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2821~284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坛城的梵文发音,就是“曼扎拉”,也即我们平时说的曼荼罗,表示中间有核心,周边是圆圈的世界。这个坛城在中阴时候所有众生都能看见,临终时候的经历有点儿像宇宙大爆炸前后的那种感觉——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识以及阿赖耶识都会消失、间断。而阿赖耶识是所有不清净现象的载体,当载体消失以后,就会出现一种光明的境界,这在密宗里面叫基光明或母光明,也即所有物质最基础、最原始的面目,大圆满里面也叫做死亡光明。因为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只有死亡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光明,所以,死亡的时候,需要母子光明相结合。什么是子光明呢?生前证悟的境界,叫子光明。生前证悟的成就者们已经现证了子光明,当他们在临终的时候,母光明一显现出来,就能立即将子光明和母光明融入一体,并安住于这种光明境界当中,这叫做中阴身的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我们的身体,是自己最珍爱的,它也是与生俱来,但不管我们怎样精心呵护,总有一天也是要舍弃这个身体。既然如此,那更何况说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呢?因此我们要断除一切不可靠的世间法,应该为了后世而精进修持真正对自己有利益的佛法。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生前自己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菩萨众自然前来迎接,一定往生净土。死后请别人念,那就不得而知了。经上说:死后请别人做功德,七分中自己得一分;生前自己做,得千百倍的报。人何苦生前不每天坚持念佛,一定要等死后才请别人念呢?自己在中阴界随业飘荡,能有多大的把握?不如生前及早做好准备。
我们的语言,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创造的呢?比如说:如果让一些小孩子根本不与外界联系,一生下来,就关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创造出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的语言,屋里所有的一切东西,包括锅、碗、勺、盆等等,都会被他们赋予新的名词。他们创造语言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周围的各种物质。因为要用碗吃饭,所以就要给碗起一个名字;因为要上床睡觉,所以也要给床起一个名字;因为要用某个东西,所以就要给这个东西起一个名字……这些物质,都是肉眼看得见的,宏观、粗大的物质。我们的语言,也只能表达、传递宏观、粗大的概念。一旦超越了这个范围,我们的语言就鞭长莫及了。如果真正要了解空性,则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解决,因为空性的境界,不是语言所能如实表达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སློབ་དཔོན་ཉི་འོད་སེང་གེས།འཁོར་བའི་ཆོས་ཞེས་བྱ་བ་གཞན་ཡུལ་ལོགས་ཤིག་ན་མེད་དོ།འཁོར་བའི་ཆོས་ཉིད་མྱང་ངན་ལས་འདས་པའི་དཀྱིལ་འཁོར་དེ་ལྟར་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阿阇梨日光狮子:
所谓轮回,不在他处,轮回的法性即涅槃坛城。
阿阇梨日光狮子:
所谓轮回,不在他处,轮回的法性即涅槃坛城。
显宗分两种:一个是普通、典型的显宗,主要演说佛陀第一和第二转法轮的内容;在佛陀第三转法轮的经典当中,多数是讲菩萨六度、四摄之广大行为的,但其中也有十部最典型的经典,都非常强调光明如来藏,所以我们称第三转法轮的这十部经典为不共的显宗。不共显宗的见解跟普通显宗的观点完全不一样,却与密宗非常接近,只是没有密宗讲得那么明显,所以称这十部经是半显半密的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དཔལ་ས་ར་ཧས།ང་ཡིས་རྩེད་མོ་བྱས་པ་ལ།།བྱིས་པ་རྣམས་ནི་ཨ་ཐང་ཆད།།ཅེས་གསུངས།
萨热哈尊者:
我视世间为游戏,凡愚当真生痛苦。
萨热哈尊者:
我视世间为游戏,凡愚当真生痛苦。
我们的寿命就像闪电一样,没有任何可靠。当然对于老年人就不用提了,他们继续存活在世间的时间肯定不会太长久,因为我们今生当中的一切,都是现量所见,很明显皆是无常。作为一个老人心里也比较容易有这种体悟,可是你们有些年轻人也不要以为自己的未来还很遥远,一个人的寿命确实非常短暂。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信心和见解的重要之处,佛陀已经告诉过我们,若具足这二者,那就一定不会堕入恶趣,并且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功德皆可依此而生长。因此,信心和正见是我们最究竟的朋友,除此以外,其他的比如财产和亲朋好友都是过眼云烟,并非永久可靠的依赖处,这些在我们赶赴中阴时一点都带不走。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在世间,有白天就有黑夜,有严寒就有酷暑。这是人人皆知的明显事实。而“有生必有死”这一点,人们因为忌讳而不肯说,何必这样遮掩呢?一般人不知道,所谓的“我”从来没有灭过,只是业缘尽时迁到另一生处。既然一死不是永灭,死后还有去处,那就要为自己选择最好的去处,因此不能不修净土,以求在净土的莲花中化生,得到清虚之身、无极之寿,以此彻底解脱一切生死苦恼。
མི་ཕམ་རིན་ཆེས།ཀུན་རྟོག་གི་གཡོ་བ་ཡོད་བཞིན་འོད་གསལ་གཡོ་མེད་ངོས་ཟིན་པ་འདི་རྫོགས་ཆེན་ངོ་སྤྲོད་ཀྱི་ཁྱད་ཆོས་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麦彭仁波切:
在分别念动摇的同时,认识无动摇的光明,这是直指大圆满的特法。
麦彭仁波切:
在分别念动摇的同时,认识无动摇的光明,这是直指大圆满的特法。
除了佛陀以外,任何宗教、学派,都说不出空性这么深奥的道理,这是佛教唯一的特点。除此之外,像十善、十不善、前世后世、一般的因果取舍等等,在外道的经典当中也讲过。再譬如说:诸如守戒、修四禅八定等等,也不只是佛法的特点。包括外道也有他们的戒律,甚至外道的某些戒律比佛教的还严格。此外,外道也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也有火供之类的修法,也有四禅八定等等的修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