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以慈悲和智慧与众生接触,保持适度,既不是贪爱,也不是舍弃。 贪爱则远离了智慧,舍弃则远离了慈悲。
忏悔是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对境,承认一切对境都是由业力而来。当你不动心地接受时,这个业力已经清净了。
修行要把一天当作一世来对待。
晨起是新生,上午过青春,
中午为壮年,下午到中年,
日暮成老年,入眠已临终,
梦境度中阴,再醒复新生。
这样思维忆念,才能把握今生。
做生意的人,不要仅仅为了利润。社会需要各种平台,你创建了适当的平台,以利他心给大众提供方便,这样无论是当下的利润,还是未来的果报,自然就都有了。
有功德就不会有烦恼,有福报就不会有压力。积累清净的善根,修持无漏的善法,才能显现身边的极乐世界。
一切有情与佛性都从未分离。对他人没有信心时,你不会慈悲;对自己没有信心时,你没有快乐。
世间的福报,可享受但不可贪执;
修行的善根,可拥有但不可贪执;
解脱的安乐,可修证但不可贪执。
今天是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圆寂十六周年的日子。“勿失自道,勿扰他心。”这是如佛陀般的上师留给我们的永恒的教言。末法时期,修行的机会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珍惜传承,莫负人身。
我们很多痛苦都是因为心的容量不够。把心量打开,把愿发出来,智慧自然就进来了,福报自然就产生了。
安忍不是憋着,憋久了会憋出病来。安忍是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心的一种幻化,也是自己业力的一种现前。懂得这个道理,心自然就能在对境中安住了。
贪欲、嗔恨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懈怠、懒惰是对自己最大的障碍。
若是能积累善根,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会有福报、有助缘。无需太多顾虑、太多算计,自然规律就是如此。
当你明白发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经历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就是开悟的时候。
修行有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清净业障主要是利益自己,广结善缘主要是利益他人。
如果一个人学佛后,出离心、慈悲心、恭敬心都生起了,说明你的业障正在消除。如果执着越来越深,我慢越来越重,贪心越来越强,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
以众生的安乐为自己的安乐,以众生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你就有功德和福报了。
内心怯懦之时,永远要面临轮回;内心坚毅之时,当下即得到解脱。
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就是业障重的表现。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你的业障才减轻。
遇见倒霉的事儿,不要悲观失望;遇见顺心的事儿,不要得意忘形。所谓平常心,就是如此。
近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等城市传播,很多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值此春节前夕,请有缘佛子念诵金刚铠甲心咒108遍,回向给受疫情侵扰的众生!愿得佛力加持,遣除一切病苦!嗡巴玛夏瓦热帕的 南巴修 纳嘎南 达雅塔 萨瓦沃热达 哈纳哈纳 班贼纳 RA恰RA恰娑哈!
我们在一切对境中,都需要提起心中的正念。哪怕是生病需要治疗,也要知道医院、医生和药物以及治疗过程都是佛菩萨的化现,都是药师佛的事业;打针吃药,都是消业除障的方法。这样转念,不仅能治愈疾病,也能从根本上消除业障。
佛救度众生的方法,就是让众生断恶行善。你按照佛的教导去做了,才能转变因果。佛让你开悟证悟,你做到了,才能超越因果。除此以外,佛也没有别的办法。
寒暑交异,日月更迭,又一个新春如约而至。由于宿世的因缘,我们的生命中铭刻着佛法的印记。不管大家身在哪里,我们的心永远可以在一起。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祈祷上师三宝,不要忘记精进闻思修行,不要忘记一切如母有情!祝愿大家远离一切病魔侵害,身体健康,阖家安泰,遍沐佛光!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和”也要有一定智慧才能做到。如果你对自己的家人能无私地奉献、付出,还能容纳对方的一些不足,家人之间相处一定会和谐,家庭一定能和睦。
人身就像水泡、彩虹一样,随时都会幻灭,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人身又像招财树、聚宝盆一样,只要利用得好,会从中得到无限的福报和究竟的解脱,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轻。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讲:“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若能善加利用时间,把握这个窍诀,调服妄念,也许很快就能成就哦!
念念不忘上师三宝,才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念念不忘父母众生,才能有真正的慈悲心。以信心和慈悲心坚定不移地持咒,一定会成就咒语的功德。
大乘佛子要通过发愿,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凡是看见、听见、忆念过我的,不管他们对我生起欢喜心,还是生起憎恨心,但愿我时时刻刻都能给予他们安乐,能承办他们的一切愿望。经常这样发愿,不仅自己的心能打开,一切障碍也会消除。
人们往往在危难临近之时,才珍惜起自己的生命。其实唯有认真学修,降服烦恼,断除执念,掌握自利利他的方法,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今年的观音九本尊法会,开办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希望大家能精进修法,专注观修,猛厉念诵,用心回向,为众生的平安幸福和究竟解脱祈祷。信念的力量无穷无尽,三宝的加持无所不在,这一切都需要用我们的心来启发。
戴口罩可以防止身体被病毒侵害,大家对口罩就特别希求。学佛法可以防止心灵被烦恼侵害,大家对佛法也是同样希求吗?
