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2301~23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昨天,有19位扑火人员,为了保卫自然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家园,在西昌火灾中不幸牺牲。在这个充满危难的世间,我们每一天学佛修行的机缘都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精进闻思修行,用佛法的功德回报一切众生!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心咒:嗡南无巴嘎瓦得 贝喀匝耶格热班哲雅札巴ra匝雅 达塔嘎达雅 阿儿哈得桑雅桑布达雅 达雅塔 嗡贝喀匝耶 贝喀匝耶 玛哈贝喀匝耶 贝喀匝耶ra匝雅 萨么嘎得梭哈!ཆོ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འི་སྨན་བླ། 药师经略轨·甘露明点 (希阿荣博堪布诵)
其实,对自己真正有益的法,主要就是祈祷阿弥陀佛的修法,你们平常也要祈祷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像极乐世界一样极易往生、又具有超胜功德的刹土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虽然大乘修行人不曾费尽心机地谋求自利,可是当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享有世间的幸福和出世间的圆满,但他们却不会浪费这份幸福和圆满(所谓的浪费,是指像凡夫那样让幸福白白地过去),而是抓住这些机会,使它们成为修行的资粮。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呢?具体的办法,就是要随时随地发起这样的心念:虽然我所拥有的幸福和圆满是有漏且微不足道的,但我仍愿一心一意、诚心实意地把它们全部无条件地送给一切众生,就像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衣服,并让别人穿上一样。实际上,这种发心比回向还要深一些。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自他相换的修法]
善良的人没有伤害心,他(她)总会尽力避免给其他众生造成痛苦。所谓不伤人,不伤物,往宽泛里讲,是不给其他众生制造困惑、烦恼。一句话,如果会让他人心生烦恼,宁肯不说;一个行为,如果会让他人陷入困惑,宁肯不做。
大菩萨在修行时,可以创立自己的净土,但我们现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新建一栋楼是很难的,但使用别人已经建成的房屋却很容易。同样,目前我们不必创建新的净土,因为阿弥陀佛经过无数劫的集资净障,已经建成了这样的净土,我们只需直接往生就行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学道的时候,曾多次转世为关系亲密的国王和王子,因此,任何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千万不要放弃这种发愿,平时也不要忘记这一点。无论住在学院也好,还是回家也好,都要努力地念诵阿弥陀佛圣号。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能够意识到嗔心、贪心生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尽管内心感受到嗔恨、贪执,但不要把恨和贪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要把嗔恨转化为语言和身体上的攻击,不要把贪执之心转化为追求和占有等行为。这样做的同时尽量保持对内心情感变化的觉察,你会发现,当贪嗔生起时,如果不随即采取行动,心里的那股贪执、嗔恨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对我们的干扰会减小。事实上,随着正知正念训练的纯熟,我们的心相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敏锐、调柔,外境对我们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弱。
“你”和“你所拥有的”其实是两个概念。你所拥有的钱财不是“你”,你所拥有的名声不是“你”,你所拥有的权力不是“你”,你所拥有的美貌不是“你”……但许多人常会混淆二者的界限,结果弄丢了自己,迷失了人生。
痛苦有好的一面,幸福也有坏的一面。利用得好,痛苦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不知自制,幸福也可以令人堕落。所以我们要积极面对一切境遇,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佛也说过:所有众生的本性是光明,没有烦恼。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无论造善业还是恶业,当业因感果时,感果的程度是否会和因上的程度相等呢?绝不会!就像一粒谷物的种子,成熟时会硕果累累;就像庞大的无忧树,它的种子只有芥子一样小,可长成后的体积却是无数倍的增长。
外物的种子尚会如此增长,何况有情内身的业种,要知道,心中的种子远比外种子的功能强大。因此《集法句经》中说:“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这是业的增长广大道理。
外物的种子尚会如此增长,何况有情内身的业种,要知道,心中的种子远比外种子的功能强大。因此《集法句经》中说:“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这是业的增长广大道理。
我们不应该站在欲望的立场去否定自己的生活,而应该站在生活的立场去否定欲望。因为前者永远无法让我们感到幸福,后者却随时可以使我们尝到人间的快乐。--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