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3601~362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们平时可以在对境中考验自己,不要逃避对境,也不能陷进去,要去面对它,保持觉悟的状态。看看自己是否有定力,是否有足够的觉悟。
真正的寿命无常,不是悲观地等待死亡,而是从现在开始,分秒必争,不等待、不拖延。这也是佛教的人生观。
ཐེག་ཆེན་མདོ་ལས། སེམས་འདུལ་བ་ནི་བདེ་བ་འདྲེན། །སེམས་འདུལ་བ་ནི་ལེགས་པ་སྟེ། །བདག་ཉིད་བདག་གི་མགོན་ཡིན་གྱི། །གཞན་ལྟ་སུ་ཞིག་མགོན་དུ་གྱུར། །ཞེས་གསུངས།
《大乘经》:
调心得安乐,调心最微妙。自为自怙主,余者岂可怙?
ཡིད་བཞིན་མཛོད་ལས། སེམས་ཀྱིས་འདུ་བྱེད་སེམས་ཀྱིས་ལས་ཀུན་བྱེད། །སེམས་ལ་སྣང་ཞིང་སེམས་ཀྱིས་བཏགས་པས་ན། །འཁྲུལ་བའི་སེམས་གདུལ་སླད་དུ་འབད་པར་མཛོད། །ཅེས་གསུངས།
《如意宝藏论》:
心造世间心造业,心现一切心假立,为调乱心当精进。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大乘佛法就是一种服务行业,菩萨就是众生永久的服务员。他的服务方式,是将佛的智慧和慈悲奉献给人类。如果能成为菩萨,是非常荣幸的,从此以后的人生,就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两种佛性]
在我的身边,有些人平时尽讲空话,说什么“轮回涅槃不存在”“一切善恶无取舍”“我对什么都不怕”,口中也随便哼着一些密法的偈子……
这些人虽然嘴上说什么都不怕,但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马上就开始惊恐不安;虽然声称对一切无取无舍,但看到一些美色、钱财,立刻就露出欣喜的神色。他们自认为是大修行人,却从不在大悲、智慧方面做丝毫努力,根本不知道这才是衡量自己是否证悟的标准。
——法王晋美彭措
“不与取”就是不与而取,指本非天理给与却以私欲盗取。这样的恶性的业行由于所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分成强取、盗取、骗取三种。无论哪一种,由于这样的财富、名誉、地位等等本不属于自己,却运用权力来强取,或者以暗中行窃的手段来窃取,或者运用心机作假等来骗取等,这些都是盗。
要知道,脱离了闻思的修行,完全是一种盲修瞎炼,我保证这种人不会生起与佛法相应的真实见解。如今,有些人仅仅是住在寂静的地方,整天打坐什么都不想,这样没有佛法窍诀的引导,哪怕枯坐了五六年,修行上也不一定有任何进展。
——法王晋美彭措
所谓忏悔,就是给自己留点空间,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别把自己想得太大,别把自己填得满满的。
世间人也许会不理解: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呢?正因为如此,他们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当国王的时候,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因为没有忍受过一点不舒服,所以在铺了十八层各种丝绸床单的下面有一粒豌豆,他都能感觉到,并且不能忍受。后来他不但失去了王位,而且一贫如洗,过着贫苦窘困的生活,只好到山上砍柴维持生计,因为连一件上衣都没有,他只能光着膀子背柴。天长日久下来,他不但丝毫感觉不到痛苦,还觉得很正常。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果遇到一个痛苦时,不是消极地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对。过了这一关,下次遇到类似痛苦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平静地接受,这样自己就战胜了这个痛苦,也就成为了这次与痛苦较量的胜利者。长此以往,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心力,战胜所有的痛苦。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如何面对痛苦和幸福]
没有冶炼加工之前的铁、金等矿石,可以象征凡夫迷乱的心;经过适当加工,石头里的金、铜等物质被分离出来,但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矿物质的成分,可以比喻成一地到十地菩萨的智慧;当最终全部加工完毕,陶冶出百分之百的纯正金属(当然,现实中没有绝对纯正的金属,此处仅是比喻而已)的时候,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恒常、永恒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我们之所以会有障碍,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强;之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心量没有放开。只要有愿的力量,就能超越,不会有痛苦的;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当下就是解脱,不会有障碍的。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在做佛的弟子,而是在做佛的主人——“佛,过来加持我!菩萨,过来保佑我!”不是把身口意供养佛菩萨,而是让佛菩萨把身口意供养给我们。这样能得到佛法吗?
我认为,在佛教里,再也没有比闻思更重要的事情了。昔日的喇拉曲智仁波切,是继麦彭仁波切之后又一位非凡的大德,他说:“对讲闻佛法不满或是不愿意闻思的人,即生得不到解脱;而对闻思作诽谤的人,若想得到暂时和究竟的解脱,犹如石女希望生儿子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法王晋美彭措
“杀生”,藏文是“断命”,指断掉具心识有情的性命。如果有一个想杀掉他的心作为等起,之后不论通过自作杀、教他杀、用武器杀等等加行,做到了断绝他的命根,就叫“断命”或“杀生”。要明白,所谓的杀不只是亲自动手,像教他去杀,或者用阴谋来杀,虽然不是亲自动手,但是导致他死,都叫做杀。连见作随喜,如果达到相应的程度,也就有相应的杀罪。要明白业由心造,心中起了杀心,然后以此造成众生的死亡等,那都是有相应的杀罪。
若修稳固见心性。居士的信心是比较好的,只是有些不够稳定,比较盲目。如果有了很好的信心,又修金刚萨埵忏悔了罪过,修曼荼罗等积累了资粮,在有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下一点功夫,初步了解空性并不难。如果信心很强烈,就有可能突然顿悟。这样的证悟,已经和密宗的证悟非常接近。但要让它发展、成长,就要观待自己的见解与精进程度了。个别修行人是这样的,没有证悟的时候非常渴望,天天都想着怎样证悟,如果能证悟空性,那是多么幸福啊!所以都非常努力。一旦证悟以后,一下子就好像大功告成了一样,全都松懈下来,再也没有进步了。所以我想,让证悟的境界成长、进步、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对初学者的教诲]
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美好时光……

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世上最珍贵的如意宝。

感谢这里的一草一木!
对一个渴望解脱、希求圆满佛果的人而言,去掉自私自利,断除我执我爱,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更紧要,解脱暂且是与你无缘的。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南无阿弥陀佛!希望大家积极行持善法,谨慎护持身语意,莫造恶业。 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
无垢光尊者指出:“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证悟无上大圆满。”可见,若想修有所成,一定要有广大的闻思。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