很多人繁忙的时候,觉得修行的障碍是没有时间。现在有了空闲,可能反倒更加放逸了,甚至无所事事、六神无主。障碍我们修行的,从来都不是对境。
我们现在虽然人在屋里,但是心量可以打开,尤其应多发自他相换菩提心:“一切疾病痛苦由我来承担,一切健康快乐给予他人。”大家敢这样发心吗?
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但是我们的善念、愿力、正念的作用也不可思议。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世界想要发展,人类想要提升,必须要经历这些坎坷和磨难,对修行人来说,这不是件坏事。
平日里,当危险离我们很远时,我们谈论起出离心、菩提心,甚至无我、空性的智慧,好像很容易。一旦临近生老病死的痛苦,才发现最在意的还是这个色身,什么也没有“空”过。希望大家在生活归于平静以后,也不要忘记:我们一直身处轮回之中。巨浪苦海,了无安逸。
为了平安度过这次疫情,戴口罩、勤洗手等这些防护措施,我们都要尽力去做。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身边的人,三是为了整个社会。这也是一种利他心。这样不仅自己没有烦恼,也不会给他人带来烦恼,这就是修行人应该做的事情。
求法、修法是很苦的一件事情。控制身体容易,但是守住心难,安住心难,解脱心难。虽然难,但是我们也一定要这样尝试,让心不为贪念所转,不为嗔恚所扰,不为愚痴所覆,保持一种出离而慈悲的状态。若能如此,无论做什么,都不算虚度光阴。
我们要精进持咒、修行,为社会、为人类祈祷。祈祷本身也是一种力量,我们无私地为众生祈祷,这个力量将无坚不摧。我们做为大乘佛子,平时就该这样做,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更应该把吉祥、美好的祝福送给众生。
每个人的生命,乃至每个众生的生命,对于其本身来说,都是最重要、最珍贵的。爱护、尊重自己和其他众生的生命,下决心不杀害任何一个众生,是一切利乐的源泉。
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不管对佛法的见解有多么高深,只要他还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执,终究是轮回之因。所有的佛法,都是让人放下的。
佛法的功德不难得到,佛法的境界也不难证得,难在对世间太依恋,生不起出离心。若是放不下轮回,遭受痛苦也是应该的,因为轮回的本性不离痛苦。如果在遭遇一些对境的时候,能及时反思,下决心摆脱轮回的束缚,这是苦难最可贵的价值。
逆境是磨练心态最好的机缘。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还能坚持发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的安乐而祈祷、忏悔,越是能积累更大的资粮。
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需要极其专注,完全投入。修行更是如此。把佛法的精神变成自己的理念,信仰就能成为你力量的源泉。无论面临什么,你都是坚韧而自由的。
我们可以为了他人付出,但是不要为了他人造业。为他人付出,得到的善果是自己的;为他人造业,得到的恶果也是自己的。
我们的“我执”太强烈,所以一旦有特殊的对境的时候,自然就产生恐惧。如果我们能发愿代受众生的一切疾苦,我执自然就放下了,很多负面情绪也自然就消除了。
很多咒语都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可以去除病魔、消灾免难。关键是我们自心的力量无法集中,或者说禅定的力量不够集中。如果我们有禅定,那么所有的咒语,无论是金刚铠甲心咒还是具光佛母心咒,都是虚空藏,里面应有尽有。在众生需要的时候,我们哪怕内心惯于放逸,也要精进修持禅定,专心念诵,这也是一种法布施。
在轮回里,除了自己的善根和福德,没有任何东西是可靠的。不管面对什么,都不要让外境染污自己的心,断除自己的善念。
今天是藏历的新年,藏历的正月也是佛教的神变月。由于佛力的加持,神变月中,修任何善法功德都能增长十亿倍。我们积累功德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福报,也是为了有能力去利益众生。希望大家在此期间多发善心,多行善法,多做善事,让资粮越来越圆满!
当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时,无论如何都应当用它来造善业。因为这个身体本身,就是依靠往昔无量的善业换来的。
我们所依恋的美貌、名声、财富、地位,在生死之际,毫无用处。不要到临终时才意识到这一点。
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佛陀的关怀,把解脱的希望寄托于上师的神通,这是对佛法最大的误解。求而不修,烦恼难除。
现在的人找伴侣都特别强调“三观”。但如果双方的动机都是相互利用,没有真正的信任,不去换位思考,哪怕“三观”再一致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对“一切众生”发慈悲心好像很容易,对身边的人发慈悲心却很难。其实没有对一个众生的慈悲,也就没有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观察和判断事情的时候,要看是否利于解脱,是否利于众生。如果因为它对解脱有利,对众生有利,因此而愿意去做,这叫不离佛法,这叫修行。
人在不愉快的时候,往往能体现出心里最执着的东西。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哦!
