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3181~32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虽然你们以前跟恶友交往过,但重要的是,以后要交往贤善的友伴。就像上师麦彭仁波切所说:“当断诸散乱,假设不能断,当交贤良士,彼是汝妙药。”意思是说,你如果实在不能断绝散乱,那就交往有功德的友人,他会把功德熏染给你。
——法王晋美彭措
怎么才能修有所成?没别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去修。别总以为凡事都有个窍门,总想着走捷径。该吃的苦,别想少吃。甚至该有的困惑,也别总想着去避开。困惑往往蕴藏着豁然开朗的机会。
རྡོར་གཅོད་ལས།སྐར་མ་རབ་རིབ་མར་མེ་དང་།།སྒྱུ་མ་ཟིལ་པ་ཆུ་བུར་དང་།།རྨི་ལམ་གློག་དང་སྤྲིན་ལྟ་བུ།།འདུས་བྱས་ཆོས་རྣམས་དེ་ལྟར་བལྟ།།ཞེས་གསུངས།
《金刚经》(义净译):
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一切痛苦和丑陋来源于自私,一切快乐和美好来源于利他。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嗡啊吽 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大家发愿努力行持善法,断除一切恶业,愿违缘尽除,众生安乐。 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视频
思惟我脱离了长寿天的无暇而有修法的闲暇:长寿天(或称无想天)是修外道法而误入歧途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诸多外道,他们把非道执为正道,如此一路走下去,怎么可能拥有闲暇?非因计因、非果计果的缘故,在非正法的路上日日夜夜拼命苦修,却无法换来任何好的结果。学法的因缘极难集聚。如果没有遇到大师佛陀,没遇到清净纯正、如意宝般的三乘妙法,以及能使修行增上的正法团体,就很容易陷入邪恶的因缘中。古往今来,信奉并行于歧途邪路的各种外道,其见、修、行、果一路下来都是错谬,结果也就只能直堕恶趣。对此,我应当庆幸没有跟他们一样冤枉、可怜地误入外道歧途。
我们常说一生一世都要学修,但总是抓不住一朝一夕;我们常说所有功德都要圆满,但总是抓不住一点一滴。对于把握不住现在的人来说,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任何奇迹。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管你住在城市还是深山寺院等何处,远离恶友随时随地都很重要。作为僧人的你,如果喜欢经商的人,与他交往,可能你也会变成商人;如果喜欢读书人,与他交往,可能你也会变成读书人;如果喜欢实修的人,与他交往,可能你也会变成修行人;如果交往恶友,那可能自己也是个恶人。
如果你想观察别人是不是好人,那就察言观色,看他的行为举动便可知道。那人如果与狡猾者、盗贼共行共住,证明他也是个奸诈的人、行窃的人。很多人不也说 “某某僧人本来是个高尚的人,可他因交往一个坏朋友而完蛋了”吗?
——法王晋美彭措
凡是为获得这一世的幸福,或者为遣除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这样的动机都是不善的。虽然这样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却与解脱毫无关系。因此,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绝不能有这样的目的。经书里讲过,这种动机是需要断除的。所以,我们在每次行善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
རྡོར་གཅོད་ལས།སྐར་མ་རབ་རིབ་མར་མེ་དང་།།སྒྱུ་མ་ཟིལ་པ་ཆུ་བུར་དང་།།རྨི་ལམ་གློག་དང་སྤྲིན་ལྟ་བུ།།འདུས་བྱས་ཆོས་རྣམས་དེ་ལྟར་བལྟ།།ཞེས་གསུངས།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很多时候我们修行没有进展,就是因为把面子看得太重了。在乎别人的看法,在意自己的人设,怎么可能改正缺点、破除我执呢?
对每个人来说,交往善友是极为关要的。华智仁波切曾说过:如果交往有贪嗔痴的友伴,自己也会变成有贪嗔痴的人;如果交往有信心、悲心的友伴,自己也会变成有信心、悲心的人。所以,在没有证得一地之前,自己变成怎样,唯一靠友伴。
——法王晋美彭措
曾经有一位大成就者,当他的一个弟子将要离开的时候,就到上师面前,祈请传一个更殊胜的窍诀。上师说:我并没有什么更殊胜的窍诀。弟子将所有的东西都供养了以后,再一次苦苦祈求,上师就握着弟子的手情真意切地说:“你也将会死的!我也将会死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要远离病殃,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再看动物园的旁生,老虎、黑熊、长颈鹿等等,一辈子被关在圈牢里供人观赏,毫无自由,连一分钟修法的因缘也没有。修法需要具备无数正方面的因缘才能够集成,然而,下堕恶趣只需一个反方面的因缘就能成熟。由上可知:旁生数量众多,却没有丝毫的修法机缘;我如今获得闲暇人身,该是多么幸运!尤其遇到可贵的佛法,是百千万劫难以遇到的事。可怜的旁生,接触佛法尚不可得,又怎么可能通过闻思修来回归本性?恶性循环使它们的未来世更加凄惨。没有佛法的生活不堪设想,没有正法的前途暗淡无光。
发菩提心不能仅仅说大话、发空愿,要从身边的众生做起,尤其是多看看那些令你不太顺心、不太满意的人。离开这些人,哪有“所化众生”?
རྡོར་གཅོད་ལས།ཅི་ལ་ཡང་མི་གནས་པར་སེམས་བསྐྱེད་པར་བྱའོ།ཞེས་གསུངས།
《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善是指什么呢?就是怀有信心祈祷三宝,想让一切众生都幸福快乐,就像我自己快乐幸福一样,想到一切有情都拥有。看看你相续中生没生起这样的善心。
当然,善行比这更重要。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