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2361~23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对佛法的修行者来说,任何际遇都可以转为修行的契机,比如,你可以利用孤独感来修持慈悲心。当然,如果你沉浸在孤独的感受里,这本身并不能自然让你生起慈悲等正面、积极的心态,你需要审视它,看到它背后的力量。
业有决定道理,也就是乐报定从善业生、苦报定从恶业生,丝毫不爽。欲得乐果,唯有造集乐因——善业;欲免苦果,唯有断除苦因——恶业。而且,善恶业不是来自别处,唯一出自自己的身口意。换言之,当下自己身口意的造作,直接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苦乐,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决定有相应的果报。所以,我们任何行为都要遵循业果的规律而取舍。
由于疫情的原因,喇荣今年秋季的闭关计划,提前到现在。从今天到阳历的四月下旬,请有缘者在各自的所在地,继续念修阿弥陀佛名号,并闻思佛法。
我也在尽最大的努力精进念佛,希望早日完成发过的誓愿。
我也在尽最大的努力精进念佛,希望早日完成发过的誓愿。
本来佛陀要求我们,要把所有的众生当作善知识来看待。这个要求很高,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无论如何,也不要轻易诽谤别人。同时,也不能因个人目的而到处吹嘘某人,从而为某些人招摇撞骗制造机会,否则很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很大伤害,自己也有很大过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无论我们今天健康、长寿、发财,都不能归功于自己,也不能认为这纯粹是自己修来的福报。菩提心的产生也是一样,第一需要有大乘的善知识;第二还是需要有众生,其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会有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
善恶因果是一切生命共同的自然法则。它超越了所有人为的法律,也是天底下最公正的法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一法则。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比如持咒、念佛、诵经、抄经、调息等,都能起到这个作用。
《亲友书》中有个偈颂是这样说的:“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佛陀谆谆告诫后人:在所有的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应该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没有财产,也是真正的富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