我们遇到一点点挫折心里就感到厌烦,遭受一点点灾难就惶恐不安,但是恶趣痛苦会远超于此。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很多业障没有消除。
虽然学佛的路很漫长,但是自从你踏上这条路开始,就已经光明遍覆。
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就多帮助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功德,就多随喜他们。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够对治我执、对治烦恼,就是修行。
专注地闻法,才能生起闻慧;专注地思维,才能生起思慧;专注地修持,才能生起修慧。散乱的心是不可能生起任何智慧的。
很多贪欲的对境、嗔恨的对境,都来自我们内心的刻画。
“表法”不仅是外表上的行为,更要有内心的慈悲。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感化所有众生。
降伏内心的烦恼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当你解脱烦恼之时,哪怕是一部分,也会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深信佛的加持,心自然能安住,违缘障碍也自然能解开。
我们所经历的每个对境,都是消业的机会,积福的机会。这些对境,才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人这短暂的一生,最容易流逝的是时光,最容易留下的是业果。
末法时期,人的贪欲越来越大,自然环境遭受了太大了压力,也给了人们不好的反馈。我们作为修行人,应当减少贪欲,尽量不去染污环境、破坏环境,为地球的健康尽一份力。
懂得因果的人,无论面临什么都不需要慌乱。多忏悔、多消业,很多违缘自然就会化解。
有所求的付出,得到的回报也是有限的;无所求的付出,才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回报。
人心在变,地球也在变。人类不尊重地球,所以地球也不尊重人类了。人类内心的贪婪以及不安,特别需要用佛法来化解。
积累福报、改变命运并不用费尽周折,哪怕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吃的东西先供养给佛,培养自己的恭敬心和感恩心;吃剩的东西布施给饿鬼道众生,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如此你就在圆满福报,改变命运。
人生虽然漫长,但是和整个轮回相比,是转瞬即逝的。现在每一天修行的机会、消业的机会看起来寻常,然而一经失去,不会再有。
能降伏心里的贪欲,是真正的勇士;能断除心里的怨恨,是真正的英雄。
只要满怀着对众生的善意,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哪怕是在睡眠中也会积累无量的福德。
能理解别人的痛苦,是一种很殊胜的能力。这不仅能帮助你发出慈悲心,还能消除你本身的很多烦恼。
某种善法、某种功德,比如早晚课,如果不间断地做,天天行持,变成了一个相续,这种力量是很猛烈的。如果经常间断,力量就没有那么强大了。
披上出离心的盔甲,才可以保证自己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受伤害。
不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不随着别人的口而动心,这是一种定力。
多种善根,多结善缘,享受善果,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昨天,有19位扑火人员,为了保卫自然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家园,在西昌火灾中不幸牺牲。在这个充满危难的世间,我们每一天学佛修行的机缘都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精进闻思修行,用佛法的功德回报一切众生!
行持一点点善法,也是功德的积累;破掉一点点我执,也是修行的成果。
每个清明节,大家都会踏青抒怀,但是今年有很多可怜众生,却提前将生命留在了冬天。而今,我们能利用这个刹那坏灭的人身修持善法,这是无比幸运而珍贵的。让我们将所有功德回向给已故者,愿他们永归极乐净土,也由衷地祈愿人们远离恶业,使自己安住在善因善果之间。
人活在世间,必然要面临很多危险。然而最大的危险,叫做生际必死。
即使遇见对境,历经磨难,也不失去善良之心,不失去正知正念,这叫消除业障、积累资粮。
求菩萨,不如做菩萨。能去帮助、保佑别人的时候,你就成了菩萨。
当你真正为了修行、为了众生的利益去做事的时候,很多违缘障碍自然会消失。
多考虑他人的利益,不要做心胸狭窄的人;多考虑来生的利益,不要做目光短浅的人。
所谓的自在,是从放下烦恼、执着中来的,而不是放弃责任和义务。
能够改变自己,才能利益他人;能够超越自己,才能摄受他人。
每一天都不断地积累资粮、忏悔业障,踏踏实实地修行,这样相续会不断地成熟,有一天自然就会见性。
当我们修行稍微精进一点的时候,也许障碍违缘会更多。不要担心,这正是消除业障、提升境界的机缘。好好把握它!
多在意自己的发心,少在意他人的评价;多在意因果的取舍,少在意一时的得失。
活的时候自在,死的时候安详,来世获得解脱:这才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修行之路是艰难而辛苦的,但是世人为了追求欲乐所付出的艰辛,远胜于此。向前是解脱,退后是轮回。
行持善业的时候没有贪执,享受福报的时候就没有压力。
现在科技发达了,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精神没有跟上,导致心灵出了问题,甚至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很难治愈。如果通过学佛修行,把心量打开,一定能摆脱这种痛苦。
#世界地球日#整个地球的环境,是众生业力的化现,也可以说是众生内心的感召。人类如果越来越贪婪,越来越相互敌对,最终感受不幸的只能是自己。
佛法是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修行是用来消除烦恼,而不是加重烦恼的。
想提升人生的格局,提升精神的境界,就要为众生付出。
什么是出离心?当世间的名闻利养都束缚不了你,压不住你的内心,控制不了你的时候,你就有出离心了。
放下自私和贪婪,以悲心和愿力去接触众生、利益众生,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保护别人,这叫自度度他,自觉觉他。
没有突破自己的时候,修行是很苦的。试着接受这种艰苦,一旦心态放下了,境界提升了,觉悟很快就会现前。
认真是成就的根本,执着是成就的障碍。取舍因果是成就的根本,患得患失是成就的障碍。
修行有进益,征兆是什么?烦恼在减少,快乐在变多,慈悲渐渐重,执着渐渐轻,顺境与逆境,都是平等性。
只要随时能用佛法对治烦恼和执着,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令自己的相续成熟。
节假日,单位可以给员工放假。我们能否也给心灵放个假,让它在繁杂的对境前停下,回归本来的清净?
