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3401~342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般若波罗蜜多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作为内证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也称为实相般若;第二种,则是文字般若波罗蜜多。实相般若的本质,是修持显宗、密宗最后所证悟的境界与智慧;文字般若,则是我们天天念诵的、用文字所表述的经典。虽然我们最后所需要的是实相般若,但只有通过文字般若才可以证悟实相般
虽然佛经中明确说,临终十念,必定往生,但平时十念的因缘要具足都不容易,更莫说临终,所以平时就务必要精进修行,回向净土,临终才靠得住。
对吃喝有欲望,对修法没有欲望;对睡觉有欲望,对打坐没有欲望——时间就这样白白地过去,我们依靠什么成就呢?
地藏菩萨在《地藏十轮经》的法会上,特别为了帮助救度南瞻部洲释迦佛的四众弟子,说出了一个大长咒,叫做“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总持章句”。地藏菩萨过去世在恒河沙数诸佛那里亲自得到这个咒,并且受持。它的作用不可思议,能增长一切世出世间如法的方面。
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会被未回向、颠倒回向等摧毁善根的四种因所灭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就算微乎其微,也会令我们暂时获得人天不可思议的安乐富足,在没有究竟证得菩提之前,善根一直越来越增长,不会有穷尽的时候。
——法王晋美彭措
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不可思议,但归纳起来,有八种不同的根机:第一种,对下一世的解脱或者人天福报没有任何兴趣。如今社会上有许多这种人,他们只管眼前的现实生活,除此之外从不希求解脱,也不希求下世的人天福报,小乘佛教称这种人为断根人,大乘佛教不认为其为彻底断根的人,而只是临时断根的人——临时阻断了解脱的种子,临时断绝了慧根与福根。第二种,虽然不希求解脱,但是希求人天福报。第三种,希求声闻的自我解脱果位。第四种,希求缘觉的自我解脱果位。第五种,希求菩萨道。第六种,希求大乘密宗法门。第七种,希求无上大圆满窍诀或类似于无上大圆满的教言。第八种,无定根机。就是根机不确定,遇到大乘的善知识就可能成为大乘修行人、遇到小乘善知识也可能趋向小乘的人。其中除了断根人和不定根机的人以外,对其他的人,都应因材施教,对大乘根机人传授大乘佛法,对小乘根机人传讲小乘佛法,千万不能混乱、不能强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饶益友情九观察]
我们技校的藏餐烹饪班终于开学了!
熟悉无常的过程,其实也是让认知回归事物真实状态的过程。
如此珍贵的菩提心,哪怕在自相续中仅生起一次,也将获得佛子菩萨的称号。如寂天菩萨所说 :“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法王晋美彭措
作为真正的菩萨或大乘修行人,所有的修行都是在利益众生,其中有些是直接利益,有些是间接利益,却没有一个行为不是利益众生的。不是给予众生利乐,就是接受众生的痛苦。具体应该怎样行持呢?比如说,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在自己和另一个人当中一定要砸死一个,自己就推开那个人,让石头落在自己头上,
哪怕做一星半点的布施,也要远离自利的心态,远离追求名声、追求回报等念头。布施是为了放下自我,而不是要增加我执。
ཀུན་མཁྱེན་ཆེན་པོས།ཞེན་པ་ནང་ནས་ལོག་འདོད་རྒུ་ཕངས་མེད་འབྱུང་།།ཞེས་གསུངས།
麦彭仁波切:
内心断除贪欲,财富滚滚而来。
今天,我去了法王如意宝1986年冬天开取伏藏的文殊洞。这里的伏藏,是促成法王朝拜五台山的殊胜缘起。时隔34年,重新来到这里,感觉加持特别大。
以此因缘,愿有缘者开启智慧。嗡阿热巴扎那德ཨོཾ་ཨ་ར་པ་ཙ་ན་དྷིཿ
珍宝菩提心,是轮回涅槃一切善妙之法的源泉,是所有利乐的唯一因。有了这颗菩提心,就能无余灭尽三界一切众生的痛苦,轻易成办一切安乐善妙资粮,这是慈悲的佛菩萨历经多劫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根本没有一个法的功德能胜过菩提心。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都要供养地藏菩萨的尊相,常常以香花、净水、饭食、水果、妙衣、灯明等,敬献在地藏菩萨尊前。无论有什么所求,都像孩子祈求慈母那样,在地藏菩萨像前顶礼、归依、称名、至心祈求。这样也符合《地藏本愿经》里世尊的教导,必然实现无边利益。我们应当在坚固地信仰、一心依止的前提下,念诵地藏菩萨圣号等,作各种与菩萨相应的法行,并将其贯彻到一生之中。
作为一个修行人,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到:一是护持好自己的相续,二是护持好他人的相续。对于大乘佛子来说,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所有的脚印当中,大象的脚印最殊胜;所有的观念当中,无常的观念最殊胜。为什么大象的脚印最殊胜呢?因为大象不会选择危险的路,只会选择安全的路,跟着大象的脚印走,就会平安抵达目的地。为什么无常的观念最殊胜呢?因为,如果修持相续的无常,就会有修行的动力。当我们修行懈怠
对于具有上等智慧的行人而言,依靠安乐道菩萨乘达到安乐果佛地的善妙方便,唯一就是这颗珍宝菩提心。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法王晋美彭措
离开智慧,知识的积累会变成解脱的障碍;离开慈爱,科技的发展会变成人类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