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3741~37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现在,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动机往往都是不善的。何为不善动机呢?凡是仅考虑今生的快乐、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如为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称为不善动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则无论所修的法有多么高深,也只能成为世间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有些人对财物贪心极大,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他们可以变得伶牙俐齿,口中全是些美丽的谎言。
例如,他在别人家见到一只精美华贵的碗,就会想方设法地据为己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他会对主人先花言巧语一番,诸如赞叹此碗做工如何精细、历史如何悠久之类。其次,再恭维碗的主人豪爽大方、品格高尚。继而,他还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证,以此说明自己同主人的关系如何亲密,犹如自家人一样。最后,他会信誓旦旦地立下誓言,说什么假如主人将碗赠送给他,他日后定会对主人全力支持,甚至为报深恩不惜赴汤蹈火……
其实,如果你信以为真地将碗赠送给他,他立即就将刚才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谈得上报答恩德?
相反,假如有人急需一笔财物,被这种人得知之后,则会千方百计从中作梗,大力阻挠。
像这样的人,自己希求某些物品时,就对他人恭维赞叹;别人得到了某些物品,就会立即心生嫉妒。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心怀狡诈、面目虚伪,进而采取不可告人的手段……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心生厌离!
——法王晋美彭措
例如,他在别人家见到一只精美华贵的碗,就会想方设法地据为己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他会对主人先花言巧语一番,诸如赞叹此碗做工如何精细、历史如何悠久之类。其次,再恭维碗的主人豪爽大方、品格高尚。继而,他还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证,以此说明自己同主人的关系如何亲密,犹如自家人一样。最后,他会信誓旦旦地立下誓言,说什么假如主人将碗赠送给他,他日后定会对主人全力支持,甚至为报深恩不惜赴汤蹈火……
其实,如果你信以为真地将碗赠送给他,他立即就将刚才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谈得上报答恩德?
相反,假如有人急需一笔财物,被这种人得知之后,则会千方百计从中作梗,大力阻挠。
像这样的人,自己希求某些物品时,就对他人恭维赞叹;别人得到了某些物品,就会立即心生嫉妒。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心怀狡诈、面目虚伪,进而采取不可告人的手段……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心生厌离!
——法王晋美彭措
དཔལ་ས་ར་ཧས།ཡོད་པར་འཛིན་པ་འགྲོ་བ་འཁྲུལ་བ་སྟེ།།མེད་པར་འཛིན་པ་དེ་བས་ཀྱང་ནི་བླུན།།ཞེས་གསུངས།
吉祥萨热哈巴:
执有众生迷,执无更愚昧。
吉祥萨热哈巴:
执有众生迷,执无更愚昧。
现在,无论是在内地还是藏地,许多人都自诩为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不错,天天都在修法。但如果详细地观察他们为什么而修这些法,就会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人,其修法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如健康、长寿等等,或为了消除一些寿障等现世的灾难。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道(地狱、饿鬼、旁生道)的苦难,而希望自己下一世不堕恶趣,得到人天果报。凡具有以上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 都只能属于世间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千处有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让我们一起祈愿所有众生远离苦难,祈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趣入善法,愿灾难永不降临。 嗡玛尼呗咪吽!
ཨོ་རྒྱན་ཆེན་པོས།ཡུན་རིང་འགྲོགས་ཀྱང་ཤེས་མ་མྱོང་བ་མཚར།ཞེས་གསུངས།
莲花生大士:
此心虽相伴已久,尚未认识真稀有!
莲花生大士:
此心虽相伴已久,尚未认识真稀有!
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上,再加上能见度很高的清朗天气,周围的蓝天也很纯净,人的心自然就会显得很清晰、很纯净,人的心越清晰,就离心的本性越近,人的心越乱,就离心的本性越远,所以,修行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据佛经记载,早在迦叶佛时代,就有一位哲哲国王梦到过一头大象,它的身躯已出窗外,尾巴却迟迟不肯出来。这个梦境是什么意思呢?它预示着释迦佛教法的末期,许多僧人虽然身体出家,心中却仍然留恋着世间八法。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水面有风吹过,涟漪自然生起;而风一旦停止,水面自然平息。平息的水面犹如禅定的心,风则如同烦恼。我们想获得禅定的状态,但是有烦恼的扰动,相续难以平静,唯有通过受持戒律,才能对治、降伏。戒定慧是有次第的哦!