我们修仪轨,是为了开悟、见性。上每一座,念每一句,都要去观自己的心,让心安住于法上。
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即使身处同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感受与想法也不同。所以不必因此而产生烦恼哦!
嗔恨心生起了,慈悲一定在消失;傲慢心增长了,功德一定在消失。
不要以众生为敌,要以烦恼为敌。烦恼清净了,众生也都是清净的。
平时多下功夫,遇见对境时心态很容易能稳定,加持也很容易能得到。
由于出现顺境而满足,或者出现逆境而气馁,都是修行的障碍。
所有的佛都是由凡夫修成的。只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去磨练自己的心态, 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就,都可以达到圆满。
心甘情愿地替众生承担罪业,业障消除得特别快。心甘情愿地为众生提供帮助,福报积累得特别快。
若是想做一个修行人,任何时候心都要保持平静,得失、来去,都是自然的,如天上的云朵一样。不可靠是正常的,无常是正常的,这都不离自性。
自己没有烦恼,不可能受到他人的影响。烦恼停息了,在任何对境中都是自在的。
任何一个众生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都能以清净的心态去做,这就是布施。
所有让我们生烦恼的对境,都是我们修炼慈悲心最好的对境。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遇见了,就是自己的缘分,都要认真去做。包括做家务,都不能懈怠懒惰哦!
龙树菩萨说:“诸法了知皆空性,仍然不离业和果。”我们不要因为有一点空性的见解,就忽视积累善根哦!
我们所执着的一切,都如同隐形的绳索与牢笼一样,束缚着我们的心灵。然而这种束缚,只有通过我们自己才能解开。
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起,刹那刹那当中变化。你把它执着为实有了,这就是愚痴颠倒。
希望他人能得到安乐、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人,这个心态本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任何一个烦恼都不愿意对治,不可能消除所有的烦恼;任何一个分别都不愿意放下,不可能证悟究竟的空性。
我们这个色身是非常脆弱的。在保护它的同时,也要试着去断除对它的贪恋。
修行上巨大的突破与成就,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精进才能实现。不要怀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
把生命的每一刻都认真对待,才不会执着生命的每一刻。
每一个对境,都会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我执”。你体会到了吗?
被烦恼束缚的人,不会因为拥有财富、权势而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不管在什么环境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都是烦恼本身。
不在对境中磨练自己,我执我爱和自私自利心永远无法断除。心甘情愿地替众生承担,才能放下自我。
佛法里的功德、境界不可思议。但是当你确实为了利益众生而闻思修行的时候,奇迹一定会发生在你身上。
发大心、发大愿,可以超越一切障碍,断除一切烦恼。只要善于利用这颗心,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所有的小朋友们开心快乐、健康成长!嗡阿Ra巴匝纳德!
有的人特别敏感,在任何环境中都容易受伤害。其实,没有人和你过不去,是你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放开自己,就能得到轻松。
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生命的流逝。要随时观照自己的心,转变自己的心。
面带笑容,给众生带来欢喜,这就是结善缘,就是利益众生。
我们为什么烦恼?因为不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心才能清净。
做工作是把自己奉献给社会,做家务是把自己奉献给家人。有这种奉献的心态,做什么都是菩萨行。
我们在过去世中积累的善根和福德非常有限,若现在不继续积累,只知道享受,果报很快会穷尽。多帮助他人,就是为自己积累善根和福德。
忏悔自己,能让自己变得更清净;随喜他人,能让自己变得更圆满。
对境朝夕而逝,死亡步步靠前。唯有解脱重要,珍惜修行机缘!
有顺境不要贪心,有逆境不要烦心。在果上不要动心,在因上好好发心。
不要因为别人的干扰而生烦恼,因为烦恼只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别人。
我们转生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了缘了债的过程中,不能受这些假象的诱惑,不要因为这些梦境让自己沉迷在烦恼中。
我们的相续不可能凭空变得清净。必须按照佛陀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身口意,才能让佛法融入相续。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让心安住在所做的事情上。发现心跑了,就收回来;再发现,再收回来……慢慢就能安住了。必须要这样锻炼,没有一蹴而就的。
修行的时候,难度越大,功德越大;对境越大,成就越大。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进步。
稍微被人讨厌,就闷闷不乐;稍微被人赞叹,就得意忘形——若是这样,心是很难清净的。
明白轮回的痛苦,才有真正的放下;断除业力的牵引,才有真正的自由。
任何事情,只要你往坏的方面想,都是坏事。没有必要这样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按中华民族的传统,端午节是驱邪避灾的日子。作为佛弟子,我们更应该用戒定真香遣除一切邪魔、灾祸,并多念具光佛母心咒“嗡玛热匝耶所哈”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吉祥安康!
