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2781~28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第一转法轮的时候,因为众生的根机最低,所以就因材施教,主要宣讲了以无常、痛苦为主的四圣谛,令众生断除最初的人我执,以及烦恼里面最粗大的贪嗔痴烦恼,这就相当于珠宝加工的第一个阶段。在二转法轮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众生,从五蕴到佛的智慧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空性,轮回、涅槃的一切法都远离所有戏论,都是真空。请注意,佛经里面提到的真空,与现代物理当中的真空——不管是量子力学的真空,还是工程技术上的真空——都是不一样的。二转法轮的般若法门不仅令众生断除了我执、贪嗔痴等粗大烦恼,而且很细微的烦恼、执著——包括对轮回与涅槃的所有执著,也一并断除了,这就相当于珠宝加工的第二个阶段。在三转法轮的时候,佛陀又告诉大家,空性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空,而是与光明如来藏无二无别的,光明如来藏也是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不是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受的东西,而是心的本性。虽然如来藏也是空性的,但此时佛陀已不太强调空性,因为空性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你们有些人,不要以为自己是闻思者,只要戒律清净,那其他什么修行都不需要了。所谓的戒律清净,如果我们严格依照教典和律典来衡量,那也是并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因此希望大家不要生起骄傲之心,应该以卑下谦虚的态度来闻思修行。并且依靠上师的教言向解脱的涅槃城一步步不断地攀登,这样对今生和来世都有切实的意义。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
修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目的是要一生当中就了脱生死,所以说念佛了生死。我们现在发心因为要了生死,才肯念佛。但是光说念佛可以了生死,如果不知道生死的根,毕竟从哪里去了呢?如果念佛的心不能断除生死根株,又怎么能了脱生死呢?那么,什么是生死的根株呢?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根即是生死的根株。一切凡夫无非是由三有爱的驱使才受生在娑婆。如果内心听任爱的增长,就会随其驱使,反复受生三界,不生净土。
ཁྲོ་བོ་བདུད་རྩི་འཁྱིལ་བའི་རྒྱུད་ལས།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དོན་རྟོགས་ན།།ཞི་ཁྲོ་རང་གི་བྱང་ཆུབ་སེམས།།ཞེས་གསུངས།
《忿怒甘露旋续》:
若证菩提心之义,文武诸尊即此心。
《忿怒甘露旋续》:
若证菩提心之义,文武诸尊即此心。
现在很多居士经常问到,虽然自己在发菩提心,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做不到自轻他重等等,那该怎么办?其实,佛也没有要求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就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这些都是有过程、有次第的,可以做到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就暂时放在后面。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二)]
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以后不论自己转生何处变成何等样的众生,也都是同样愿意获得安乐。因此为了以后获得长期安乐,在今生短暂的时间里,趁现在选择的权利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我们应该修持正法。
麦彭仁波切在其他的教言中也讲过:今生是因地,来世是果地,因此为何现在不造善业?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既然想在秋天得到收获,那在春天为何不播种耕耘灌溉水田呢?既然每一个众生都必须要跟随着自己的业力,那现在就一定要造善业。
——法王晋美彭措
麦彭仁波切在其他的教言中也讲过:今生是因地,来世是果地,因此为何现在不造善业?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既然想在秋天得到收获,那在春天为何不播种耕耘灌溉水田呢?既然每一个众生都必须要跟随着自己的业力,那现在就一定要造善业。
——法王晋美彭措
《三十五佛忏悔文》,在遣除痛苦、增上安乐、证悟解脱方面,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若能发愿念诵或拜忏100遍以上,乃至终身不间断念修的,可在此微博下点赞。届时我会为大家一起回向。
【附】《三十五佛忏悔文》念修仪轨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如是等十方一切世界中,如来应供正等觉,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愿诸世尊,慈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无始生死以来,于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由是罪障之所覆藏,我有情应堕地狱、饿鬼、旁生,或生边地及蔑戾车,或生长寿天,设得人身诸根不具,或执邪见,或厌诸佛出兴于世。所有罪障,今对一切诸佛世尊,智慧者,五眼者,见证者,称量者,知者,见者,彼诸尊前,发露忏悔,不覆不藏,从此制止,永不再犯。