ཐེག་ཆེན་ཚུལ་འཇུག་ལས། མདོར་བསྡུས་ན་ཆོས་ཐམས་ཅད་སྒྱུ་མ་དང་སྨིག་རྒྱུ་དང་མགོ་མཉམ་པར་རྟོགས་པ་ནི། རྫོགས་པ་ཆེན་པོའི་དོན་རྟོགས་པ་སྟེ་ལྟ་བ་ཞེས་བྱ། རྟོགས་པའི་བློ་དང་མི་འབྲལ་བར་གནས་པ་ནི་ཤེས་བཞིན་ཆེན་པོའི་སྣོད་ཀྱིས་ཟིན་པ་ཞེས་བྱ། དེའི་དབང་གིས་འདུ་བྱེད་ཀྱི་རྩོལ་བ་ཆེད་དུ་མི་སྐྱེད་པ་ནི། བཏང་སྙོམས་ཆེན་པོའི་ངང་ལ་གནས་པ་ཞེས་བྱ་སྟེ། དེ་ལ་སྒོམ་པ་ཞེས་ཀྱང་བྱའོ། །ཚིག་དེ་གསུམ་གྱིས་རྫོགས་པ་ཆེན་པོའི་ལྟ་སྒོམ་མ་ལུས་པར་རྫོགས་པ་ཡིན་ནོ། །ཞེས་གསུངས།
《入大乘论》:
总之,若通达诸法是梦是幻、与梦幻等同之理,则称为证悟大圆满之见。若安住并不离于所证悟之智慧,则称为被大正知器所摄。以此而不依勤作之行,则称为大等舍性,此名为修行。此三句涵盖大圆满一切见修。
《入大乘论》:
总之,若通达诸法是梦是幻、与梦幻等同之理,则称为证悟大圆满之见。若安住并不离于所证悟之智慧,则称为被大正知器所摄。以此而不依勤作之行,则称为大等舍性,此名为修行。此三句涵盖大圆满一切见修。
第三、此法门通下通上,适合不同的修行程度,这里分了上下两品。上品是依于生圆次第来修,当然这要具有见解,以及各种相关的修行的素质。下品还修不到生圆次第,那就由具足四对治力的门径来修念。
四川长宁昨晚发生的地震,已造成不少人员伤亡。我们大家一起,尽可能多地念诵观音心咒(唵嘛呢叭咪吽)、弥陀圣号(南无阿弥陀佛)、药师佛圣号(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祈愿亡者离苦得乐,早日往生净土,祈愿伤员早日康复。阿弥陀佛!
末法时代的种种征相,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出家人身上。
有些形象上的出家人,认为只要拥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就能成为高僧大德。这些人从不闻思修行,也不具备些许功德,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佛教常识也弄不清楚,常常表演一些将五方佛误认成“可怜如来”的笑话。他们的行为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免让我们为佛教的前途黯然神伤。
——法王晋美彭措
有些形象上的出家人,认为只要拥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就能成为高僧大德。这些人从不闻思修行,也不具备些许功德,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佛教常识也弄不清楚,常常表演一些将五方佛误认成“可怜如来”的笑话。他们的行为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免让我们为佛教的前途黯然神伤。
——法王晋美彭措
判断是非的准则,是依法不依人。如果你发现佛法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说我原本以为佛法是很好的,但是,我在佛法中发现了问题,所以不学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不学佛;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某个上师的行为或者金刚道友的行为不好,便因此不学佛了,这就不合理。上师、金刚道友的行为,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代表藏传佛教,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划分清楚。要学佛,可以自己好好学,不去管别人的是是非非。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