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641~26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是发愿还是回向,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作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 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
智悲力德悉圆满 再弘圣者如明月
大圆胜慧普照耀 法脉源流常忆念
网页链接
念念不离上师,心心上师相应,源源不断加被,生生世世不离。
若是能积累善根,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会有福报、有助缘。无需太多顾虑、太多算计,自然规律就是如此。
部主上师威光摄 三昧耶誓众兄弟
大密虹身解脱处 相聚嬉戏常忆念
网页链接
贪欲、嗔恨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懈怠、懒惰是对自己最大的障碍。
这是喇荣第一条水泥路,从法王的闭关房通往甘多拉经堂。每天下午,法王讲完课,都会沿着这条小路回去。有时候小狗还会在前面带路。
那段时光,是我闻思修行最精进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
不要说一点正知正见都没有的人,就连修证比较不错的那些外道仙人,他们在因果知见上都是迷惑的。这是因为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彻底知道前后的一切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间的一部分。这些外道仙人通常很有学问,也有一些世间神通,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如某人前世行善,后世堕落,便轻下结论,说因果是不存在的,并因此著书立说,迷惑了很多人,从而渐渐形成一个教派,断见便由此产生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 浅谈因果关系 ]
有一次跟法王朝圣时,法王在中途有点累了,说:“休息一下,再继续赶路。”如今想起这一幕,让人回味无穷。
释迦牟尼佛也是从凡夫开始学道从而获得成就的,并不是先天的佛。米拉日巴传记里也有记载,他的弟子曾说到:“您肯定是金刚手或某尊佛的化身。”米拉日巴当场就批评道:“你们这样讲,虽然是对我的恭敬,却是对法的极端诽谤。因为你们不相信佛法能将一个普通人转变成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所以,有没有能力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现在去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 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
དུས་འཁོར་རྩ་རྒྱུད་ལས། བླ་མ་འདས་པའི་ལོ་ཟླ་ཚེས་གྲངས་དག ། ངེས་པར་བཟུང་སྟེ་མཆོད་པ་བྱས་གྱུར་ན། ། བསྐལ་པར་བསགས་པའི་སྡིག་པ་རབ་བཅོམ་ནས། ། ཤིན་ཏུ་མི་བཟད་གཤིན་རྗེའི་གྲོང་ལས་ཐར། ། ཞེས་གསུངས།
《时轮金刚根本续》:
上师圆寂年月日,若于此时供养者,摧毁累劫所造罪,解脱恐怖阎罗城。 索达吉藏文化的微博视频
安忍不是憋着,憋久了会憋出病来。安忍是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心的一种幻化,也是自己业力的一种现前。懂得这个道理,心自然就能在对境中安住了。
一心依止上师宝,一心相应上师佛,一切迅速成佛道,一个相应法中摄。
我第一次见到法王如意宝,是在1985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他坐在一把旧椅子上,慈爱地摸着我的头,念了一遍莲师七句祈祷文和莲师心咒、文殊心咒对我加持,并告诉我:“好好闻思,别乱跑。”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幕。
我最后见到法王如意宝,是在2003年的冬天。上师因病要去医院,我问:“要不要像以前一样陪您一起去?”上师说:“这次就不用了吧。”然后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为我加持。第二天,天空飘着清雪,上师在离开时,拉下车窗向我挥手。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上师。
胜妙上师莲足下 二十年间恒依止
显密法藏汇集界 聆听善说常忆念
网页链接
如果是亲人离世,每过一年,思念会减轻一分。如果是上师离世,每过一年,思念会强烈一分。
我们很多痛苦都是因为心的容量不够。把心量打开,把愿发出来,智慧自然就进来了,福报自然就产生了。
伴师初中后三时 师未刹那示不悦
恒施世出世恩德 师徒爱敬常忆念
网页链接
世间、小乘与大乘显宗的八关斋戒都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之上,没有皈依,就不能得到八关斋戒。《俱舍论》讲得很清楚,没有皈依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三宝没有信心,所以不受皈依戒;第二种,是虽然对三宝有信心,但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不知道之前必须受皈依戒,或者忘了受皈依戒。其中的第一种人,就不会得到任何八关斋戒。而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在于发心:①为了得到现世生活中的一些蝇头小利、健康、长寿等等,或是为了来世不堕地狱、旁生、饿鬼道,而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受持八关斋戒,就是世间的八关斋戒。虽然世间的八关斋戒有皈依的基础,故而不属于外道的戒律,但也不属于别解脱戒,其结果,只是世间的福报。因为所有的别解脱戒都一定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即使受持比丘戒、沙弥戒等出家戒,也不能称为别解脱戒,不能成为解脱之因。②在皈依、有出离心但没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小乘的八关斋戒。③在皈依、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大乘八关斋戒,它属于菩萨戒的一部分。在受持八关斋戒之前,发心非常重要。最好是有不造作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实在不行,也要有相似的出离心与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略说八关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