愿彼诸佛世尊,慈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无始生死以来,于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若我乃至布施畜生一抟食之善根,若我护戒之善根,若我净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计筹量,今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前,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劝请诸佛,愿证无上智。过去及未来,现在人中尊,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菩萨具足大悲力 勇士救护利有情
普救无依罪恶我 彼诸菩萨我皈依
身业之三种 口业之四种
以及意三业 十不善皆忏
无始至今生 十恶五无间
心随烦恼转 诸罪皆忏悔
愿戒无有过 具足清净戒
以无执心戒 戒度得圆满
我昔所作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若能发愿念诵或拜忏100遍以上,乃至终身不间断念修的,可在此微博下点赞。届时我会为大家一起回向。
【附】《三十五佛忏悔文》念修仪轨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如是等十方一切世界中,如来应供正等觉,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愿诸世尊,慈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无始生死以来,于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由是罪障之所覆藏,我有情应堕地狱、饿鬼、旁生,或生边地及蔑戾车,或生长寿天,设得人身诸根不具,或执邪见,或厌诸佛出兴于世。所有罪障,今对一切诸佛世尊,智慧者,五眼者,见证者,称量者,知者,见者,彼诸尊前,发露忏悔,不覆不藏,从此制止,永不再犯。
愿彼诸佛世尊,慈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无始生死以来,于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若我乃至布施畜生一抟食之善根,若我护戒之善根,若我净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计筹量,今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前,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劝请诸佛,愿证无上智。过去及未来,现在人中尊,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菩萨具足大悲力 勇士救护利有情
普救无依罪恶我 彼诸菩萨我皈依
身业之三种 口业之四种
以及意三业 十不善皆忏
无始至今生 十恶五无间
心随烦恼转 诸罪皆忏悔
愿戒无有过 具足清净戒
以无执心戒 戒度得圆满
我昔所作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འཇིགས་བྲལ་ཡེ་ཤེས་རྡོ་རྗེས།ཁྱད་པར་རྩ་བའི་བླ་མར་མོས་གུས་དང་།།དམ་ཚིག་གཅིག་པའི་མཆེད་ལ་བརྩེ་གདུང་དང་།།མ་གྱུར་འགྲོ་ལ་སྙིང་རྗེ་བྱང་སེམས་དང་།།འདུས་བྱས་མི་རྟག་བློ་སྣ་བསྟུང་བ་རྣམས།།ཆོས་པའི་གཏད་ནོར་བཞི་ཞེས་མེད་ཐབས་མེད།།ཅེས་གསུངས།
无畏智慧金刚尊者(第二世敦珠法王):
深信恭敬根本师,慈悯同坛诸道友,慈悲老母有情众,迫切观修法无常,修行四宝不可缺。
无畏智慧金刚尊者(第二世敦珠法王):
深信恭敬根本师,慈悯同坛诸道友,慈悲老母有情众,迫切观修法无常,修行四宝不可缺。
有些人与父母的感情很好,有些人则与父母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人与人的因缘不同,但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把父母的安乐挂在心上。人人都有局限,父母也是局限在自己的烦恼业力中身不由己,痛苦不已,我们应多体谅并发愿以自己的善心善行化解父母的苦报答父母的恩。网页链接
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做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地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他人承受这个痛苦吧!”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佛教的定义]
对轮回诸法的本性,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每一个众生死亡之后都是跟随着自己的业力而去,因此真正从因果方面来讲,那些可怜的乞丐和拥有崇高威望地位的国王,他们死后的地位在中阴法王面前是平等的。因此我们不应为贪执今生的安乐而造众多的恶业。
——法王晋美彭措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