每晚睡眠之时,都要观察自己:这一天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要将善念回向,将恶念忏悔。
修行不怕业障深重,就怕光在表面上做功夫、走形式。一定要用这些佛法、教言深刻地对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所转变哦!
当你不执着的时候,没有什么是想不开的;当你不贪恋的时候,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自私的人是很痛苦的——现在痛苦,将来也痛苦。有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之心,心量自然就能打开,烦恼自然就会消失。
我们很多的障碍,都是由于意志不坚定。当你有足够的发心和愿力,一切对境都会变成你的助缘。
自己遭受痛苦时,观察其他的众生,发现他们也会遭遇类似的痛苦,慈悲心自然就会生起。
不管面临什么对境,都反省自己,往内找原因。这样,你的心态是非常舒服的。这就是一种解脱哦!
让自己内心的烦恼、贪欲变少、变弱,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观察他人的过失,对自己的解脱没有帮助。若要观察,就多观察他人的功德吧!
自己的心态改变了,认知事情的方式改变了,才会解决心灵上的压力和痛苦。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但是没有一种痛苦不能依靠菩提心来解除。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自己所造的业,而不是他人的言行。
当你看事情的角度变了,你看到的事情就变了。当你不断放下分别执着时,最终才能显现诸法的实相。
今年世界上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都非常多,无数有情都在现量感受着各种痛苦。请大家一定不要放逸,多念诵具光佛母心咒为众生祈祷!
勇敢地发心发愿,心才能从种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一切对境中解脱出来。
逆境是最好的善知识。因为它教我们懂得无常、懂得业果的可怕、懂得轮回的痛苦。
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轮回里得到永恒不变的安乐。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失去珍贵的解脱机会。
多思维众生的苦,多忆念佛陀的恩德,将心安住在正法上,这样很多矛盾冲突、烦恼痛苦自然就化解了。
佛加持你,凡夫伤害你,若自己有智慧,这二者是平等的,因为都能从中消业积福。
一心一意地修法、体悟空性,确实能断一切恶、除一切苦。大家要精进修行哦!
如果一个人有高远的目标,肯定要有相应的付出和努力,才能达成所愿。成佛也是如此。
我们修法时,不要忘记观想。佛在经中讲过:若是心里能忆念或观想一下佛菩萨,所得到的功德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
心胸没有打开时,处处都是障碍;心胸能够打开时,处处可为道用。束缚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外境。
我们修的仪轨,每一句都有甚深的含义。念的时候尽量让心专注在其中。法与心相融,才能领受无上的加持。
我们往昔所造的恶业,若是今生能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令业果穷尽,而不是带到恶趣里成熟,这是一件好事,要珍惜这些重业轻报的机会。
心的感应,每个众生都有。你有好的感,肯定会有好的应。好好发心,善待众生,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所谓的怨敌仇人,都是受个人烦恼控制的。发愿帮助一切众生消除烦恼,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怨敌仇人。
以恭敬心善待众生,为他们奉献,即便是吃喝玩乐,也是有意义的事。
一个真诚的利他心,可以遣除很多障碍,圆满很多资粮。如果想改变命运,发利他心是最好的窍诀。
在对境中如果控制不住烦恼,学多少佛法都是失败的。把对境当做检验自己的工具,修行才能稳步提升。
一切都放下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拥有,因为此时心是自在的。没有放下的时候,一切都无法拥有,因为此时心是束缚的。
出现对境的时候,让心稳定下来。心一动,就会有障碍;心不动,不会有事的。如如不动的心,就要这样磨练。
末法时期,我们的寿命本来就很短暂,危害生命的各种疾病和灾难随时都存在,所以修行不能一直停滞不前,一定要精进修行,让自己每天都有变化!
当心地真正彻底清净、回归自性的时候,一切都是清净的。因为无论身在何处,内心的觉受或自性都不会迷失。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功德?如果恶念、烦恼在减少,相续变得调柔、清净,这是具备功德的表现。如果烦恼依旧,恶念仍然很强烈,说明没有功德。
修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或许你现在没有感觉,但当机缘成熟时,觉性会自然流露出来。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现在要精进修行哦!
