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601~2620 of 2794)
一共收录了13848条微博,搜索到了2794条微博 >>导出微博>>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当你觉得特别痛苦时,应当去找这颗痛苦的心在哪里,当你遍寻不得它时,痛苦自然就解脱了。这个窍诀极为殊胜!当年禅宗二祖慧可,也请达摩祖师为他安心,达摩祖师说:“把心拿来,我为你安。”慧可怎样都找不到这颗心,达摩祖师说:“我已为你将心安好了。” ​​​​
如果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变成牛马等畜生,却天天得闻佛号;一是大富大贵、尊荣无比,但一生中也听不到佛名。有智慧的人当选哪个呢?应当选前者。因为只要听了佛号,就会很容易解脱,而暂时的利禄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在《华严经》中也说:“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
佛教并非劝所有的人都割爱出家,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并非一味否定。如佛陀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 ​​​​
从前,有个不孝子想把年迈的母亲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亲一路用树枝做标记。为了防止母亲沿标记回来,他专挑弯曲偏僻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累得浑身是汗。最后,他把母亲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说:“走了这么远,看你还怎么回去!”母亲低声说:“我做标记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这,就是母爱~ ​​​​
刚才吃了几粒樱桃,口中满是甜甜的滋味,不禁让我饮水思源,想到这些樱桃从播种、采摘、贩卖、运输……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无数人的汗水。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愿我们对身边每一件事物,都懂得感恩、惜福! ​​​​
佛在《涅槃经》中曾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一个人光有信心、却无智慧,这种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无明愚痴;光有智慧、却无信心,这种智慧会成为自己傲慢的资本,最终只能增长无边的邪见。所以,信心与智慧犹如人的双足,缺少一个的话,在解脱的道路上都走不了多远! ​​​​
战场上,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老僧问:“你可以等一下吗?”说罢腾空而起,落地时盘腿而坐,瞬间他已坐化了,眼角还挂着一滴泪。他为什么如此呢?原来,佛经中记载,杀圣者要堕入地狱,老僧悲悯这位士兵,为免他造下恶业,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那眼角的泪,正是对众生的大悲~ ​​​​
若多念南么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刹土不遥远。 ​​​​
当今时代,需要大家有互相合作的能力。但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人格,与人合作时就会经常发生矛盾,战火不断、硝烟弥漫。这样的话,就算他有再过硬的技术、再绝伦的才华,最终也会如梦中摔碎的杯子、水泡上破裂的月影一样,这些都无有用武之地。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心地善良,不损害任何人。 ​​​​
一切枝叶等依树根 ​​​​
我在等它开花.... ​​​​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遭受了8级强烈地震,据资料统计,6.9万人瞬间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三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亡者共诵观音心咒:嗡玛呢叭美吽。希望每个人至少念100遍以上~ ​​​​
济公,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并以为这是神话人物,却不知他在历史上真真实实出现过。他举止似痴若狂,但却是得道高僧,并被尊为禅宗第五十祖。他曾说: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
当今社会很多怪病层出不穷,不管是身体上的四大不调,还是精神上的抑郁症、自闭症,许多人罹患之后四处求医,却常药石无效。之所以如此,佛教中说,疾病的成因有两种,一是前世的业力,二是今生的外缘。后者治疗起来相对容易;但前者的话,单靠求医问药很难治愈,此时就需要忏悔业障了! ​​​​
供养佛尊 ​​​​
昨晚我得到一本书——《雪域求学记》,然后就以好奇心,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书中描写了在战乱时代,一个人从13岁学佛到80多岁的曲折经历,详细刻画了当年来赴藏地求法的经过。作者说在学佛的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自己始终以一颗惭愧心依法修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
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我们应当感恩佛陀,为众生开启了如此殊胜的智慧与大悲之门,望大家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这是1995年法王如意宝在国外参加“浴佛节”的情景。这张照片是我当时亲手所拍,一直珍藏至今,今与大家分享: ​​​​
要想制服自己的心,灭除一切烦恼,只看一两本书,修行很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位重病缠身的慢性病患,仅仅服了几颗药,便希望自己大病痊愈、健康如初,这无疑不太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