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传授 念珠加持咒+顶礼咒+供云咒
本文节选自《慧灯之光》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
下面我们就从精神层面来观修无常:
我们的意识或者精神当中出现的每一个念头,都存在着生灭。
当某个念头在一刹那间生起的时候,我们就去追踪这个念头,看它从何而来,并用时间将该念头划分成很多阶段。
比如,佛经当中也讲过:
在口中念诵“嗡阿吽”三个字的时候,意识当中也会出现三个念头——嗡、啊、吽;
然后观察位于中间的“啊”的念头,并将该念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靠近“嗡”的阶段;
第二个,是处于中间的阶段;
第三个,是靠近“吽”的阶段。
其中的每一个阶段,又可以一再细分,最后分到凡夫的意识所能抓住的最小片断。
在这个不可再分的片断当中,肯定也同时存在着生灭。
由此可以判断,所谓精神或者意识,也只能存在于一瞬间,除了这一瞬间之外,根本不存在任何世界或者任何人。
比如说,正当我们听法的时候,我们会一直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但实际情况却是,所谓的“我”,只能存在于一个刹那之间。
假如我们把连贯的十个刹那中的第五个刹那认定为现在的“我”,
那么第一、二、三、四个刹那就成了过去,
第六、七、八、九、十个刹那就成了未来,
如今能够存在的,只有第五个刹那。
因为过去的法已经消逝,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星球、任何一个时空当中都不可能存在;
而未来的法又尚未产生,因而更不可能存在。
能够存在的,唯有第五个刹那,但第五个刹那却是转瞬即逝的,
然后我们就再把第六个刹那认定为现在的“我”,之后就是第七、第八个刹那,当所有的刹那陆陆续续地进入现在的位置时,我们就不断地将其认定为“我”。
这就像念咒的佛珠,虽然念珠是由一百零八颗独立的珠子组成,但当念珠一颗一颗地进入食指和拇指之间的时候,我们却只能数到一颗当前的珠子。
同样,一个人的所有生命加起来,肯定有成千上万个刹那,但现在能拥有的,却只有一个刹那。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未来的还没有诞生,我们却往往认为:
“我”昨天去放了生,
“我”今天又在放生,
明天“我”还要去放生,
将“我”的概念延伸到昨天、明天以及更加遥远的时空范围之内。
实际上,真正的“我”却只有一刹那。
以上是关于内无常中刹那的无常的观修方法,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来分析的。
由上可知:众生的心身,也像外在的山川草木一般,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迁转。
下面是慈诚罗珠堪布亲自传授的咒语音频提供给大家,帮助道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修行。
上师精彩问答:
问:去菜市场给小动物法布施,要他们听到吗?
答:在不方便的场合可以默念回向,它能听到最好。
问: 大型放生提前预定好吗?
答:我们不鼓励他们捕捉动物,有人会想,没有放生他们不会饲养,我们在放生,而他们捕捉动物。
其实要换一种方式思考:有人饲养也好,捕鸟也好,有人在做这些事,我们不放生,捕捉的人也不会停下来不做。我们不预定,餐厅会预定。我们去预定,没有鼓励饲养,捕捉动物,另外,预定可以救众生的命,那么,预定后面的事情要搞清楚。
问:我们到底参加不参加法会?
答:可以参加法会、拜佛。除此之外,要做功课,修四加行、五加行,闻思修。有这样的功课,这些法会,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没有功课,认为学佛就是参加法会,这是不对的。
有些法会商业化,参不参加要自己考虑好。寺庙维持需要费用,道场有正法,佛教徒发现道场的价值,维持的费用,不需要商业化的手段,也会有人发心供养的。
问:修菩提心,如何理解:一切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
答:首先,要确定一个人从前世来到今生,再走到下一世,
先确定轮回存在。轮回不是一千年一万年,是无始无终的遥远的时间,太长的流转轮回过程中,众生之间都有过母子关系。
问:从国外回来的年轻人想学佛, 面对这样的初学者,怎样才是好的切入点?
答:有的人很虔诚,国外回来的年轻人,真正想学佛,成佛,得到解脱的,这样的人很多。其他人怎么学,他们就应该怎么学。
先修出离心、菩提心,这些法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年轻人中学佛,不要一开始就学习持戒、念佛,在佛教里面,年轻人能接受的,不给他们造成压力的一些思想,比如,人天佛佛教等都可以用。
佛教里,有一些赞颂三宝的歌曲,还有类似的佛教表演等佛教化娱乐的内容,也可以,这些在佛教里面,比较容易接受,与现代人想法接近,与科学有关的,先让他们学习,不需要修行念经,这个是比较好的切入点。
问:
(1)如果五加行膝盖疼,什么咒语替代?
答:念咒不解决问题。打坐的时候疼,腿活动一下;磕头时,如果因为地板硬,垫一下就好了,不需要念咒。
(2)睡觉观想法王如意宝是竖的,还是横的?
答:睡觉观想:我(堪布)还是这样坐着,
法王如意宝也是坐着。不需要观想我躺着。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