在一切处、一切境、一切事中,能保持心情愉快、感觉快乐,你就是佛,你就成就了。否则即使你懂得再多,然而每天除了烦恼还是痛苦,你就没有真正的修行。
恭敬众生、包容众生、帮助众生、保护众生,都是对治烦恼的方法,也是积累资粮的方法。
大家如果真想成就大圆满法,就要一心一意依止上师,听上师的话,以这种方式放下自我 ,降伏烦恼。真正放下自我了,你就会得到上师真正的摄受和加持。
我们求法、学佛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违缘障碍,这些都要安忍。若内心勇敢,会转念,这些违缘障碍都会变成助缘,都会促进我们修行,让我们迅速成就。
如果能以出离心、菩提心、清净心、开放心、真诚心抛弃自私自利,面对生活,面对工作,这样为人处世,那就非比寻常了。你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感化整个世界。
如果你无私地奉献付出,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用这样的心态,断除我执我爱、自私自利,是很容易的。
真正的快乐,真正的觉性,不是在追求中获得,而是在放下中获得。
盲目追求高深的法,会彻底断送自己微小的解脱希望和慧命。越重视基础,越容易获得最终的境界。
生活、工作以及修行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若直接去解决是很难的。但如果能精进学修佛法、改变相续,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化解。
一切善巧方便以及让我们解脱的方法,都是从我们的清净自性中显现的。尽量地安住在法义之中,最终你会遇见自性。
不放下今生,就不会远离烦恼;不放下自己,就无法利益众生。
放下不是行为,而是一种决心。内心放下了,才能轻松自在地拥有。
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要束缚自己的心。有什么样的胸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要把修行推到明天。只要你会转心转念,做任何事情的同时,都可以了缘了债、消业积福。这就是修行。
我们学佛,遇到与自己有缘的法门,有缘的上师、道友,应该知足、珍惜。心若能像尘埃落地般定下来,才会成就。
人身是一个舞台,不要忽视扮演的角色;人身是一片良田,不要错过耕种的机缘。
修行中发现自己有很多烦恼,不要担心,这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断除烦恼是功德,执着烦恼是障碍。
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开悟、见性,说明基础还没有打好。大家一定要重视基础,反复、精进地学修加行,尤其是要对因果、轮回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有的人总是关闭自己的心门,总是怀疑,愁眉苦脸的,这样无法将法融入相续。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开心,这样法才能融入相续哦!
贪爱是痛苦的因,慈爱是快乐的因。若你在“爱”中感受了痛苦,就改变爱的方式吧!
能把佛法的道理用在生活上,让自己轻松快乐,你才算是学到了。
诸法的自性是空的,但也要通过缘起才能显现;福报的自性是空的,但也要通过积累才能显现。
每天早上,应该把心清扫一下,把烦恼都扔出去,这样佛的慈悲才能进到你的心房里。
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其真正的和谐、幸福,来自于利他之心。
大圆满法讲,修行人与佛的境界咫尺之遥,每个当下都有机会明心见性。万事万物,好坏、善恶、美丑等一切的显现都是自性的光芒。你认识到了吗?
真正的福报是自由自在的。你自在了财富,自在了名声,可拥有而不被束缚,才是真正的福报。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都不愿意去发现它、认识它,更不愿意去改正它。所以,我们很难进步,很难圆满。
痛苦并非来自于困难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困难的恐惧。内心坚强的时候,没有什么对境是可怕的。
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内心就越会痛苦。心魔不起,外魔不生,心不乱,显现也不会乱的。
出世间的成就并不难得到,难的是我们从来也不愿意放下今生。
去包容、接受一切众生的时候,心就变大了。心变大了,才能圆满一切资粮。
想远行千里,先把脚下的一步走好。想改变命运,先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解脱是心要解脱。心怎么解脱?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就是解脱了。总是束缚自己,心态调整不好,那不是解脱。
因缘和合的时候,果报不可能不产生;精进足够的时候,修行不可能不进步。
观修加行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维、去分析,这样就会有不同的收获,最终一定会有所突破。
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就能让人感受到佛法的魅力,感受到佛法的慈悲和智慧,这才是接引众生最有力的方法。
当一个人会因为对境而轻易退转的时候,说明他还没有主宰自己的人生。
降伏烦恼,超越自我是最难的,这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下功夫,时时、月月、年年要累积的。
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勇士,才是菩萨。
我们修持的每一个善法,念诵的每一句咒语,只要发心到位,其果报都一定会成熟,最终会成为我们解脱的资粮。
当你在某种对境面前心生恐惧或者希求的时候,你已经被烦恼束缚住了。要警惕哦!
认清自己的缺点,并且能够加以改善,这就是进步,就是成就。
没有愿力超越不了的障碍,没有真心化解不了的恶缘。心是一把万能的钥匙,看你会不会使用它。
能平等地接受所有的事,你才有智慧;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你才有慈悲。
我们的心念是散的,所以很难现前功德。若是能活在当下,专注在当下,一切都是圆满的。
修行一般是不应该执着的,但是对断烦恼这件事一定要执着。烦恼断掉了,这种“执着心”自然也就消失了。
修法要精进但是不要执着,生活要淡定但是不要淡漠。在放下时才有成就,在随缘中才有解脱。
人的一生虽然会有很多不同的经历,然而只要能力所能及地修一份善心、一句教言,不断地调伏自心,你的人生就有意义。
执着时,最容易受到伤害。这个伤害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你自己找来的。
遇见了顺境,比如满足了自己的所愿,于是很得意地去享受,甚至去保护,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在失败。因为这样的对境也是无常的、虚假的。
少从我的角度考虑,多从法的角度思维,很多烦恼自然就消失。
如果拥有智慧,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所谓的伤害也可以转变成利益,所谓的痛苦也可以转变成快乐。
这条道路上,每一个步伐都深感沉重,
但我从来没有舍弃过人生的目标。
这条道路上,被种种挫折留下的心里创伤也很多,
不过给予鼓励和帮助的人也仍然数不胜数!
