཁྱེད་ཀུན་གྱིས་ཀྱང་ལེགས་པར་སྨྲས་མོད་ཀྱི་ཁྱེད་ཀྱིས་བཤད་པ་དེ་ཐམས་ཅད་ནི་གཉིས་སོ། བསྟན་པ་གཅིག་ནི་མ་གཏོགས་ཏེ་བརྗོད་དུ་མེད་པ། །སྨྲར་མེད་པ། བཤད་དུ་མེད་པ། བསྒྲག་ཏུ་མེད་པ། བསྟན་དུ་མེད་པར་གདགས་སུ་མེད་པ་དེ་ནི་གཉིས་སུ་མེད་པར་འཇུག་པའོ།། ཞེས་གསུངས།
《无垢称经》:
时,妙吉祥告诸菩萨:“汝等所言虽皆是善,如我意者,汝等此说犹名为二。若诸菩萨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表无示,离诸戏论绝于分别,是为悟入不二法门。”
《无垢称经》:
时,妙吉祥告诸菩萨:“汝等所言虽皆是善,如我意者,汝等此说犹名为二。若诸菩萨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表无示,离诸戏论绝于分别,是为悟入不二法门。”
佛陀和很多成就者都告诉我们:三界当中,尤其是欲界众生没有绝对的幸福。虽然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幸福,但这些幸福都是短暂的、相对的,其中包含着不幸福的种子。无论现实生活当中短暂的幸福,或是超越轮回以后永久的自由幸福,都不是来源于外在的物质生活,而是来源于内心的安静与自由。当心里有嗔恨心、自私心、贪欲心时,就不会自由。要得到终极、永恒的自由,就必须祛除内心当中的贪嗔痴慢。若有佛法甘霖的浸润,人生再怎么大起大落,都能保持平稳的心态。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
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此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对境,都尽量去调整心态,遇到魔力或不愉快的事情时,要转为道用:这都是佛的化现,也是上师的化现,是让我认知自己、超越对境。若能这样想,就会轻松地战胜魔力,也可以从对境中解脱。
ཚུལ་ཁྲིམས་ཡང་དག་པར་ལྡན་པའི་མདོ་ལས། དབུ་བ་དག་ལ་སྙིང་པོ་མེད། །ལོངས་སྤྱོད་དག་ལ་རྟག་པ་མེད། །ལོངས་སྤྱོད་དག་ནི་འབབ་ཆུ་བཞིན། གྲུ་དེ་ཅི་འདྲ་ཁྱིམ་དེ་འདྲ། །མེ་ཏོག་ཅི་འདྲ་གཟུགས་དེ་བཞིན། །སྲོག་ནི་ཆུ་བུར་འདྲ་བ་ཡིན། ཞེས་གསུངས།
《清净律仪经》:
水泡无实质,财富不恒常,受用如水流,家舍如浮舟,美貌如鲜花,生命如聚沫。
《清净律仪经》:
水泡无实质,财富不恒常,受用如水流,家舍如浮舟,美貌如鲜花,生命如聚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