为了实现愿望,你生命的每一个页面皆要燃烧!
为了神圣的使命,你要全力以赴!
这些教导我铭记于心,从没有忘记过!
我经常告诉自己:
哪怕用尽心血与汗水来累积,
也要实现人生唯一的目标!
我会经常以这种方式激励自己!
2020.10.1 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昨天是个特别有趣的日子,又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又是我的生日,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信众、同修给我的祝福以及生日礼物,我都收到了,我没有办法给每个人回信或答复,今天我通过微博想给大家送个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精进修行!早证菩提!扎西德勒!感恩大家!
祈祷三宝需要靠一颗真诚的心,感化众生也要靠一颗真诚的心。真心才有力量。
一个人如果想保护自己,就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口意。身口意能够安住在善法之中的人,在哪里都会是安全的。
积累资粮、消除业障最好的方法,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用佛法利益更多的人。
运动员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菩萨可以锻炼自己的心。身体的提升是有限的,心的提升可以是无穷的。
离开对境很容易,放下对境很难。发现别人的问题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很难。
执着而不做是放弃,
不执着而做是随缘。
认真做是缘起,
不执着是性空。
很多人学佛一开始很精进、很用功,时间久了,就没有最初的进取精神了,越修越懒,越学越糊涂。不要虎头蛇尾,要水滴石穿哦!
修行怎样才能放下执着?经常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这样去修炼心态,最终才能成功。
我们现在遇见的违缘,都是往昔结下的恶缘。你若能忏悔,以真心善待他人,才能解决问题。
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态、敞开自己的胸怀,这就是断恶行善。
众生有成就时,我们应当随喜,而不应嫉妒;
众生有烦恼时,我们应当悲悯,而不应嗔恨。
随缘才能顺心,
放下才能安心。
无分别是真心,
平等即是佛心。
能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是一种智慧;
能理解众生的烦恼痛苦,是一种慈悲。
我们内心为什么容易受影响?因为没有放下。刻意迎接什么,或者刻意逃避什么,都是没有放下。
不要担心生活、工作影响修行。在对境里把握住心态,才是真正的修行。
经常赞叹、随喜他人,自己也会顺心、如意。这些“正能量”要靠自己来开启哦!
我们的恐惧、担忧都来自于对世间的贪执。把外境看淡,内心自然就强大了。
在一切对境面前,你都能用心去领纳,用心去体会,那就都是完美的,都是清净的。你能把心融合到每个环境、每个面孔中,才能看到真正的心。
若是不愿磨练心性,正法也利益不了你;若是愿意磨练心性,怨敌也能够利益你。觉悟的机会到处都有,你把握住了吗?
很多人害怕修行辛苦,害怕不能享乐,唯独不害怕失去解脱的机会。不要这样愚痴颠倒哦!
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然而只有摆脱业力牵引,摆脱烦恼束缚的人,才有真正的自由。
希望得到每个人的认可,这是一种奢望。一切态度都是正常的,一切观念都是正常的。 接受这种正常,就是一种觉悟。
看淡不是冷淡,看破不是绝望。了知一切法依缘而生,进而积极地去把握因缘,才是菩萨的境界。
希望得到每个人的认可,这是一种奢望。一切态度都是正常的,一切观念都是正常的。 接受这种正常,就是一种觉悟。
懂得把自己放在低处,这是一种智慧,因为这样容易学到他人的优点和功德。
所有的对境,若是你去执着、不去转为道用的话,要么直接伤害你,要么间接伤害你。
现在的修行人,为什么有成就的特别少?主要是傲慢、我执特别强,所以相续中很难产生功德,也很难得到加持。
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过不去的只有自己的执着而已。
凡夫很难不造恶业,但要及时忏悔。恶业留的时间越长,越在相续中增长。什么时候忏悔了,什么时候才不增长。
用佛法改变自己,会消除内心的烦恼;用佛法观察别人,会成为精神的负担。
如果你能放下心态,挫折也是促进成就的资粮,逆境也是通达彼岸的桥梁。
改变缺点毛病需要时间,但是更需要改变的决心和毅力。
我们的心是一片田土,播下任何种子都会生长。我们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也就选择了命运。
我们身边正在接触的人、正在面临的对境,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才是真正的助缘,因为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
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包括自己正在感受的痛苦。痛苦也是在刹那当中迁变的。如果你不执着它,它很快就会消失。
身躯庞大的雄狮,能轻松地跨越小的沟壑;发心广大的菩萨,能轻易地跨越小的障碍。
内心若不生起感恩,亲友再多也不能让自己幸福;内心若不停止追逐,购物再多也不能让自己满足。
我们为什么总是受束缚?因为没有放下对境。你什么时候放下对境,对境什么时候才能饶过你。
佛法是饶益众生的。作为佛子,也应当尽量保护众生的相续。让他人生起一刹那的恶念,这种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谓的大圆满的境界,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去体会。去面对社会或现实,去改变自己的相续,让相续变成法,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自己是修大圆满的人。
能不能利益众生,主要在于发心,在于愿力。从内心深处有一颗饶益他人之心,不需要花言巧语,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表情,里面都有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加持,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利益众生不能没有智慧,随顺众生不能没有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走中道,要保持适度,不能堕入两边。
我们修仪轨、念咒语,都是为了提起内心的正念。通过观想、通过祈祷,信念坚定了,心态转变了,这就是加持。
遇事不要心慌,要时时刻刻祈请上师三宝,相信上师三宝的加持力量。这样我们的心就会勇敢起来,心态会很安稳、很平静。
在公共场所随便扔垃圾、吐唾液等,都是恼害他人的行为,很多人看到心里会不舒服。作为修行人,要保护他人的相续。
佛法教给我们安忍、转念,这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为了解脱自己。在任何对境面前都不起烦恼,这才是解脱的状态。
能理解众生是智慧,能包容众生是慈悲。当你能圆融众生的时候,才能圆满自己。
修行主要是磨练自己的相续。若是在对境中、在违缘障碍中修行,会更具有挑战性,更容易突破而成就。
贪求是轮回的因,逃避也是轮回的因。不贪求也不逃避,认真且随缘地面对,才是出离心。出离心是解脱的因。
我们真正的怙主不是佛菩萨,也不是上师,而是每个人自己。能否改变命运,完全在于能否用佛法改变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
烦恼是无常的,也是空性的。你随顺它,它就增长;你对治它,它就消减。能否从烦恼中解脱,完全在于自己。
世间人的爱,都是伴随我执的,爱的同时也非常容易受伤。只有无私的大爱,才是不受伤的爱。
发利他心,不是仅仅给看不见的众生发,首先应该给身边的人发。当你有利他心的时候,你所处的环境一定是和谐的。
心了了分明,你的心才不会受外境的束缚;心如如不动,这些外境才会随着你的心动。
看一个人是否领纳甚至证悟空性,就看他是否精进地取舍因果,是否急迫地度化众生。因为空性和因果是无别的,空性和悲心也是无别的。
若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够长久,就要相互忍让。但“忍” 不是克制,而是能接受对方的缺点;“让”不是随便,而是 给对方一个自由的空间。
当你觉得一切都是应该时,你才真正明白了因果缘起,你才真正明白了空性。
如果遇到境界把握不住、生起烦恼的时候,要尽快忏悔清净,相续中不留任何痕迹。如果做到了,你就是个菩萨。
读经的时候,保持三门清净,就是持戒;保持三门不散乱,就是禅定;能从中领悟一些真理,就是智慧。
加行的基础越牢固,修正行的效果就越好。如果相续不成熟,即使修大圆满,也只能达到加行的水平,而无法达到正行的境界。
正在面前显现的一切对境,哪一个不是让你解脱的因缘?把心安住在当下,这就是见性的窍诀。
用物质填补精神的空虚,有多少钱财也不够。用享乐满足内心的贪欲,有多少光阴也不够。
好的修行人,应该是每天都有进步。怎样才能每天进步呢?只有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中。
如果让你生起我执和烦恼,哪怕是快乐的对境也应该警惕。
如果让你生起慈悲和出离,哪怕是痛苦的对境也应该珍惜。
我们相续中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如果一心祈祷上师三宝,善的力量就容易成熟。
现在很多人工作压力大,夜里容易失眠。你可以想本尊、想上师,让内心专注,这样很快就会睡着的。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自己变了,环境会随着你变,周围的人也会随着你变。
与他人相处时,如果心里有障碍,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这就是恶缘。想要化解恶缘,应该多对他发慈悲心、多忏悔自己的业障。
在生活安逸、身心舒畅的时候,更需要提起寿命无常、死期不定的见解,不要被暂时的福报欺骗。
修行是一场战争,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获胜。平时一定要准备好正知正念的武器,关键的时候才能旗开得胜。
佛法是圆融的,不会妨碍你的生活,更不会让你进退两难、举步维艰。要用佛法解决烦恼,而不是增加分别念哦!
我们的修法中有很多观想的内容,这都是为了打破思维的界限,打破分别心的束缚。
我们每个人离死亡都是越来越近。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才能自在地活在当下。
逆境来了不要太着急,它很快就会过去。顺境来了不要太得意,它也很快会过去。
看一切都是清净美好的,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这是大智慧。
现在好好修加行,让自己的相续成熟,这就是最最殊胜的法。难的不是得不到加持,而是自己的心门没有打开。
我们为什么一直难以解脱?因为选错了敌人。跟众生作对的是愚者,跟烦恼作对的是勇士。
今天是上师如意宝圆寂十七周年纪念日,大家借此殊胜日,如果能意念上师的无量功德并行持各种善法的话,功德就能增长成千上万倍哦!
修行不要搞世间法,也不要修神通,更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依正法纠正自己的内心哦!